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桂花+謝博+朱閔敏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精神障礙知識知曉率狀況,為對該群體開展心理健康指導提供依據,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患者家屬群體對精神障礙的認識有所提高,對精神障礙的態度無明顯變化;精神障礙防治機構需加強對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精神疾病患者回歸社會的認識及相關就診機構的了解等方面知識的宣教。
關鍵詞:精神障礙知識;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D6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7-0074-02
一、前言
《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指出,在第21世紀的前十年專注于解決心理健康存在的知識在公眾的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意識,精神疾病的治療率低,未來10年將重點確定關鍵組提高知曉率、治療率和提高對疾病康復的報道焦點。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病,復發率高,預后不理想,恢復過程比較長,而家屬在認識過程中對病情的認識與患者的治療、護理和康復有關。由于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缺乏對疾病的洞察,患者往往失去自我控制,決定把大部分的權利交給家庭的手,所以家庭是病人康復的領導者。但是,如果家屬對該病缺乏認識,部分精神病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治療和適當的家庭護理,影響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對精神病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對家屬的正確認識,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支持,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象與方法
1.對象。調查對象來源于居住在深圳某區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
2.方法。(1)調查問卷和調查方法。在該地區建立了一個調查的45個社區,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的問卷和問卷調查。這項調查是由深圳心理健康中心,這是由心理健康中心編制的,進行了這項調查的基礎上。一份匿名問卷調查,調查人員解釋完調查問卷后的目的、意義、方法和注意事項,經現場調查獨立和統一回收。(2)在標準的知曉率問卷23個項目,包括了15類知識,態度類5項,其他類3項。將知識類項目15到作為知曉率的統計標準。15項中回答正確0—4項為較少知曉,5—8項為部分知曉,9項以上者為基本知曉(其問卷知識類項目回答正確率為60%以上,作為知曉率標準)。(3)統計方法用于數據輸入到Excel表格中,并采用SAS8.1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
三、結果
1.一般情況。2015年有效調查人數206人,男117人,女89人;2016年有效調查288人,男162人,女128人。其中在15道知識類題目中,回答正確9道以上的(即基本知曉),2016年為105人,占50.97%;2015年為130人,占45.14%。
2.2015年與2016年知曉情況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2016年基本知曉情況達到50.97%,比上年基本知曉情況45.14%有所提高。兩年的知曉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22,P<0.05。
3.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精神障礙的態度。
4.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最受困擾的人際問題及解決心理問題的方式。從2016年調查結果來看,困擾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人際關系依次是病患關系(58.68%)、鄰里關系(22.92%)、其他親戚關系(16.67%)。當出現心情煩躁、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時,大部分家屬先尋求朋友的幫助,約占46.05%,其次才尋求專業機構幫助,占27.63%。
四、討論
1.從調查結果可發現,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精神障礙知識的了解居于部分知曉及基本知曉水平。而精神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和堅持服藥是關系到病人康復效果和預防精神疾病復發的重要措施。而精神病人回歸社會需要家庭的幫助和支持。本調查結果較為樂觀,結果顯示患者家屬群體對精神障礙相關知識較為重視。宣教者應該注重隱私保護,并設計內容豐富,能真正幫助到患者的解決困惑的知識宣教。而發揮社區心理咨詢機構的網點宣傳作用,對加強宣教力量特別重要。
2.由表2可見患者家屬群體對精神障礙普遍持積極態度,且2016年與2015年比態度普遍無明顯變化。唯一的顯著差異是在該項目中發現“他們是否認為他們需要增加他們的心理健康知識”。據分析認為,隨著患者家屬心理困擾的增加,他們將更加關注心理困擾的解決。為患者家屬提供暢通的渠道尤為迫切。當被問及如果親友懷疑是否存在心理問題,是否找心理醫生,只有53.13%的人表示會尋求心理幫助。原因之一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存在有效的心理治療的質疑。二是問題的概念。傳統觀念認為心理障礙是“可恥的”,由于世俗觀而不訪。三是由于經濟上的考慮而不去探望。這表明,有關機構在精神、精神障礙、工作中,應重視心理疏導、心理治療的全面解讀,使家屬打消疑慮,正確認識心理工作。根據相應的調查的調查,當出現心理問題,大多數的家庭尋求朋友的幫助,約占42.05%,其次是機構尋求專業的幫助,占28.90%,其次是兩自助和自我反思的學習閱讀,分別占14.91%和11.40%。在上海的一個調查,回答同樣的問題,選擇專業機構的精神障礙,傾訴的朋友,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自我反思,尋求幫助找書,分別為38.53%、33.57%,16.31%和11.47%。我們認為這種差異與精神障礙的起始時間有關。上海市是開展最早的一批在中國精神心理疾病領域之一,宣傳教育也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精神障礙,在心理問題面前往往尋求專業幫助。
五、結論
隨著精神障礙的預防,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在近兩年的心理障礙意識有所提高,且無顯著變化。提示精神病、抑郁癥、精神病的治療應加強對精神障礙的預防和治療,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王兆芹,殷德華.精神病病人家屬相關知識調查[J].現代臨床護理,2016,(02):51-53.
[2]陳彥方.CCMD-3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M].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3.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mental disorders among family member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guidance,The conclusion was:the group of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itude of mental disorders,no obvious change;awareness of mental disorder prevention institution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ease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return to society and related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understand aspects of knowledge education.
Key words:mental health;the famili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awareness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