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玲
林西縣大井寄宿制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案探析
郝玲玲
林西縣大井寄宿制小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靈魂,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而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目標就是創新教育。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對小學生培養和啟發創新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幾方面來進行分析,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就是推進全民的素質教育,提高一個民族的國民素質與創新能力。所以未來人才的核心素質就是創新能力,必須重點培養。小學語文是啟蒙學生思想和語言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傳播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自信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是不可能獲得創新的機遇。自信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自信是創新的基礎,而創新更是要依靠自信來達成目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變得自信。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言放棄,咬緊牙關,相信自己能行。這時候教師就要適當的指引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最終才會攻克難關。馬克思曾經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最終取得勝利。”創新即前人想不到的,然后付諸行動使想變成做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旁人是無法感受得到的,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成果。學生擁有創新能力,對周圍事物的應變反應會快上許多,創新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開發大腦。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增強,擁有較強的思維邏輯。
1.打破傳統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
我們傳統的教育模式一直秉承追求高分這個理念,盲目追求高分,把培養創新思維拋諸腦后,這樣的的環境下就造成很多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常見的課堂形式就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味被動的接受千篇一律的課題練習和所謂的標準答案,嚴重的影響了學生自我個性的發展。動腦思考是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只有能想別人所不敢想,做別人所做不出,才是打開創新大門的鑰匙。創造一個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開動腦筋,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求知的欲望。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
2.開動腦筋,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提出問題并總結歸納。要做到多問多思,針對每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讓學生在不停的探究、解決中開動腦經,培養思維創新。如教科書里《龜兔賽跑》這一課文,最終烏龜為什么會贏得這場比賽,而兔子為什么會輸。讓學生自主思考并提出疑問,然后課堂上大家伙一起解決。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會得到訓練,創新能力自然也會得到培養。于漪老師曾經說過:“要讓語文教學有活潑的生命力,須放開眼看,豎起耳聽,接受新事物,接收新信息。讓時代活水在語文教育領域流淌。”要讓學生接受新興事物,關注社會的時事,開闊他們的視野,為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3.樹立信心,拓展學生概括能力
在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并開啟學生的粗昂新思維能力之后,可以將目標定在小學語文教學更深的層次當中。不停的提高和優化發展學生的概括能力。比如說在學習一篇課文時,先讓學生總結一下,用什么樣的詞語可以概括文章主要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或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樣的一篇文章。縱觀上下文,聯系一下從這邊課文中學習到了什么,對學生有什么樣的啟發。可以根據課文的不同應用不同的課件,比如小視頻、一段悠揚的音樂、一些趣味的圖片,都能打開學生對文章學習的興趣,從而加以思考拓展概括能力。
4.貼近實際生活,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源于實踐,實踐又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各式各樣創新性思維的產生都需要在實驗中反復的驗證才能成功。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高級的理論都無法給學生普及,這時候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在一定的局限內,這時候教師就需要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動手能力上。在課余的時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動手收集一些有趣的資料,多閱讀一些名作家的文章,看到好詞好句可以摘抄,在寫作的時候可以運用。或者用分組的模式,每個小組每周用不同的主題模式出一份黑板報,編寫一些周圍發生的趣事或者科普一些生活上的小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活躍性和積極性,樹立他們的集體觀念,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培養需要強化主體意識。讓學生獨立自主的發展,鼓勵學生多動腦筋,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需要聯系生活轉變觀念,引入“活水”。語文教育猶如一片肥沃的土地,充滿著無限耕種的可能。結合自主創新這個教育理念,采取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培育出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花骨朵。
[1]郭瑤.本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踐課程設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
[2]劉宗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激發[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