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璐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發展,英語教學內容也有很多的改革,對于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民俗風情、社交禮儀和思維方式等增加相關的內容學習。這一改變要求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注重發現和發掘英語教材資料中的文化信息,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滲透英語文化學習,引導學生關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關鍵詞】初中英語 文化教學 現狀和措施
語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英語是現在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跨國際文化交流過程中有很大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認識世界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塑造正確的人生觀,為未來人生發展奠定基礎。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過分注重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忽略了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講述,把語言和文化分裂開來。
一、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
首先,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注重英語考試范圍的學習,講授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導致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了解甚少。其次,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意識到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中知識講述一些潛在的基礎常識,缺少深入的去挖掘。最后,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內容知識繁多,詞匯量較多,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掌握而且閱讀能力差,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不到其中的英語文化信息,缺乏英語學習興趣。
二、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策略
首先,利用教材資源,進行文化教育。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習俗文化,是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經過歷史的發展,不斷的文化積淀而傳承下來的,它貫穿于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在初中英語牛津版Starter這本書中,更注重于學生掌握英語日常交際用語。如英語中的名字一般是由三個部分組成:fistname,surname,family name.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使用firstname。或者在family name前面使用Mr,Miss,Mrs。這和我們國家的姓名很不一樣。中國人在去做客的時候出于禮貌會在盤中留下少許,而西方人更喜歡吃掉所有的盤中食物,用來表達自己對食物的喜歡。當別人問道你是否在要寫吃的的時候,西方人會用到some而不是any,“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西方人更喜歡聽到對方肯定的回答。如果需要西方人會回答“Yes,please”,反之就是“No,thanks”。在中國這樣的情況,我們會客氣的拒絕,這是由于中西方兩種不同的風格所致。在牛津版的英語教材內容中,有很多日常用語差異的地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培養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敏感力,增強文化意識,讓學生深入了解和融入新的文化環境,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
其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深入學習西方文化知識。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中,西方傳統節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深入發掘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對學生進行西方傳統節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節日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加深對西方國家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在牛津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中,教材內容是圍繞西方節日展開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進行分類比較學習,把節日分為三類: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國際性的節日(元旦、勞動節、兒童節等),西方傳統節日(萬圣節、圣誕節、復活節等)。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節日的發音和名字。由于學生對于西方傳統節日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最初的認識上,而相關的節日文化和內涵學生還不夠了解,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播放西方人慶祝節日的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對話等形式去感受西方節日,了解西方節日的習俗風情。
最后,利用中西方文化差異性,滲透文化教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會有很多的成語、諺語和典故等,在西方國家也有許多的傳統文化詞語。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巧妙的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例如,“black tea”的真正含義是“紅茶”而不是表面意思的“黑茶”;“a white lie”是指小孩子的說的一些童言無忌的言語;“a black sheep”往往會理解為一只黑色的羊,如果在文章語句和語境中,就能明白,是“敗家子”的意思。在西方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忠誠的朋友,“dog”在英語中代表忠誠的伙伴,含有褒義色彩。中國傳統文化中,狗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有很大的貶義色彩。例如,在英語的學習中,西方人會常常以狗來比喻人,“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自己得意的一天)”等。在牛津版英語九年級上冊2單元講述是關于顏色的含義。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中西方國家在顏色認識的差異,在西方白色代表純潔和高貴,西方國家在婚禮上穿白色禮服。黑色代表莊重,西方國家在葬禮時穿黑色禮服來表示哀悼。在中國,穿白戴孝來表達對逝者的懷念。
三、結語
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文化的滲透,能夠開闊學生的事業,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去積極的探索未知的國外文化,享受探知過程中的樂趣,促進英語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高,了解西方文化內涵,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讓學生了解國外文化,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浦曉紅.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新課程(下), 2013,03:30-31.
[2]周倍蕾.淺談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校園英語,2016,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