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蓮
重慶市萬州區后山小學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環節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
李萬蓮
重慶市萬州區后山小學
學生自小便開始接觸各種字符,進入小學開始接受系統的數學教育,但是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很多時候無法完全理解數字和符號背后的意義,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多是被動的將教材知識復制于腦海中,嚴重的影響了教學質量。新時期,為了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致力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及教學方法的改善,翻轉課堂作為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新突破,將其完美的契合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與求知欲,以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效率,推動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小學;低年級
數學是一門科學,一直以來都被學生視為學習的難點。數學由來已久,在人類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理性學科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新時期,教師致力于教學模式的革新,教學方法的改進,以期將抽象的字符形象化,以便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掌握教材知識,準確把握數學教學的意義,分析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結合翻轉課堂對其進行改造,打造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備受學生、家長及教師的關注,當前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重視知識點的傳授,同時也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導。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在知識掌握情況,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且他們剛剛脫離幼兒園的攙扶式教育,面對系統的數學知識學生難免不知所措,以往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采取說教的方式,依據教材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這種教學模式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將學生禁錮在課堂和書本中,學生學到的只是死知識,無法真正做到活學活用,有的學生對知識點不理解也不敢提問,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厭倦心理,嚴重影響日后數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翻轉課堂是一個舶來品也可以稱為顛倒課堂,它早在19世紀便被提出,2007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教師利用錄制的視頻幫請假的學生補課,意外發現這種視頻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答疑解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運用,廣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2011年翻轉課堂便在美國各地興盛起來,我國對翻轉課堂的研究相對較少,據調查數據顯示小學二三年級運用該教學模式的相對較多,它以短小精湛、針對性較強、可暫停回放等特點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擴充學生的知識鏈,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日后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資料、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其實際需求,進行微視頻錄制,像可以制作課前微視頻,讓學生自主去網站進行學習,便于學生正確的開展預習活動,教師也可以整合網上優秀的視頻資料,供學生學習。像有的學生在學習乘除運算時對知識點不盡理解,教師可以運用動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講授,課前播放這些視頻也便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在視頻結束之際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索欲。
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像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時,如果只借助書本上少有的圖片很多學生無法準確把握其空間結構,利用動畫模型的方式,讓學生對幾何體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教師借用梯田讓學生對梯形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適時播放資料吸引學生,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此外,教師要加大與學生溝通和交流,這樣不僅能拉近師生的距離,還能準確把握學生知識鏈條的漏洞,在講解知識時有所側重,同時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錄制不同的資料,供學生自主學習,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像教師對教材難點知識進行集中歸納講解,錄制解題技巧的視頻,穿插習題,帶著學生進行運算,如教乘法運算時,可以借用商場打折的例子。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搜集網上優秀視頻或試題,便于學生完善知識框架。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為小學數學教學開辟了新的道路,合理利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活動,以便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意義,以便學生能活學活用知識點,為日后數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1]左洪真.翻轉課堂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6,(22):85-86.
[2]宇文永春.淺析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81.
[3]翟樹紅,于躍.“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亞太教育,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