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祿
摘要:為解決福建省平和縣森林經營管理問題,不斷提高該縣森林經營管理水平,培育出更高質量的森林資源,以平和縣森林經營管理現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森林經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為業內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森林經營理;平和縣;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15902
1 引言
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和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分為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特種用途林。森林經營是森林撫育、林分改造、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林副產品利用、林木采伐更新等各項林業生產活動的總稱。森林經營管理是林業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即進行森林資源監測和根據當地林業長遠規劃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并組織實施。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森林資源的品質,做好森林經營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做好森林經營管理工作,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是必不可少的[1],有沒有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決定著森林經營管理的有效與否;除此之外,還要輔之以明晰產權、加大投入、改進方法等手段。下面就以平和縣為例進行闡述。
2 平和縣森林經營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
分析
2.1 森林經營管理現狀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氣候溫暖濕潤,適合植物生長,物種豐富,土地總面積23.2萬hm2,林業用地面積17.9萬hm2,森林覆蓋率70.6%。縣林業局設綠化辦、資源站、種苗站、營林股、防火辦、檢疫站、規劃隊、林政股等森林經營管理機構,縣林業局在每個鄉鎮設派出機構林業工作站。有林權登記、資源評估、木材檢驗三大林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有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大隊,保障森林經營管理順利進行。多年來,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積極發動廣大群眾做大做強林業產業,做好造林綠化、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以及林木采伐更新等一系列森林經營管理工作。近年平和縣榮獲 “省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縣”、“省級森林縣城”稱號。
2.2 森林經營管理主要問題分析
2.2.1 毀林種果問題
在發展果樹種植業的初期,遵循“果樹上山,山頂戴帽”規律,山下部種果,山頂植樹,涵養水源。隨著琯溪蜜柚價格提升,隨著紅肉蜜柚、黃肉蜜柚等琯溪蜜柚新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人們種果不再是“山頂戴帽”了,不再遵守25°以上坡地不開墾的規定了,用大型挖掘機上山開墾,甚至違反森林法規定毀林開墾。這些高山上、陡坡上種植的蜜柚,生長并不好,經濟效益差。目前縣政府正在開展林業專項整治,嚴禁毀林開墾,嚴禁挖掘機上山開墾種植蜜柚。毀林種果問題的發生,與蜜柚質優價高有關,也與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未明晰、未頒發新林權證有關。
2.2.2 部分桉樹辦不了采伐許可證問題
有的桉樹已達到主伐年齡,因是生態公益林地,或樹種與森林資源檔案記載不一致,或林地坡度大于35°,按規定不能進行皆伐作業,林木采伐許可證不能及時辦理,影響林木采伐。例如小溪鎮共有短輪伐期用材林255 hm2,其中坡度大于35°的林地有41 hm2,占16%。上述問題原因是森林資源年度變化調查不到位,以及沒有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方案并按經營方案經營,又因森林經營管理機構力量不平衡,基層管理能力相對薄弱。森林經營管理機構既有明確分工又能相互合作,而且大多數人員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工作也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著經營管理成果共享不足,工作經驗交流不足,基礎管理、基層管理力量薄弱問題。目前多數林業站期盼有更多信息交流渠道,更全面、更有效地獲取實用林業先進技術、林業信息。
2.2.3 采伐跡地更新問題
