劉玲玲,龐曉健,劉弈漩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探討
——以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為例
劉玲玲,龐曉健,劉弈漩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
本文對新疆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進行了探討,歸納總結國內專家學者對此問題的研究結論。并通過對某新疆高職院校走訪調查,從擇業觀念、擇業心態、就業取向、就業渠道、影響擇業因素、對學校的滿意程度多個方面深入分析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創業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從主客觀因素方面剖析畢業生就業創業難的原因;最后從用人單位、高職院校及畢業生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合理化建議。
城市建設類專業;就業創業現狀;探討;對策與建議
目前關于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的研究在各個領域內都取得了不少研究進展和成就,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職類院校招生人數逐年增多,加上以前未成功就業的大學生,可知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然而就業創業工作又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新的經濟增長形勢必然會帶來就業創業新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問題也越來越備受關注。以城市建設類專業為例,2016年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類專業總人數561人,占學校總人數的12.14%。
新疆地區屬于邊疆,經濟不夠發達,工業化程度較低,不穩定的因素較多,就業問題就更加凸顯。而近幾年高職畢業生就業率顯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1],尤其是高職院校城市建設類專業學生。高職院校鼓勵大學生多方面的進行創業,大學生有較強的動察力和判斷力,創業想法也很多,但是由于創業教育的不足和國家政策支持的欠缺等因素導致大學生放棄創業。
新疆高職院校已達到30多余所,除了就業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起薪總體水平呈下降趨勢,2013年至2014年,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不斷下降,根據《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 2013-2014》數據說明[2],不同高校類型、學歷高低、學科類別、就業行業和就業地域畢業生薪酬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了許多畢業生在“薪酬待遇”方面的問題上難以選擇就業。
(2)就業區域分布不均衡,畢業生在市級城市扎堆就業。據《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3-2014》統計[2],在大中城市工作的畢業生占70.7%,在縣城的占71.9%,在鄉鎮的占5.5%,在農村的占1.8%。受觀念、環境和國家政策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和影響,高職畢業生不愿意到基層和農村就業,在基層和農村創業受地域和人口的限制影響較大。
1.1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專家研究者專題研究高職院校的就業創業工作課題的較少,大部分是對高等院校的統一研究,盡管如此,此項研究仍然有著重要的效果和意義[3]。在我國,受嚴重傳統思想的束縛,人們對于創新創業的改革遠不如歐美一些國家那么有興趣,因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創業教育的重視不夠,導致形成不了良好的創業氛圍。同時,國內企業較高的解雇成本和高新技術企業較高的聘用成本,使得城鎮對大學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小于最佳需求,從而造成大學畢業生失業。
放眼國外高校的就業創業教育,我國高職院校的就業創化教育工作顯然落后了一大截,高職院校學生以專業性為導向本是就業創業的良好條件,但是在校期間沒有受到規范的創業教育指導和培訓,這就使得很多想創業而不知怎樣創業的學生失去了機會。
新疆城市建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大學擴招
目前,新疆高職院校已達三十多所,大學的擴招導致了畢業人數遠大于就業空間,不成正比。就城建學院為例來說,畢業生的供求與新疆企業的需求量不成正比,企業需要的人數遠小于每年畢業生的人數,這就導致了城市建設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困難。
2.2 處于劣勢的專業技能水平
隨著社會整體水平和需求的提高,高校所授予的內容也會相應的有所增加,在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實行大學生畢業取“雙證”(畢業證+職業技能資格證)的體制,但是在面臨就業問題時這種分化現象非常的明顯,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遠低于同期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率。城建學院的畢業生如果以“優秀畢業生”的標準來評選,每年優秀學生不到畢業生的10%,與同等水平的高職院校相比,城市建設類專業的畢業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文化素質都有所欠缺。因此,在就業方面也會相應的處于劣勢。
2.3 用人單位的心態與方式過于保守與苛刻、性別歧視
部分用人單位的接收畢業生心態與方式過于苛刻。一些單位在學歷上要求為碩士研究生或本科生;一些單位有性別歧視現象,會在招聘啟事中明確規定需要男性,這些都造成擇業的渠道不順利。
2.4 專業對口率相對較低
通過對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畢業生工作的調查發現,所找工作專業基本對口率在70%左右,而專業完全對口率卻很低,一般不超過30%。
2.5 自主創業能力不高
我國高職畢業生創業率只有2%,而受地域以及家庭觀念的影響,城市建設工程學院近三年創業成功的案例不到1%。
新疆高職院校類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解決這一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應選擇與對口企業建立廣泛而持久的聯系,使能夠讓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或者在一些企業中設立教學、科研、社會實踐實訓基地,讓學生真正了解、投身于實踐。還需要產教結合,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學校可以根據條件,在校園里開辟“就業創業研究室”,組建具有完備就業創業服務功能的管理機構,為校內創業提供平臺。從而推動城市建設類專業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就業創業。
高職畢業生要正確認識自我,了解社會崗位的需求,找準自己就業和創業的社會定位及渠道。創業必須要從全局考慮,必須是可行的,有前景的,必須要做有效的社會調查,不能憑空想象和主觀臆斷。高職畢業生要充分利用當前國家政策營造的更為寬松和廣闊的市場就業環境,主動參與到畢業生就業創業市場中,以進取的態度,積極參與就業競爭。
[1]楊友國.我國高等教育過度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教育科學,2006(3):62-64.
[2]孔非.《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3-2014》[N].長春日報,2015:第009版.
[3]賴德勝.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大學畢業生失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4):69-76.
[4]陳熙.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山東大學,2010:1-42.
[5]李敏.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J].才智,20
劉玲玲(1988-),女,河南人,研究生,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化學、學生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