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自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領域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果,市場經濟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建設與完善。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系中,針對用途、功能、內客、范圍等方面有著不同的法律規定,民商法和經濟法是市場經濟體系中比較重要的兩種法律。這兩種法律既存在差異又相互聯系,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將立足于市場條件,對民商法和經濟法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市場條件;民商法;經濟法;關系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為關鍵的工作就是完善經濟法律。在市場條件下,針對民商法與經濟法的應用,對特定區域內的經濟關系進行一系列的調試工作,民商法與經濟法既存在差異性,又存在緊密的聯系性,兩者之間相互協調、相互補充,共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一方面,民商法是經濟法實施的前提;另一方面,經濟法對民商法也有很大的調整作用,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一、民商法和經濟法
對民商法和經濟法的相關概念及理論的了解是研究市場條件下兩者關系的基礎工作,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l民商法。民商法就是民法和商法,民商法是關于個人財產和人身權的法律,人身權就是與個人相關的健康權、生命權、自由權等權益。總得來說民商法包括與經濟法、經融法有關的法律規定,但通常情況下所指的民商法是指與個人財產和人身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2經濟法。受歷史背景以及我國的國情影響,經濟法在我國成立相對較晚,發展也比較緩慢,在經濟法成立初期主要是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法概念實施立法工作,因此關于經濟法是否獨立一直存在爭論。從國家政府的層面上來看,經濟法的作用就是保障我國經濟市場的正常運行,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經濟法和民商法是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內外因
1民商法是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內因。民商法和經濟法是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內外因,民商法是內部因素,經濟法是外部因素。之所以說民商法是市場運行的內因,是因為它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商品關系調節工作的基礎性法律,民商法可以直接地將經濟關系表現出來或記載下來。在經濟市場的調節工作中,民商法通常被比喻成“無形之手”或“市場之手”,民商法是保障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根本原因。
2經濟法是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外因。經濟法有利于維護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秩序,營造相對平等、自由、公正的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在經濟市場的調節工作中,經濟法通常被稱為“有形之手”或“國家之手”,經濟法是保障我國經濟市場運行的必要條件,沒有經濟法就沒有經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事物的內外因是促進事物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內因是促進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必備因素,外因的作用在內因的基礎上才能得以發揮,內因在外因的保障中才能得到發展。對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調控工作必須要將經濟法和民商法結合在一起,既要發揮民商法的內部調節作用又要注重經濟法的外部控制作用。
三、在市場條件下民商法與經濟法相輔相成
1經濟法是控制民商法權利的限度。民商法所倡導的思想是平等自治、誠實守信,但是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民商法的缺陷顯露無疑。從根本原因上來看,這些問題都是由民商法的個體權利本位宗旨造成的,個體權利本位的宗旨往往會忽視掉社會整體的意志和利益,甚至還會導致私權泛濫的后果。經濟法所固有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私權泛濫現象,防止出現個體權利本位理念帶來的不良后果,有利于維護經濟市場的公平公正,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
2民商法對經濟法的控制作用。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對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無處不在,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為經濟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國家的宏觀調控還有可能造成經濟市場扭曲,市場主體權利損害的現象,從而造成市場民主秩序的紊亂,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民商法的基本原則和法律精神。在市場條件下,民商法對經濟法具有控制的作用,防止經濟法對市場造成損害。
在市場條件下,經濟法與民商法兩者缺一不可,經濟法是國家對經濟市場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保障,是控制民商法權利的限度,避免出現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民商法對經濟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止國家政府對我國市場的過度控制,防止出現侵害市場主體權利的行為。在市場條件下,民商法與經濟法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控制,共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維護市場的正常運行。
四、總結
民商法與經濟法都是時代發展、經濟發展的產物,兩者共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維護經濟市場的運行。盡管民商法和經濟法有很多的差異,但從市場條件來看,兩者的積極作用是相同的。經濟法可以使國家的調節作用最大化,實現國家經濟的高收益,民商法在保障個人利益的同時,還有利于維護社會及市場的公共利益,在市場條件下民商法與經濟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