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學生主要來自于本校和周邊小學,學生素質不一。我校中小學教師雖在一個校園,由于歷史和習慣的原因,中小學教師各自教學,基本互不交流。我校小學使用人教版PEP教材;初中使用人教版《新目標》教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由于中小學英語教學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升入七年級后,往往會遇到許多困難,產生各種不適應,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七年級就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八年級時就放棄了英語學習,兩極分化嚴重。中學教師難免會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小學英語教師又會責怪中學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提高我校的英語教學質量,在焦慮、埋怨中,我們尋找問題的所在,迫切想改變這種現狀。心動而后行動,當我們把這一想法在教研組進行討論時,小學英語教師積極響應。
二、研究目標與意義
小學和中學英語的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九年一貫”素質教育辦學模式下,根據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積極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主動性,通過對中小學英語銜接的研究,把小學英語的趣味性和中學英語的知識性融為一體,互相取長補短,讓學生能從小學英語的學習自然過渡延伸到初中英語的學習,探索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培育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保持英語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成效分析
1.主要成果。
(1)發現了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1)在小升初的過程中,學生結構的變化問題。我校學生主要來自于本校和附近的夏家小學及孫家小學。小學六年級時,生源穩定,學生兩級分化不很大,優秀生比例較高,在班上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班風、學風良好。我校位于城鄉結合部,在小升初的過程中,不少優秀生源進城讀書,而夏家小學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升入我校。學生結構的變化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問題。我們必須面對這個事實,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努力發現和培養新的領頭雁,讓他們成為學習的榜樣、老師的助手,推動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2)教材銜接問題,經過比對中小學英語教材內容發現: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有較大差距。在小學階段,學生對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不高,大多數學生更多地去關注數學、語文學科。3)教法銜接問題。通過觀摩課堂教學,我們發現小學的教學手段主要是說、唱、看圖、做游戲等。中學老師不太注意中小學教法、學法的銜接,學生容易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4)學習習慣的銜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小學生在學習習慣上的問題主要有:不預習、不復習課文、不記筆記、書寫不規范、作業粗心馬虎、拼寫錯誤多、不會背記單詞課文,英語字母與漢語拼音相互混淆,用漢語思維方式代替英語思維等等。
(2)對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和方法進行總結。1)對中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的銜接。結合我校九年一貫制的優勢,自課題研究開始,我校四名初中英語教師全部主動在小學擔任了教學任務,并按照計劃要求通讀了小學英語教材,以便掌握小學英語教學規律,明確小學英語與七年級英語的異同,找準銜接點,包括詞匯、語法項目和語言功能等。2)在中小學同時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我校各學科中一直是教師個人的行動和摸索,我校英語組自課題提出以后,結合了前期的準備和交流,在區教研室的指點和引導下,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是“任務型”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途徑,決定在我校中小學英語課堂全部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3)學生學習興趣的銜接。有了小學英語學習的積累,加之初一上學期學習任務相對輕松,初一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過渡時間。在初一教學的起始階段,采用豐富多樣的教法,寓教于樂。教師可繼續把小學英語學習中的唱歌、游戲、競賽等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使他們逐漸度過緩沖時期,以適應初一的教學。4)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銜接。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做的具體工作有:①初中英語教師應維護好學生在小學階段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喜歡做游戲;大聲朗讀等。②教師同時讓學生明白進入中學階段有哪些習慣和方法應隨學習的深入進一步發展。除了課堂上的指導,我們印發了學習材料,以便學生理解和運用。③為幫助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指導學生建立詞匯本,每學完一個單元及時對重點短語和句型進行整理,以便鞏固學習。④規范聽寫。要求學生及時背誦當天所學單詞,通過老師的長期督促,使背誦單詞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的主動行為;規范背誦。在每一單元中都挑選重點的篇目進行背誦檢查,通過長期的背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以上日常學習活動均納入學生個人和小組評價。
2.研究成效分析。
(1)教師層面。我校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意識得到了提高。通過近三年的教學研究,課題組教師加強了理論學習,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增強了銜接教學的觀念。
(2)學生層面。課題研究,受益最大的是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上均有收獲,課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四、問題與思考
1.學生良好學習方法、習慣的培養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每一屆的學生的特點又不同,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也要不斷適應這種變化。
2.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我校各年級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推行,顯現成效。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間應及時交流,相互鼓勵和支持,使這種學習模式有效的進行下去。考慮到學生的發展和變化,我們應結合學生實際,繼續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