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龍
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時代特征初探
王鵬龍
北京理工大學
兵器從古至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不斷演化,呈現出時代發展的特點,水平從低到高,性能不斷提升,而隨著兵器的發展,也衍生出一個新領域——兵器科學技術,提出兵器設計需融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武器的設計,并客觀分析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武器裝備的影響。
兵器科學技術;最新進展;時代特征
兵器科學技術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武器、武器系統,有自己科學理論與建立系統的方式,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它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會受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影響,但最大的影響因素仍是戰爭,隨著戰爭形態的變化,兵器也從冷兵器向熱兵器轉變,體現出信息化的特點。
兵器科學涉及的內容覆蓋多個領域,并已經有初步劃分,而兵器科學技術也有較強的針對性,會受科技、政治等因素影響,影響社會發展,即它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其中,武器裝備系統的設計,是它主要研究的內容之一。從上世紀開始,信息技術開始出現并快速發展,成為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標志,它在兵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改變了其機械化的發展模式,慢慢實現現代化操作,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戰爭形式的出現,只有用信息技術,才能夠多維度的了解作戰環境,及時得到戰場上的各項信息,指揮作戰,以得到戰爭的勝利。由此,我國中央軍委對武器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武器裝備系統的建設,實現信息化的轉變。
信息化戰爭打破了人們對戰爭的基本認知,迫使武器裝備與系統不斷升級,呈現出復雜的特點,各類技術紛紛向系統設計集成,從機械操作變成信息操作。就像是現代的火炮,其信息化的操作是,用系統控制行進裝置與隨動系統,讓其探測目標,用雷達實時跟蹤目標,指揮人員可以通過系統指揮其操作,建立車輛電子綜合系統,而這些系統也在一個大的系統內。這類技術已經實現集成化,提升了系統的性能,交叉使用不同學科的技術,實現技術的創新[1]。
同時,各類集成技術應用時,必須明確它不只是簡單的技術拼湊,而是使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武器裝備系統,構建可持續發展發展的體系。武器裝備系統設計的集成,是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完善,充分分析各類因素,以優化系統的設計,適應現代經濟、政治、戰爭發展的新趨勢。
人們在石器時代,為防止受到野獸的攻擊,以及得到溫飽,已經開始用石刀、石斧等武器,隨后到了青銅器時代,開始使用金屬制成的兵器,兵器變得較為復雜。到了公元9世紀,我國發明了黑火藥,隨后黑火藥傳入其他國家,在當時的戰爭中大量應用,制作出簡單的火炮,預示著冷兵器時代結束,慢慢進入熱兵器時代。兵器的發展到了21世紀,大量兵器基本已經實現信息化操作,放到大的系統中控制,且各國也在用這些技術加強國家的防御,做到武器裝備的自動操作。現在,很多國家都建立了自身的兵器研究體系,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有大量的專刊出版,為武器裝備與系統的設計提供理論,完善科學技術。
為在現代化作戰中形成自身優勢,國家對武器裝備系統的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要求提升武器的性能。以武器裝備系統為例,它在設計的過程中加入了最新的科學原理與技術,即運用武器體系攻防原理,加強了系統的防御性,同時,它又加入了新技術,包括微電子、材料科學技術等[2]。這些技術的應用,以及設計方式的優化,起到的作用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能夠有效提高部隊信息作戰的抗打擊能力,信息作戰要求雙方有穩定的技術操作,不斷優化,慢慢提高自身的抗打擊能力,在信息作戰中形成優勢。其次,發現信息打擊的最佳時機,及時應對其他國家的信息打擊,雙方展開信息作戰的過程中,會分析對方的作戰方式,以找到應對方案,發現作戰的薄弱環節,采用相應的方式給對方致命一擊,得到戰爭的勝利。其次,展開突防作戰,用較短的時間封鎖對方的攻擊,當對方用信息作戰封鎖我方時,我方可用系統控制系統反擊,打破對方的封鎖。最后,優化對武器裝備的控制,為系統設計提供知識與技術,系統經過優化設計后,可用系統控制武器裝備的操作,完善系統控制技術存在的不足。
除了武器裝備的設計外,很多武器裝備的信息化轉變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果,就像是火炸藥領域,其從設計到生產已經開始使用大量新技術,包括低溫感、鈍感彈藥等,改良并提升了武器的性能,而彈藥領域信息化發展是,從數學、力學領域,進入光、電、生、化等領域,而很多與信息戰爭相關的彈藥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而對于武器裝備的材料,我國已有大量新型的武器材料,且部分材料已經投入使用。
兵器自身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時代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根據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發展。即要求實現武器裝備與系統的現代化操作,完成信息操作,對此,我們需對信息戰爭有正確的認識,深化理解,以提升武器裝備的影響,完善兵器科學技術,在科研、系統設計、武器生產等方面進行優化,形成創新思維,從而為部隊生產出更多的新武器,加強國防建設,提高我國信息作戰的防御能力。
[1]兵器科學技術學科體系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吉林長春召開[J].兵工學報,2014,09:1380.
[2]兵器科學技術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涵[J].四川兵工學報, 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