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耿愛群
河南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彩超室 漯河 462300
產前四維超聲對先天性心臟畸形診斷效果觀察
張春霞 耿愛群
河南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彩超室 漯河 462300
目的 探討產前四維超聲在先天性心臟畸形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3-04—2016-02間在漯河醫專附院進行產前檢查的478例孕婦,均于產前進行二維超聲及四維超聲檢查,并隨訪至分娩后1個月。對兩種檢測方法在先天性心臟畸形檢出率及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結果 四維超聲檢出率(3.77%)顯著優于二維超聲(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引產后確診先天性心臟畸形19例,其中四維超聲18例、二維超聲8例(42.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孕婦產前實施四維超聲檢查,有利于早期對先天性心臟畸形作出正確診斷。
產前檢查;四維超聲;先天性心臟畸形
先天性心臟畸形是胎兒常見的心臟缺陷性疾病,也是導致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該病手術治療難度較大、預后不佳并加重患兒家庭經濟負擔[1]。降低先天性心臟畸形患兒出生率,是婦產科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近年,四維超聲因可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疾病及體表畸形的診斷提供準確客觀依據,已成為產前檢查的重要項目[2]。現選取2013-04—2016-02間在我院行產前檢查的478例孕婦,探討產前四維超聲在先天性心臟畸形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78例孕婦,年齡21~37歲,平均28.63歲。孕周22~28周,平均25.65周。初產婦299例,經產婦179例。
1.2 方法 所有孕婦均行二維超聲及四維超聲檢查。儀器為美國GE公司提供的Voluson E8號彩色超聲診斷儀。四維超聲選RAB4-8-D專用探頭,頻率為2.5~7.0 MHz。二維超聲探頭頻率為3.5 MHz。
1.2.1 二維超聲 (1)孕婦平躺,經腹部橫切面、縱切面、斜面各個方向,采用連續追蹤法進行掃描。(2)對胎兒自頭面至四肢結構進行探查。后探查胎盤、羊水情況。(3)測量股骨長徑、胸腹圍及雙頂徑等相關參數。(4)記錄超聲表現及異常部位與現象。
1.2.2 四維超聲 (1)孕婦平臥,先實施二維超聲檢查腹部。(2)沿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平面對胎兒心臟實施動態觀察。(3)調至四維容積采樣框模式,在目標區域放置專用探頭,并設定表面光滑觀察模式,啟動四維超聲檢查模式。(4)適當調整X、Y、Z軸,對屏幕上動態立體圖像進行觀察。同時緩慢移動探頭以獲得理想動態立體圖像,做好疑似病變記錄。(5)將獲得圖像儲存,并對其進行詳細分析,確定有無畸形。(6)定期復診,并對嚴重畸形者實施引產。
1.3 觀察指標 對本組孕婦隨訪至產后1個月,對比兩種檢測方式先天性心臟畸形檢出率,并與引產后或新生兒實際情況比較后對比診斷準確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測方法檢出率比較 四維超聲先天性心臟畸形檢出率為3.77%,顯著高于二維超聲的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先天性心臟畸形檢出率比較[n(%),n=478]
2.2 兩種方法診斷準確率比較 引產后及新生兒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畸形19例,其中四維超聲準確率為94.74%(18/19)、二維超聲準確率為42.11%(8/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是導致新生兒及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小兒5歲前存在自愈的可能性,其余多數須手術治療。對于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胎兒而言,出生后手術治療較為困難,因此,及時終止妊娠對降低先天性心臟畸形患兒出生率、減輕孕婦家庭經濟負擔及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3]。
胎兒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顯著優勢,已成為產前診斷先天性心臟畸形的重要手段之一。二維超聲檢查已廣泛運用于臨床,但該檢測方式無法呈現立體結構,導致其在診斷先天性心臟畸形方面存在局限性[4-5]。近年來,四維超聲作為新型影像學檢查手段,逐漸應用于臨床。與其他超聲診斷方式比較,四維超聲可實時觀察人體內部器官的動態運動,用于產前檢查有利于對胎兒早期異常發育作出診斷,以便及早接受治療,改善胎兒預后[6]。
在超聲檢查中,降低醫師在數據采集與診斷分析中主觀因素對檢查結果的影響至關重要。四維超聲通過重建技術可有效避免這一問題,數據采集時不依賴主觀經驗等因素。此外,超聲可儲存動態立體圖像,利于對胎兒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對于復雜心臟畸形結構可通過遠程醫療進行專家會診,進而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而傳統二維超聲檢查中受以下諸多因素影響及限制:(1)胎兒呼吸運動、胎兒肢體運動、檢查時孕周選擇、羊水過少。(2)孕婦既往有腹部手術史或過于肥胖。(3)胎兒脊柱、骨骼、肋骨的聲響影響。(4)數據采集不完整。四維超聲雖在檢查過程中也會受上述因素影響,但已經將其有效降低。此外,四維超聲檢查在采集、儲存數據及成像方面具有自動化、數字化、多樣化的特點,有利于縮短采集時間,進而最大程度減小孕婦或胎兒運動對檢測結果造成的干擾。本組四維超聲先天性心臟畸形檢出率及診斷準確率均顯著高于二維超聲,提示四維超聲在先天性心臟畸形診斷中具有較高檢出率與準確率。
[1] 丁海耀,周文蓉.二維聯合四維超聲檢查在先天性心臟畸形胎兒產前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6,56(20):63-64.
[2] 王雷.產前篩查診斷胎兒心臟畸形的現狀[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5):398-400.
[3] 宋桂敏,曹芳蕾,高錦鷹,等.產前四維超聲對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診斷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4):2961-2964.
[4] 戴青里,劉燕,駱志玲.二維聯合四維超聲診斷產前胎兒心臟畸形的臨床研究[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5):65-68.
[5] 劉榮瑋,葉軍,任苓.超聲影像診斷早孕期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研究進展[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6,36(1):150-156.
[6] 曾茂平.四維彩超在診斷胎兒畸形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2):1972.
(收稿 2017-01-12)
R445.1
B
1077-8991(2017)04-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