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育雄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94-01
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教師充滿愛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生活在新世紀的學生,由于經濟日益發展,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教,又或是整天對孩子過分嚴格要求,缺少與孩子心靈的接觸等等。以致新世紀的兒童缺少心靈的守護者。他們需要一位關心、愛護、尊重、體諒他們的心靈守護者。所以,新時代的教師有一顆熾熱的愛心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時代兒童心的呼喚。那教育過程中如何對學生奉獻那無私的愛呢?
一、讓父母般的師愛成為鼓勵學生上進的風帆。
人都是有感情的,小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老是以教導者和監督者的身份居高臨下地指揮學生,而應該懂得要做學生的老師,得先做學生的朋友的道理。教師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應該是他們的朋友,在人格上與學生平等相待,以誠相見。這我是有很深的感受的。記得那一年,我任教五年級,班里有一個小張同學,他是一個私生子,一出生就沒有父親,也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嫁人了,留下他跟一個年邁的外婆過日子,失去母愛和沒有父愛的小張,默默地承受家庭的困厄和生活的折磨,逐漸養成了一種孤僻、自卑而倔強的性格,有一種“母親為何要生我”的哀怨。所以在學校學習也狀況百出,專出“難題”與老師對著干。自我從他外婆那了解到他的身世之后,在學習上我給他耐心輔導,嚴格要求;在生活上予以關心,無微不至,并啟迪他感悟外婆的養育之恩,諒解母親嫁人的苦衷和正視自己的身世。我的真情厚愛,深深地打動了他。從此,在我的鼓勵之下,他的性格漸漸開朗起來了,擺脫了“破罐子破摔”這種心理了,學習也專心了,不再與老師對著干,成績慢慢地進步了,最后還以不錯的成績升上了中學。因此,我覺得在新世紀中,教師對學生付出真情厚愛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感受到你的真情厚愛,往往比講大道理還來得好。有了你的愛,學生會揚起上進的風帆,向理想的目標進發。
二、讓師愛成為調節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學生是愛老師的,但是學生對老師往往敬而生畏,尤其是中下生,他們認為在老師面前表現盡量要乖,有了過錯千萬不要給老師發現,否則就大難臨頭了,所以更是對老師敬而遠之。這給中下生的轉化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障礙。然而,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愛?教師的愛應該表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身體的全面關心上,處處想學生之所想,幫學生之所難,做他們的貼心人。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才能搭起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使學生樂意接近教師,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這我也是有所體會的。有一年,我任教三年級,有一名雙差生生活習性差,不愿受紀律的約束,陋習成性,不接受老師的批評,又老是違反紀律。老師批評他,他就說:“我爸爸,媽媽都不管我,你管得著嗎?”他認為老師批評他是對他有偏見,有意為難他,所以和老師對著干。因此,同學們都不愛跟他在一起,老師們一提起他就皺起眉頭。鑒于這樣的情況,我開始掌握他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習慣,找出突破口,時時處處為他學習和生活著想,慢慢開導,用愛心去感化他,使他敵對意識慢慢消除。我還有意識地和他交朋友,激勵他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改正缺點。我真誠的關心、愛護和尊重,使他那顆冰涼而傷殘的心得到了撫慰和“醫治”。經過一段時間后,他改變了對老師的看法,消除了對老師的不滿心理。
三、讓學生感受到師愛是有原則的愛。
或許有人問,教師對學生那么多愛心,那不是不批評;不講原則了嗎?其實我們對學生有愛心,并不等于不講原則,姑息他們的缺點和錯誤。熱愛學生是教師從事職業所決定的,師生感情融洽。只是為了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易于接受,能把教師的表揚或批評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但在教育過程中,作為教師應時刻維持自己應有的教師形象,與學生交往時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過于親密,而且在處理事情時應講原則就不能放置過多愛心,否則會適得其反,導致教學工作難于展開。
教育家贊科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小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品質是愛兒童。”在教學實踐中,我常常感到愛心既是教師積極情感,又是一種不可估量的教育力量和教學手段。教師被人們美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就是說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更應該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是“父母”的仁愛之心,是無私奉獻精神的內核。具有這樣的心才無愧于學生那一句親切的呼喚——“老師”;才能無愧于家長的信任與為人師者的良心。讓我們每一位處于新世紀中的教師都真正地充滿奉獻精神,摒棄簡單與冷酷,以最大的熱情來履行我們的使命與天職,無怨無悔地愛我們的學生,讓學生擁有我們的無私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