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瀅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213164)
論高校藝術公選課改革
楊 瀅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213164)
公共藝術課程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陶冶情操,本文闡述了高校藝術選修課的重要性,分析高校藝術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高校藝術公選課進行改革的方法措施。
高校;藝術公選課;重要性;問題;改革
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先后頒布多個文件,規定高等院校必須開設藝術類必修課或選修課,藝術公選課已被列入各高校教學計劃。但高校藝術公選課的開設與教學不容樂觀。
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是現代高等教育的目標和要求。要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就必須開設足夠的藝術課程,藝術公選課自然成為普及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影響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緒、意志、氣質、個性等。公共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的自信心、協調能力、審美能力和塑造完美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此外,通過藝術活動,有利于激發想象力和形象思維的發展。公共藝術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優秀的藝術作品能讓他們的心靈得到熏陶、感染、凈化和提高。
理工科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但感性思維缺失,他們需要通過藝術選修課培養情商、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文科學生雖然不缺乏情感思維,但他們在專業課上很難學習到藝術知識。加強藝術修養有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美術選修課存在諸多問題。
許多高校的領導對藝術公選課認識不到位,重實踐技能培訓或專業知識學習,藝術選修課流于形式,藝術選修課太少,學生想選擇自己合適的藝術公選課非常困難。其次,一些藝術類教師對公共選修課不感興趣,很多學生也不重視藝術課程,甚至認為藝術課程是一種休閑類課程,只是混個學分。
藝術選修課缺乏規范性,教學內容隨意性很強,沒有統一規范的課程設置,導致公共藝術選修課的無序性和科學性、合理性的缺失。藝術教師對選修課不感興趣,忙于自己的專業教學和創作;一些非藝術類教師,開設電影藝術欣賞、書法欣賞和攝影欣賞等課程,根本無法保證質量。藝術公選課程種類少,學生為修滿畢業學分而被迫選一門藝術公選課。
藝術類課程所需的教室、設備和教具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師資力量薄弱,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從事公共藝術教育的專業藝術教師相對較少,高級職稱的教師講授藝術公選課的少。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課前準備不充分,教學經驗不足,不能跟上學科的前沿。也有些教師對學生的藝術素質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專業化”,大多數學生只有放棄學習。我們的藝術素質教育,其目的是對大學生進行藝術的普及教育,讓他們感受到藝術的美感,陶冶情操。
藝術公選課缺乏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一方面,藝術教師和課程相對匱乏,教師開設本課程的資格在開課前沒有經過嚴格的考核。另一方面,很多藝術素質教育課程的統一教學材料缺乏,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不明確,在課堂教學中隨意性非常大。此外,藝術選修課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很難保證聽課的質量,客觀上難以監控教學質量。最后,有些老師教學不認真,課程考核就是讓學生寫一個小論文。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競爭和民族素質競爭。推進高校藝術公選課改革有利于全面推進教學改革進程,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
公共藝術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育,把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藝術選修課和藝術實踐課應盡可能豐富多彩、靈活多彩,按照國家的規定和要求開齊開足藝術課程,使學生能根據個人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藝術公選課程。公共藝術教育要逐漸走向規范化、科學化,逐步形成完整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體系。
愛好比責任感更好。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可以高度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深入學習,從而創造出成果。大自然的美麗也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在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把握“寓教于樂”的原則,調動和激發學對藝術的興趣。
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目的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目的基本一致。公共藝術類課程教學,注重對藝術常識的介紹和講解,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能發揮課堂教育的延伸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或參加各種類型的藝術社團。由于種種限制,藝術選修課不能完全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生出于興趣而建立的藝術社團,就有更大的自主權,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良好的學習條件,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習效果的必要因素,以教師為主體的“軟件”和“硬件”是保證藝術選修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條件。首先,注重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加強師資培訓和學習,引進相關專業教師,充分利用周邊高校和社會人力資源。在新的形勢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積極吸收國內外科學的教學方法。其次,加大藝術選修課教學的硬件建設力度,進行專項資金配置,設立藝術教師培訓基金和藝術研究專項資金。
鑒于大多數學生對藝術選修課認識不充分,選課盲目,存在著從眾和敷衍的現象,應重視引導,使他們認識藝術公選課性質,真正了解藝術選修課的意義。選報藝術公選課時,詳細的介紹每門課程,如教師的學術背景、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學校在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對藝術選修課教學質量進行監督管理。首先,充分利用攝像頭監控課堂教學,不讓公共選修課流于形式。其次,一些教學領導可以隨意參加各種公共選修課、課堂講座或現場檢查。第三、組織專家和監督員隨機講課,確保藝術選修課的評分準確科學。保證課堂秩序,杜絕學生曠課、早退、早退現象。對藝術選修課的考核、選修課教學內容、教學準備,部門負責人和教學部門都要嚴格把關。
探索高校藝術教育公共選修課的成功經驗,在公共藝術教育中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制定積極改革對策,從內容和形式上豐富公共藝術教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劉忠國.探究高校藝術公選課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2(1).
[2]王月鳳.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探索——以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藝術教育,2015(2).
[3]譚秀麗.高校藝術類公選課建設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