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萍
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網絡環境下高職思政教學的路徑選擇
田萍萍
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網絡技術與高職思政整合是現代教育改革和進步的重要表現,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進步。本文在論述網絡環境為高職思政教學帶來機遇的基礎上,指出了高職思政教學利用網絡環境的路徑,旨在進一步促進思政教學實踐的改革和進步。
網絡環境;高職思政教學;路徑選擇
網絡環境下,網絡資源優勢與高職思政教學實踐相結合已經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利用網絡環境的優勢特點,營造良好的思政教學環境和條件,提高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效率,是網絡環境下高職思政教學的重要舉措。
網絡在思政教學實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效開展和實施的重要途徑。網絡思政教學實踐中的資源整合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能夠有效地整合網絡上有關思政教學的資源和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的實效。
1、網絡為思政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
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交互性優勢為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教學空間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很多教育學者指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決定個體發展程度和水平的關鍵因素將會越來越傾向于學習者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自我學習和知識更新的能力,學會學習是現代社會對于人才要求的根本內容,網絡環境下思政教學為教師和學生分別提供了一個豐富而廣闊的學習空間,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固有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方法,加快了知識更新和速度,為教師改善自我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模式和方式以及學生自主搜集學習資料,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提高學習自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化教和學的能力成為了現代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學習能力之一,尤其是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甄別審查能力,更是提高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網絡環境下高職思政教學有利于提高政治課理論教學的實效性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大多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手段,調查顯示,98%的學生表示自己更喜歡在多媒體環境中上課,且學習效果更佳。就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結果來看,79%的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能夠很好的融入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增添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活力和教學生命力。可見,在網絡環境下開展高職思政教學實踐,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將教師和學生從“以書本為指導”的教學過程中解放出來,豐富教師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提高高職思政教學的實效。
3、網絡環境為高職思政課程提供了全新的溝通機制與開放的教學環境
相比于傳統的教學實際,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時間、空間的限制,是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開展的互助性教學實踐活動。構建了一個在師生平等地位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機制,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心理,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針對自己的學習實際,查漏補缺,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教師可以借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充實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對于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做出提前設想和具體的解決策略,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有效的完成效果。
海量復雜的信息、資源高度共享以及開放性程度高是網絡教學的突出特點,而伴隨著網絡教學的廣泛使用,人機交往模式引發的人與人之間溝通減少以及情感缺失問題成為了網絡教學的缺陷,因此,網絡教學并不是完美不缺,傳統教學模式也不是一無是處,二者可以互為補充的關系,在堅持課堂教學主體的前提下,有效開發和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有效的學習環境和方式。目前,網絡技術作為教學角色出現在高職思政教學實踐中主要以以下幾種方式:
1、職教新干線網絡教學手段
所謂職教新干線網絡教學手段,是指以個人空間為基礎,基于“世界大學城”之一的網站平臺而建立的開放性較高的網絡教學系統,也是一個集空間美化、資源集成和教學互動等功能為一體的全新的授課模式和方法,有效的強化了高職思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主體功能,在網絡教學系統建設過程中,教師既是空間教學環境的美化者,又是空間教學資源的整理者和加工者。通過網絡教學系統,教師將原本書本中枯燥無味的教學資源重新整合梳理,結合當下社會實際以及學生學習心理,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結構和優化,便于學生的直觀理解和接受。
2、Moodle平臺網絡教學手段
Moodle是一種模塊化的直接面向對象的網絡教學手段,也是一個針對教育訓練設計而成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在高職教學中,Moodle不僅適用于高職院校網絡在線課程,也適用于傳統思政教學課程的補充和完善。具有操作高效、簡單、技術含量低的優勢,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適當調整界限和教學內容。其最突出的優勢是方便高職思政教學隨時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況,詳細記錄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歷程。
3、QQ群、微博、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交流工具
現代網絡交際工具,如QQ、微博、微信等在學生之間使用最為廣泛和頻繁,利用這些社交媒體,構建網絡交流平臺,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及時交流和溝通。這些社交軟件都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及時、迅速快捷等優勢,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大家都喜歡在這些軟件上發表一些見解,或者分享學習心得體會等等,高職院校教師也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安排學生學習任務,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解答學生學習難題,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等等。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是現代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只有根據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改革思政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和手段,更新思政教學內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實踐,才能有效提高思政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升。
[1]http://www.docin.com/p-103930004.html.
[2]王松濤.論網絡學習[J].教育研究,2000,(3).
[3]葉炎珍.試論網絡環境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當代教育論壇,2007,(9).
[4]http://www.docin.com/p-543737863.html.
[5]http://www.docin.com/p-605226498.html.
[6]劉原.基于Moodle平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發[J].價值工程.2011,(2).
[7]郭福仙.淺議網絡環境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優化[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7).
田萍萍(1987-),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