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同旭
【摘要】小農思想影響著封建社會的每一個人,通過對朱元璋小農思想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明初歷史以及該思想對政治、經濟等治國方略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明朝;朱元璋;小農思想
明太祖出身微寒,世代為農,在小農思想的影響下,結合自身經歷,從維護本朝統(tǒng)治需要出發(fā),在其施政方略中繼承與發(fā)展了小農思想。
一、小富即安
1重農恤民。設司農司管農事。下令“各處人民先因兵燹遺下田土,他人開墾成熟者,聽為己業(yè)。業(yè)主已還,有司于附近荒田撥補。”承認由農民戰(zhàn)爭造成的農民對土地占有的既成事實,解決農民開荒顧慮。對大量無主荒地,以免稅三年甚至不起科為條件,鼓勵農民開墾,“二十七年以后新墾田地,不論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擾害者罪之”。
推行屯田。明初屯田有軍屯、民屯、商屯三種。民屯,將農民從狹鄉(xiāng)轉移到寬鄉(xiāng),屯墾的移民成為了擁有自己田地的自耕農,對恢復社會生產起了積極作用。軍屯規(guī)模最大,組織也最完備。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種。使明朝軍隊基本給養(yǎng)可以自給,為與北元作戰(zhàn)奠定了基礎。商屯,作為軍屯的補充形式,是為了解決邊防地區(qū)軍糧不足問題。
興修水利。明政府多次大規(guī)模的組織人民于各地興修水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水利不治,農業(yè)生產凋敝的局面。洪武元年,“修和州銅城堰閘,周圍二百余里”;四年,修復“廣西興安縣靈渠”,“溉田萬頃”;二十七年,遣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分行天下,督修水利。
2發(fā)展商業(yè)。朱元璋認為,農民致力于田畝,商賈以通有無,手工業(yè)者專于藝業(yè),都是不可或缺的。這種重農不輕商的觀點,是對重農輕商小農思想的發(fā)展。
明政府在編制匠籍的同時,實施輪班制度,將工匠分為輪班匠和住坐匠,對規(guī)定時間內不服役的允許以銀代役。洪武十一年,“命工部凡在京工匠赴工者,月給薪米鹽蔬,休工者停給,停氣營生勿拘。時在京工匠凡五千余人,皆便之”。
在商業(yè)方面,清理宋元以來的繁瑣征課,規(guī)定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整理稅收機構,在京師設宣課司,地方設通科司。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馬指揮使,并管市司,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儈姓名,時其物價。在外府州各城門兵馬,一體兼領市司”。
鑄造貨幣,便利通商。官府鑄造錢幣,在應天置寶源局,各行省設寶泉局。洪武七年,設寶鈔提舉司,仿宋交會法和元交鈔制,造“大明通行寶鈔”,與銅錢一并通行使用。禁止民間以金銀實物等交易。凡商稅課程,許錢鈔兼收,三分收錢,七分收鈔。
二、缺乏自律
1拒諫。洪武九年,葉伯巨上書指出分封制弊端,“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恐怕數世之后,“尾大不掉”,造成割據的形勢;并以漢初“七國之叛”和西晉“八王之亂”為借鑒,警告朱元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朱元璋“怒日:‘小子間吾骨肉,速逮來,吾手射之。即至,丞相乘帝喜以奏,下刑部獄,死獄中”。這種隨意性使諫臣不敢言,更為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
2蠲免與加稅。朱元璋隨意的恩蠲有一種是針對太祖鳳陽故鄉(xiāng)、戰(zhàn)時出力貢獻多的地區(qū)特別優(yōu)待。如處州糧復舊,視宋制猶畝加五合,惟青田不加,太祖日:“使伯溫鄉(xiāng)里世世美談也”。對一些地區(qū)的懲罰性舉措更為隨意。
三、宗派親族
1打擊富家豪族、控制官吏。對于“身處富貴者”,朱元璋認定是“不知貧賤之艱難”的,應予以無情的打擊。他學西漢遷豪強于京師的做法,把各地富戶遷到應天、臨濠等地,解決豪強欺凌弱小問題。洪武初,徙江南民十四萬戶于鳳陽,二十四年再徙天下富戶五千三百戶與南京。
目睹過元代官吏腐敗后,他有一種仇官情結,嚴格控制大小官吏,以解決封建政治的最大弊端——貪污腐化。故明初吏治極苛,懲貪極嚴,大案、要案屢發(fā),殺人過濫,手段殘酷。設錦衣衛(wèi),采用特務手段偵探下屬的私下言論,著名的是高見賢、夏煜、楊憲和凌說。“四人以伺察搏擊為事”,“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知識,無不奏聞”。
2分封諸王。針對明初北元的威脅、統(tǒng)治地區(qū)仍有較強的離心力問題,為防止權臣宿將威脅皇權,朱元璋認為只有他的子孫才是明朝統(tǒng)治最可靠的屏藩,他廣建宗藩讓封國與郡縣相問,使地方政府處于朱家人的嚴密監(jiān)視之下。在東北到西北的漫長邊防線上,在險要地區(qū)分封燕、寧、遼、谷、代、晉、慶、秦、肅九國,“此九國者,皆塞王也”,“佐以元侯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內地藩王,如周、楚、齊、潭、魯、蜀諸王,也有“護衛(wèi)精卒萬六千余人,牧馬數千匹,亦皆部兵耀武,并列內郡”。
結語
朱元璋復雜的生活經歷使他對下層人民的疾苦有較深刻的體會,對官僚豪富的貪暴刻薄有一定的認識。朱元璋作為一個封建君主,存在大殺功臣、牽連無辜的問題,但他也促進了社會生產復蘇,為明王朝延續(xù)二百余年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