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周泰蓉+李藍江
摘要:在中國社會,無名尸體的處置依然是一個敏感而灰色的社會邊緣問題。目前,無名尸體的處理主要涉及醫學院校、公安機關和殯葬行業三方,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公安機關和殯葬行業存在大量無名尸體難以處理”和“醫學院校用于教學的尸體匱乏”相沖突,而是否能夠將已經確認的無名尸體用于教學,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規定。基于中國傳統觀念、社會現實和社會制度等多方面的影響,三方如何將無名尸體有價值的處置將面臨著法律、人文、倫理等多方面的思索與考量。本文將從無名尸體的定義、處置及面臨的困惑三方面全面展開,以文獻、案例、資料數據同時結合國內外研究現狀,結合中國實際,考慮人文、歷史、政治等相關因素進行相關論述,總結建設性意見供社會及相關部門進行參考。
關鍵詞:無名尸體;社會觀念;法律制度;中外差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7-0076-02
無名尸體的處置一直是一個敏感而灰色的社會邊緣問題。本文分析了無名尸體處置的現狀和困惑,提出建議和解決途徑以供參考。
一、醫學院校、公安機關及殯葬行業面臨的問題
各級各類醫學院校中,尸體對于醫學生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醫學生們通過對尸體標本的觀摩、觀察、解剖,探索人體結構,了解醫學、學習醫學。資料顯示,我國醫學院校每十至二十名在校醫學生才可以解剖到一具尸體,而且比例不斷加大。與之相比,許多歐美國家醫學院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一人可以解剖幾具乃至十幾具尸體,形成極大反差。
一方面,尸體資源整體匱乏急需解決,另一方面,公安部門和殯葬行業面臨無名尸體積壓、花費高昂維持費用、難處理等問題。
二、我國無名尸體出現的原因以及處置的現狀
我國公安機關和殯儀館通常會直接或間接地接到一些不能夠得知尸源的尸體,通常稱之為“無名尸體”。從社會因素看,“死者無家屬”、“死者家屬不認領尸體”或“死者家庭經濟困難無能力認領安置”等原因均可導致。從公安機關尸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案件管轄不清。無名尸體在被發現報警后,一般由治安部門查辦,當治安民警到達現場,又轉給刑警,等刑警到達現場原始狀態已被破壞。二、重視不夠。無名尸體案件偵破難度大,常使辦案人員產生畏難情緒,敷衍了事,貽誤戰機。個別領導為了減少麻煩,也采取不立案或定性為自殺、意外等方式來搪塞。三、現場勘查人員工作不細致,使偵破工作雪上加霜。四、無名尸體案件的尸體處理存在問題。對于可疑他殺而沒有外傷的尸體,要做解剖、毒化、病理等法醫學檢驗,由于經費緊張,一些無名尸體案件不能細致的檢驗和記錄,死因無法查明。沒有解剖室,無法有效保存無名尸體。”[1]
對無名尸體的處置有不同規定,例如四川省“四川省殯葬事務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無名尸體在公安機關向社會公告后30日內仍無人認領的,殯儀館(火葬場)向公安機關備案后,可以火化。火化后的骨灰,30日內無人認領,由殯儀館(火葬場)進行處理”。[2]湖北省襄陽市市區無名尸體處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無人認領尸體是指發現的姓名不詳、身份不明的尸體,或者是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屬、單位在冷藏保存滿15天后仍不到殯儀館辦理手續的尸體。無人認領的尸體由發現地公安機關負責拍照、登記、收集遺物、留存指紋,出具《死亡證明》,然后通知市殯儀館接運尸體。醫院內出現的無人認領尸體,由醫院開具《死亡醫學證明書》,公安機關檢驗,再由市殯儀館接運尸體。無人認領尸體自發現之日起在民政部門官方網站公告。15日后仍無人認領的,先由公安部門確認,然后由殯儀館對尸體進行火化。公告期間,尸體由殯儀館保存。對可能查清姓名、身份的尸體,公安機關應調查核實并通知家屬到殯儀館認領尸體。無人認領尸體火化后,骨灰保留3年。期滿無人認領的,骨灰由市殯儀館按政策規定處理。”[3]可見,無名尸體最終的處理方式多為火化,而火化的執行時間超出規定的15日期限,讓公安機關和殯葬行業倍感壓力。
三、關于無名尸體處置的設想
結合“醫學院校對尸體的需要”和“公安機關,殯葬行業面臨大量無名尸體需要處理”的情況,關于無名尸體除了進行火化,是否能夠更有價值,又妥善解決醫學院、公安機關、殯葬行業三方對無名尸體處理矛盾的方式,比如,是否可以將確認無人認領的尸體用于醫學教育事業?目前法律法規又有何規定?讓尸體的處理得到一個看似合理且更具價值的解決途徑。其中涉及大量的法律、人文、倫理、道德問題,是否能夠給予其更有意義的處置?