由于福建省限制桉樹發展,和平縣禁止繼續種植桉樹和蜜柚,今后桉樹采伐跡地更新要全部按規定改種其它樹種,發展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目前,業主在申請采伐獲批領證前要到指定銀行賬戶繳存更換樹種保證金并與鄉鎮政府簽訂更換樹種協議書,自行進行采伐跡地整地,然后向林業局申請苗木,苗木款由林業局支付,更新完成經驗收合格退還保證金。之后業主能不能進行幼林撫育,是一個問題,因為其它樹種速生性比不上桉樹,經濟效益沒桉樹高。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進行幼林撫育資金補助,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路。
2.2.4 一般用材林的經營水平很低
平和縣的經濟林、一般用材林和速生豐產用材林面積分別為5萬hm2、4萬hm2和2萬hm2,各占森林面積的31%、25%和13%。經濟林撫育水平最高,速生豐產用材林次之,一般用材林的經營水平最低,基本上是以保活和一般管護為主。原因是:①它們的經濟效益差別很大。據調查表明,10年生平和琯溪蜜柚利潤為1445元/畝·年,巨尾桉利潤為617元/畝·年,杉木、馬尾松利潤為85元/畝·年[2,3],三者之比約為17∶7∶1。②林業主管部門對一般用材林經營的資金投入不足。過去把資金投入的重點放在造林、護林環節上面,較少用于森林撫育方面。
3 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3.1 進一步明晰森林權屬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了大部分森林的確權登記工作,但由于“誰造誰有”政策已實行多年,集體林地早已均分到戶,或者是農戶根據“誰造誰有”政策造林經營,其余林地有的是生態公益林地,有的是山高路遠的貧瘠山地、陡坡地或者巖石裸露地,這些林地的森林生態價值高,經濟價值低,所以群眾的改革積極性普遍不高,多是維持經營現狀、聯戶登記發證。應詳細調查處于無經營狀態的森林,以承包形式提高其經營水平,并登記發證。
3.2 做好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和森林資源年度變化調查工作
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簡稱二類調查,是以反映森林資源狀況和森林經營水平為目的的一項林業基礎工作,每十年進行一次,采用抽樣調查與小班調查相結合,以抽樣調查控制小班調查的總體精度,全省統一進行。二類調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嚴密的組織領導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森林資源年度變化調查由林業站進行,任務比較輕,但也需要付出一定人力物力財力,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自覺性。
3.3 做好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及其組織實施工作
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同為林業的基礎工作,主要任務是規劃森林經營單位的經營方向和目標,林種、樹種和經營類型,森林培育、保護和利用的重點工程,兩個五年森林采伐、更新、撫育的地點、時間和措施,經營小班的經營類型和經營措施。技術人員以村為單位開展簡易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森林經營者協商,填制簡易森林經營方案表,村委會蓋章,公示后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批,然后要監督經營單位、經營者實施[4]。
3.4 提高基層林業站信息化水平
一要配備手持GPS機,并加強arcgis軟件的使用方法的交流學習。讓這些先進軟件和設備發揮應有的作用,解決目前林業站沒有專業GPS機而以手機代替造成測量不準確問題,解決大家各自學習、使用不規范甚至錯誤使用的問題,讓它們更好地應用于森林經營管理實踐中,改變傳統森林調查方法,使用先進調查方法,提高調查精度[5]。二要讓所有林業站接通林業政務網絡,讓林業站有效獲取林業信息,提高林業站林業經營管理水平。
3.5 加大森林經營投入,提高用材林撫育水平
既要重視造林、防火、防病蟲和采伐管理,又要重視森林撫育管理,加大用材林經營投入,與用材林經營者簽定森林培育合同,同時資金補助和監督檢查相結合,把培育成果與資金補助相掛鉤,廣泛開展用材林經營。在進一步明晰森林權屬、劃定經營小班、編制森林經營方案之后,重點落實用材林各個經營小班的經營措施,計算經營成本,確定補助金額,簽訂經營合同,監督經營活動開展。
4 結語
平和縣要進一步明晰森林權屬,加大林業基礎工作力度,提高林業基礎工作水平,按規定認真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并組織實施,加強信息交流,在此基礎上加大投入,平衡各林種撫育水平,提高一般用材林撫育率,提高森林經營管理總體水平,目的是從根本上防止亂砍濫伐、毀林種果等問題發生,提高造林成效,使林業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李守才.我國森林經營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6):274.
[2]賴寶乾. 福建平和縣商品林發展規劃研究初探[J]. 華東森林經理,2007(2):15~19.
[3]林偉鎮. 平和縣巨尾桉的種植效益及發展前景[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2):146~147.
[4]紅玉,于曉光,鄭小賢,等.集體林區森林采伐限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2(6):47~49+120.
[5]蘭秀美.靈山縣森林經營管理主要存在問題和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4(6):5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