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曉娟 史小紅
“互聯網+”背景下建筑物資采購模式的探索
文/白曉娟 史小紅
隨著“互聯網+”理念受到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傳統建筑物資采購也在積極探索借助互聯網優化采購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建筑物資采購存在的弊端以及發展機遇,其次探討了“互聯網+”應用于建筑物資采購的運作模式及其優越性,最后提出“互聯網+”與建筑業的融合的合理建議,為未來的建筑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模式
“互聯網+”是創新時代下新的發展業態。所謂“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行業中去,這不代表是兩者簡單相加,而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企業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相關行業的信息,及時修正發展方向,探究更好的運作模式以適應現代化的市場需求。很多傳統行業(比如交通出行、醫療衛生等)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解決行業痛點,創造新的增長點。
近兩年在連續調控政策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影響下,火爆的房地產行業出現了降溫的趨勢,同時傳統企業還面臨渠道受限、采購運營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建筑物資采購問題。建筑物資是建筑行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巨大的挑戰迫使傳統建筑物資采購模式轉型升級,所以,我們必須要推進采購模式的創新,使企業在當前復雜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互聯網+”與建筑物資采購的結合,就是把建筑物資采購融入到互聯網的環境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重新探究其經營模式、服務方式,以解決渠道受限、成本過高、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2.1 互聯網+背景下給建筑物資采購帶來極大挑戰
最近幾年建筑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施工企業的利潤在不斷降低,如何提高施工企業的利潤和成本控制能力,儼然成為施工企業探討的首要問題。建筑物資作為該行業的主要生產要素,其成本約占總體成本的65%左右。物資采購是項目實施的首要環節,采購成本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效益。具體來說,物資的采購成本只要降低1%,企業的利潤就會增加5%~10%,因此減少物資采購成本十分必要。
企業的采購模式直接影響其對成本的控制能力,建筑行業具有項目生產周期長、工程項目點多,工作人員復雜等特殊性,導致物資采購存在表1問題:
2.2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發展機遇

表1 傳統建筑物資采購存在的問題
(1)政策支持
“互聯網+”受到人們熱捧之后,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隨后相繼頒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相關政府文件,這些為傳統的建筑物資采購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為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的探索保駕護航。
(2)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得到飛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設備、通信技術、物聯網等技術為“互聯網+”融合建筑行業提供了可能。各項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得建筑物資采購真正能夠做到信息公開透明、交易方便快速、價格合理,為實現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提供堅實的基礎。
(3)互聯網+的成功案例
“互聯網+”思想自從被提及出來,已經被很多的傳統行業完美應用。比如互聯網+餐飲,涌現出餓了么、百度外賣等新模式;互聯網+出租的應用,產生了滴滴打車模式的叫車新形式;互聯網+金融正對沖擊傳統金融體系,第三方支付平臺、互聯網銀行、P2P平臺等都在改變現有金融格局。這些成功的模式不僅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而且新模式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3.1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模式概述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模式是把全國各地建筑物資的生產商或者供應商匯集在該平臺上,所有的建筑物資由生產商或供應商提供,該平臺提供資源整合、信息推送、買賣交易、金融交易等服務。生產商或供應商需要接受平臺資格審核,只有通過的商家才能在平臺上展示各種建筑物資信息,這樣消費者或采購商就可以在平臺上一站式挑選價格透明,質量有保證的建筑物資。“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模式的基本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3.2 采購流程
該平臺使用方法類似于淘寶、京東等APP的使用流程,采購商需要擁有自己的賬號并登錄選購。但是建筑物資的購買并不像我們平時生活中那樣隨意,最重要的是制定精確的采購計劃。這對采購人員的要求頗高,制定合適的JIL采購計劃,可以為企業盡量減少物資的維持成本。
采購計劃制定出來以后,考慮到采購計劃及時性,項目施工進度以及物資管理等方面,計劃需要由相關人員商議其合理性,領導審批完畢后,敲定最終的采購訂單。然后采購人員就可以使用采購APP選購物資,加入購物車或直接購買。
購買物料之后會產生一個訂單,記錄物資名稱、數量、價格等信息。購買訂單會反饋到采購平臺,供應商接收訂單,安排生產或直接聯系物流公司運輸。物資在途情況,可以通過平臺查詢,方便采購人員提前安排工作,聯系施工場地,管理物資。