四、無名尸體處置所面臨的問題
首先,中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古人有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4]以及“舍妹已斷了氣,也該出殯了。在家雖好,但一則火燭當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為安。”[5]中國人將求“入土為安”指的不僅僅是讓亡者安息,更是讓生者安心。人去世后應回歸土地的思想,使大部分中國人不易接受自己或親人遺體被用于教學的觀摩與解剖。公眾對醫學教育尤其解剖學有誤解,導致醫學院校自愿捐獻遺體的人數匱乏。其次,涉及人倫。尸體屬性有多種學說,“第一種是身體所有權說。該說主張尸體是身體所有權的客體,它認為身體權本身就是公民對自己身體的所有權。”[6]“第二種是尸體所有權說,該說認為在自然人死亡后,其遺留的尸體變成一種客觀存在的靜態物。為其最親近的家屬取得。這種理論認為身體不是物,而尸體是物。”[7]“第三種是管理權說。這種學說認為尸體不是財產所有權的客體,而是火化、埋葬、祭祀的標的。死者近親屬對尸體的權利,負責進行火化、埋葬并保持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8]……大部分理論認為,尸體有人格,其人格權由其家屬行使,不得侵犯。處理不妥當,很容易被公眾誤解為不尊重逝去的生命,易引發糾紛。
五、解決途徑與方案
1.出臺明確的有關無名尸體處理的法律法規,思考用于醫學研究的相關法案制定。在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用法律來規范行為往往更具說服力與可執行性。出臺相關法律,規范醫學院校、殯葬行業與公安機關對無名尸體的處理,保護三方權益,避免糾紛,維護機關與機構的權威和公信力。
2.減少無名尸體的產生數量,從源頭解決積壓。避免治安與刑偵相互推諉、職責不清。建立全國統一的無名尸體管理信息系統。落實責任,切實實行責任追究制度。”[1]來實現。
3.向社會普及無名尸體認領制度,提高認領率。
4.宣傳遺體捐獻相關知識,促進社會對醫學研究的理解。
5.對比,借鑒國外有關無名尸體處置的立法,結合人文、國情等實際狀況,制定可行方案。
參考文獻:
[1]宋孝東,李偉.無名尸體管理現狀及對策[N].人民公安報,2004-12-28.
[2]《四川殯葬事務管理辦法》第十三條[Z].
[3]襄陽市市區無人認領尸體暫行處理辦法[Z].
[4][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M].
[5][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二回[M].
[6]龍顯銘.私法上人格權之保護[M].北京:中華書局,1948:59.
[7]張良.淺談對尸體的法律保護[J].中外法學,1994,(3):35-37.
[8]劉春茂.中國民法學·財產繼承[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107-108.
Abstract:In Chinese society,the disposal of nameless corpse is still a sensitive and gray edge of social problems.At present,the nameless corpse processing mainly involved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and the funeral industry,problems in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and the funeral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unknown body i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and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eaching body lack" conflict,and whether to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unknown body used for teaching,there is no a clear legal provisions.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idea,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the three parties how valuable disposal nameless victims will be faced with legal,cultural,eth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inking and considerations.This articl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nameless corpse,disposal and faces confusion in full swing,with literature,cases,data and combining with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China,considering the humanities,history,politics,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are relat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s for social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nameless corpse;social ideas;the legal system;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