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更加強調貫徹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然而,筆者通過觀摩高一英語課堂發現,盡管教師采用了任務型教學以及啟發式教學,學生仍然問而不答,啟而不發,整個課堂處于沉默狀態。因此筆者通過訪談記錄了導致學生陷入課堂沉默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回歸生態課堂,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沉默 原因 對策
一、引言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要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然而,做為一名實習生,筆者通過觀摩高一英語課堂發現,盡管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以及啟發式教學,當教師一拋出問題時,整個課堂立即陷入沉默狀態。國外課堂沉默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而國內關于課堂沉默研究見于王玉輝的《課堂教學中“沉默”的作用》。沉默狀態不利于學生整個思維的發展以及綜合英語能力的提升,更不符合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因此筆者希望探究出沉默現象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利于高中英語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筆者觀摩的課堂是小班教學,擁有20個學生,利用隨機訪談的形式對其中10位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整理訪談結果以及總結筆者的課堂觀摩,高中英語課堂沉默原因主要從學生,教師以及外部環境三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二、課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1.學生因素。(1)“謙虛心理”作用。筆者在課堂觀摩中發現一奇怪現象,當集體回答問題時,課堂里面是有聲的。當老師問道“Any volunteers?”,課堂立即陷入中國式沉默。通過課間訪談,中國式沉默源于高中學生的“謙虛心理”。小張說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況且槍打出頭鳥,我才不想在我們同學心目中留下愛出風頭,愛顯擺的印象。”小王說道“其實很多時候我知道答案,但是其他多數同學都沉默,我也就不好意思主動回答了,我寧愿老師點名我回答問題,這樣就避免了我一個人主動回答的尷尬。”總結歸納訪談結果可知,謙虛低調心理是造成高中英語課堂沉默的原因之一。(2)語言功底不深厚。課間訪談過程中,小李說道“集體回答問題時,我敢于表達觀點,敢于說話。但是單獨提問時,我習慣性選擇沉默。我不夠自信,我總覺得我語言功底不扎實。”這是一個共性問題,很多學生反應道:當老師拋出問題時,大致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作答,但是讓自己用語言表述的時候就比較困難了。
2.教師因素。教師提問的方式策略不夠完善且不能給出積極有效的反饋方式。多位學生提到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毫無梯度,毫無鋪墊,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況且,老師也并沒有給出適當的提示,以致于問題偏難,學生難以作答。課堂觀摩過程中,我發現該高一英語教師提出了某一問題以后,沒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就任意點名回答問題。被點的學生處于一臉茫然不知所措時,教師沒有給出任意的提示或者任何的反饋,而是直接再點其他的學生進行回答。這種提問策略本身就有待改進。
筆者在課堂觀摩中發現該高中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答案的反饋方式千篇一律,都是“Good,very good!”,而沒有給出實質性的評價。此外,訪談的10位學生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明確表示當他們回答問題錯誤時,老師會找其他同學代答,他們卻更希望老師能夠耐心一些,能夠啟發他們,鼓勵他們自己作答。
3.外部環境因素。中國高中英語課堂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是出于工具性動機。除此之外,英語在中國屬于一門外語,沒有充分的真實的外語環境可供英語交流,因此啞巴英語以及中國式沉默在高中英語課堂里面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三、高中英語課堂沉默的對策探究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提高其語言水平。高中英語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努力創設和諧舒適的教學環境,要用鼓勵的話語以及肯定的微笑去回應學生的答案。同時,教師教學要抓關鍵,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根本,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側重去提升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和表達能力。
2.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采取合理反饋方式。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應該要具有啟發性以及思考性,問題難度要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當教師拋出問題時,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同時,教師在設問的時候,應該努力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必修1 Unit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這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習者剛進入高一這個條件,設置問題“Can you talk about something about your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作為引入部分,以此達到激發學習者參與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去評價學生的答案,目視學生,認真傾聽,用微笑給予學生鼓勵,發掘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的閃光點,采用合理的反饋方式。
3.加強素質教育,營造英語氛圍。教師應該轉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素質教育。例如,高三上學期Unit 3:Life in the future.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之間用英語交流,說出自己對未來的暢想。或者教師采用提問的形式,讓學生用英語描繪出未來世界的樣子。通過這種形式,加強學生的思維以及表達能力,把學習者培養成為思考型人才。英語氛圍也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室里面粘貼英文的名人名言,以及勵志語錄,給班上營造一種英語的氛圍。
四、結語
目前,我國高中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的沉默現象不利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也與新課標提倡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符。因此,改變高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值得思考的重要課題。希望本文對于沉默現象的對策探究能給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高桂玲.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沉默現象及其對策[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2).
作者簡介:楊琴(1992-),女,漢族,四川人,碩士研究生,華中師范大學在讀,學科英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