圖1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模式的基本運作流程
采購全程依賴互聯網技術支持,物資從采購到入庫均有相關監督機構監控,以保證物資的供應,運輸等情況。通過該平臺的訂單數據,還可以分析建筑市場行情,分析企業購買需求,可以根據采購商的購買愛好或需求進行物資推薦。
3.3 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的優勢
通過上述互聯網+建筑物資采購平臺流程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互聯網+的采購模式與傳統采購模式在多個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如表2者兩種模式下各個方面的特點。
通過上述對比,互聯網+采購模式有著很大的優勢,具體內容如下:
(1)采購的便捷化、自主化、移動化
采購人員只需要通過互聯網采購平臺,從平臺已發布的信息中選擇報價與服務最優的供應商即可,對物資進行在途控制,優化庫存;免去傳統的電話溝通,實地考察、物資選擇、考慮供應商區域等繁瑣步驟。
(2)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通過互聯網采購平臺采購物資,可以縮短采購周期,提高采購質量。企業不需要過長的采購提前期,只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內統計采購物資的種類和數量,通過平臺采購即可。

表2 互聯網+的采購模式與傳統采購模式對比表
(3)信息共享,降低采購風險
建筑工程項目點多線長,管控困難,物資管理極為復雜,物資采購存在巨大系統風險。互聯網采購平臺非常清楚地羅列了供應商的供貨信息,采購人員能夠用較少的時間做出明智的采購決策。并且過程中可以做到完全可視化,使采購過程得到及時監督,將有效化解物資采購風險。
(4)物資采購邊際效益。
通過建筑物資的互聯網+的采購模式,使施工企業獲得巨大的邊際效益。減少建筑物資檢驗頻次和批次,從而降低檢驗與試驗成本,優化物流體系,節約物流成本,整合建筑供應鏈的優質資源,企業可以優化庫存結構,降低倉儲成本。
(1)組建專業隊伍
互聯網+的采購模式要求采購人員具備采購知識,還需要精通網站運作和管理,充分了解市場行情,保證集項目施工的順利推行。因此,企業需要培養相關人才,提高采購人員的專業素養,培養專業化采購隊伍。
(2)建筑供應鏈的整合
互聯網+的采購模式的推展,首要條件就是需要建筑供應鏈的整合。培養利益各方的供應鏈與風險意識,減少工程超期,工款拖欠的情況。在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指導下,長期友好合作,構建和諧的建筑市場。
(3)完善監督防范機制
監察、財政、審計部門能夠通過對互聯網釆購平臺的全程監督、遠程同步監督、現場聯動監督,及時把控平臺運營情況,物資采購的每個環節都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進行,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建筑行業應該積極擁抱互聯網,著力打造建筑物資采購平臺,不斷完善建筑供應鏈的整合,各大建筑企業正處在加速洗牌期,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思路拓展成為很多企業的迫切需求,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這類快捷方便的互聯網采購平臺中來。這種模式讓參與各方都能夠享受到便利和效益,對整個建材業的健康發展會產生巨大影響,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
[1]解讀:李克強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是什么[EB/OL].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50305/3832729.shtml,2015~03~05.
[2]孫志偉.物聯網在建設工程智能化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管理2015,30(03):33.
[3]田波.建筑供應鏈環境下的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合肥理工大學,2008
[4]宋旅黃,趙冉.“互聯網+”背景下中文紙質圖書采購模式的變革——以三新書業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16(02)
[5]楊洪韜,曹吉鳴.基于“互聯網+”的建筑節能產業商業模式研究[J].企業經濟,2016(08)
[6]郝迪慧.互聯網+創新物流行業經營模式[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09)
[7]曹紅星.互聯網+下的建筑工程企業項目管理發展探索[M].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6(01)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14JDJGB038)、北京現代物流研究基地。
(
北京物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