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瑤
【摘要】灑店空間專題設計課程是環藝專業的必修課程。目前此門課程的考試是由平時作業加期末考試作業構成,形式相對單一,期末考試一般是指定一個酒店空間,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設計并進行提交。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的檢測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因而有必要對現令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以此培養學生在課后進行自身學習和設計思考的習慣,鞏固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從而提高學生設計各類空間的能力。
【關鍵詞】酒店空間;設計;考試;改革
酒店空間專題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質,運用物質技術手段,以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為目的而進行的空間創造活動。酒店空間專題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聲學、力學、光學、美學、哲學、心理學和色彩學等知識。該課主要以酒店空間為研究學習內容,著重以小型商業為例,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把握建筑風格定位、建筑功能布局、交通流線組織、色彩把握、燈光運用、材料選擇、藝術品配飾等作為研究主題,要求學生了解掌握特殊空間構造的技術指標。
而目前此門課程的考試是由傳統的考核形式平時作業加期末考試作業構成,形式相對單一。期末考試以作品形式隨堂考試,學期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平時考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兩部分構成。其中,期末試卷成績占50%,平時成績占50%。但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的檢測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首先,在課后的時間里,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監控,所以其完成的作品是否出自本人之手不可得知;其次,設計作品好壞的評定具有很強的主觀意識,光是一位教師來進行打分和評判未免有些偏頗;。
一、考試改革具體措施
本改革方案將考試分為平時綜合成績和期末綜合成績2個部分,平時綜合成績由考勤成績、平時表現和平時成績3部分組成,分別占平時綜合成績的20%、20%、60%;期末綜合成績由設計方案匯報闡述和設計綜合展示兩部分組成,各占期末綜合成績的50%。同時,所有計劃和措施均在開課第一天告知學生,讓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1平時成績。教學期間,教師將根據課程內容分步驟講授酒店空間設計的各種方法與技巧。教師講授完畢后,布置相應的設計作業給學生,這些作業不一定在課堂上能夠完成,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加練習。根據學生每一次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其中設計過程階段性展示占重要的部分。平時成績除了平時表現與考勤以外,每次階段性展示的成績將被計人平時成績當中期末將總計得分并除以平時作業的次數,所得平均分計人平時成績。這主要考核學生平時接受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完成作業的用心程度。
2期末成績。將最終的期末考試形式分為設計方案匯報闡述和設計綜合展示。
期末考試從傳統的只上交作品集改為由設計作品成果展示為主,并加以學生對自身設計方案的匯報陳述。整個期末考試包括學生的設計圖紙、設計文件匯總、設計方案陳述,設計作品布展等等。這樣不僅更加全面地展示出了學生設計作品的最終效果,同時讓學生自己去陳述設計方案,能讓教師更加理解其設計作品,也能鍛煉學生今后與客戶溝通、匯報、講演的能力。
同時期末考試成績的評定由一位教師打分改為同專業多為教師打分,畢竟設計作品好壞的評價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單以一位教師個人審美和喜好來評分確實略顯偏頗,這樣由多位教師共同打分,可以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實施性以及成績評定的公正性。
二、考試改革效果分析
筆者在所教班級進行了試點,通過試點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
1形式新穎獨特,深受學生喜愛。由于此種考試制度構思別出心裁、形式新穎獨特,一改過去那種沉悶單調的方式:既考期終也考平時;既有對設計作品的展示又有對作品設計理念的闡述;既有平時階段性展示又有最終效果的展示,同時評分基本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深受學生喜愛。
2充分發揮了個體優勢,激發了學生各種潛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學生對此種改革積極擁護、興趣濃厚,因此,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學習氣氛空前高漲。當然,不可否認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但好的教育應該讓教學對象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此種考試制度,考試形式多樣,能充分照顧到學生不同能力表現的需求,學生在此種考試中能找到適合自己能力發揮的途徑,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優勢,讓考試充滿快樂,重新找回曾經失落的自信。
3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此種改革對于教師來說確實很辛苦,增加了大量具體細致的工作,但是功夫不負苦心人,一份辛苦一份收獲,學生在課程中表現得更加認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氛圍很好,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拖欠作業的現象基本沒有發生,作業完成質量明顯提高。從試點班級的期末考試情況來看,學生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全班最低分為67分,消滅了不及格的現象,同時學生的展示形式多種多樣,展示效果大大超出了最初的預想效果。
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順應著時代的發展進行不斷地完善和創新。教學工作中所取得的任何成就、出現的任何問題,歸根結底都可以從課程教學中找到答案,因此只有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才能解決和克服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不斷鞏固和發展課程改革已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