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凈
摘要:對水體、綠地與城市的關系進行了闡述,進而分析了當前濱水城市在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與不足,對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原則進行簡要探討,最后系統提出了在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采取的步驟與方法,以期有助于提高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質量與水平,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04002
1 引言
濱水園林是城市濱水區域內的綠化空間,它不僅是城市中最迷人的地方,為市民提供各種休閑、娛樂、觀光的活動場所;還作為城市的一種環境資源,在調節生態平衡、豐富地域風貌、延續歷史文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做好對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規劃工作已成為業內人士必須高度重視的課題之一。
2 水體、綠地與城市的關系分析
水體是濱水城市中的景觀軸線,也是生態與文化功能共存的廊道,不但具有改善城市環境、打造城市地域景觀特色功能,還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完善有重要意義。濱水綠地作為城市與水體的連接、過渡元素,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因此已成為城市園林景觀系統中對大眾最具吸引力的公共開放空間,是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共同作用、相互影響最為強烈的地帶。但與此同時,受到生態環境系統敏感性、多樣性以及城市功能復合性等因素的影響,水體、綠地以及城市在濱水區域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關系如何協調處理是非常關鍵的。
3 濱水城市生態環境分析
3.1 水體面積的減少
濱水區域作為現代城市園林景觀開發建設中的熱點區域之一,在城區用地日益緊張的客觀形勢下,濱水區域規劃中面臨的問題與矛盾進一步激化。為了解決城市用地緊張的現狀,一些城市開始通過填埋水域的處理方式作為建設用地使用,城市藍線與其他城市用地控制線的組織無序,導致城市水體面積大量減少。
3.2 生態環境破壞
在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濱水區內的高層建筑物不斷增多,導致水陸風難以直接延伸至城市縱深方向,城市其他區域與濱水地區的空氣交換也因此受到影響。除此以外,城市建設中大量的人工鋪裝也對濱水濕地產生影響,濱水區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逐漸衰落,導致城市發展受到不小的阻礙與影響,進而對濱水地區園林景觀建設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
3.3 城市發展的水污染
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對濱水地區以及河流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水體生態系統中得到了非常突出的體現。我國當前大部分流經城市的河流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工業以及生活污水未經過充分處理便排入水體內,導致不可逆的生態損失。雖然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與標準,用于防治水污染問題,但城市發展對水環境所造成的污染與破壞仍然是客觀存在的。
3.4 城市過度用水
城市流經河流以及毗鄰湖泊是城市工業以及生活用水的最主要來源。但在城市化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河流、湖泊水量逐步減少,甚至出現干涸、斷流的問題,過度用水對城市地下水位所產生的影響不斷凸顯,濱水區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
4 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原則
4.1 生態優先
在濱水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的基本原則,即規劃設計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必須最大限度地尊重并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根據濱水城市在水文、地質、地貌以及生態氣候等方面的特點,盡可能的確保水環境系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濱水城市中水系資源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4.2 城水協調
在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規劃中,除了需要對城市與水體的關系進行協調處理以外,還必須充分考慮濱水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綠化景觀系統、城市環境保護系統以及市政工程系統間的相關性關系,協調處理上述問題。
4.3 資源共享
對于城市園林景觀系統而言,濱水空間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在圍繞濱水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的確保水系空間在地權屬性以及功能特性方面的公共性。
4.4 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同樣是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必須遵循的一大原則,提示規劃設計人員應當充分考慮城市景觀形象的塑造與呈現,打造具有獨特風格特色的濱水城市園林景觀。
5 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方法
在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前期,需要安排專人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全面掌握濱水城市在測繪、城市基礎、岸線、水體、濱水區以及歷史演變等方面的信息資料,以提高規劃設計方案的針對性與準確性。
進而,需要對包括水系定位、岸線現狀、水體現狀、生態系統現狀以及濱水區建設現狀等在內的內容進行分析評價。其中,水系定位主要是指分析掌握城市空間結構對水環境系統的影響,明確水環境系統在城市中的地位與主要作用;岸線現狀分析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岸線對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價值,掌握自然岸線的比重及其完好程度;水體現狀的評價則是指了解濱水城市園林景觀中水體水質等級、水體水質達標率、水質改善情況以及水體生態系統多樣性等方面的問題;生態系統現狀的主要目的則是對城市水系在濱水城市景觀園林區域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濱水區建設現狀的分析則是針對濱水區用地現狀、用地功能及其對城市水環境系統空間的影響進行調查評價。
其次,在此基礎之上對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功能分區進行科學規劃。一般情況下,濱水城市中的水環境系統可以換分為港渠、湖泊以及江河3大類型,對應功能分區有所不同。如對于港渠而言,所涉及到的功能分區包括水源保護區、城市廣場以及城市公園等;湖泊所對應的功能分區包括城市公園、城市廣場、風景區、自然生態保護區等;而江河中的所對應的功能分區則有水源地、作業區、風景區、生態保護區、以及濱江公園等。
再次,進一步針對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分區單元進行合理規劃。在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構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水域景觀。水際線是規劃設計人員營造水體形態的最主要工具,而在城市濱水空間中,堤岸是最主要的界面工具,對旅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紤]到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成果是供城市內所有居民以及外來游客共同欣賞、休閑使用,因此在景觀規劃中還必須引入超常規的大尺度概念,通過設置步道以及親水平臺的方式,滿足游客在園林景觀中親水功能方面的要求。
最后,還應打造具有地方風格與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濱水城市園林景觀時,要充分運用應用美學及生態學原理的相關知識,改變傳統的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理念,開展濱水景觀工程的整治工作,從而恢復原來遭到破壞的濱水生態系統圈。綜合考慮到環境質量、社會文化和地方特色等因素,塑造別具一格的園林景觀。結合本地傳統文化,充分體現當地人文歷史所積累的審美情趣,更好的宣傳傳統園林的內容,傳承傳統文化精神,大體上采用傳統布局,而在材料的選擇以及節點處理方面要體現出現代感,盡量采用現代工藝。利用新材料與技術,采取立體設計原則,達到新穎、質感、光影等特征。
6 結語
在當前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濱水園林已成為社會大眾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有關濱水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工作必須引起業內人士的共同關注與重視。上述分析中針對有關濱水城市園林景觀規劃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望能夠為后續同類規劃作業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何欣然.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留白”的意境美——以上海世博會后灘公園為例[J].華中建筑,2012(7):124~126.
[2]董曉楠.談濱水景觀設計中歷史文脈的延續--溇水河親水走廊景觀設計實例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8):259~259.
[3]劉永輝,張 霖.生態理念在濱水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5(8):182~184,187.
[4]張瑩瑩.淺談中小城鎮的濱水景觀設計——以汶上縣濱水景觀設計為例[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4):198.
[5]李 源,孫 曄,李 良,等.立體構成之空間要素在濱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株洲湘江風光帶為例[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4(2):92~95,105.
[6]柳 驊. 低影響開發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解析[J]. 生態經濟,2014(11):192~195.
[7]李夢依. 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生態理念與材料運用[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8]任留柱,秦芳芳. 地域文化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77~80.
[9]楊怡萌. 體現地域文化的濱水景觀設計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