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玲
【摘要】美術課堂教學是發展創造學生的思維能力,美術課對于學生實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路徑,在中學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在現實的美術課堂教育中,美術課堂教育在這些無可代替以及啟迪心智的作用下得不到該有的體現,但是系統的教學一直都流于形式。怎樣才能讓師生在美術課堂上經過教與學的日常活動讓人感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形成優良的教學效果,讓情境教學法可以在現實教學中能很好地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情境 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13-01
美術課是中學課堂上一本很基本的課程,主要是針對學生來進行審美教育,也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徑。美術課對于學生來實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路徑,在中學課堂教育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現實的美術教育中的種種原因,美術教育無可替代及啟迪心智的作用下得不到應有的體現,普通的教學一直流于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會原因。這主要表現在整個社會對美術及其教育的重視程度上。最近幾年,盡管美術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小學美術教育在廣大地區仍然處于一種副科之副科的地位,甚至是可有可無的狀態,并未實現其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二是學生的興趣。美術課對于中學生來講它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的,老師多在課堂中創設懸念,把學生引進一種新的思維境界,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探索熱情。興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多體諒學生的學習情況,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些對美術不敢興趣的學生常常會想:“我的職業理想反正也不在美術方面,那學不學都一樣”,所以老師要多點去關心和帶動學生,讓學生能提高對美術方面的興趣。
怎么樣才能讓老師和學生能在課堂上能通過教與學的活動能達到身體和精神思維的雙重喜悅,從而能達到優良的教學效果?筆者覺得在課堂教學的計劃和活動都應該實行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法是形容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能有目的性的引導植入一些創設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讓一些形象作為主體,具體生動的場景,作為指引學生去體驗的目的,然后去協助學生去理解題材,并且讓學生的心理得到更好的紓解。情境教學法的主要重心是想激勵學生的情感和學習動機。
1.導課環節策劃情境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等于成功了一半。”老師不能把導課當做是課堂講課前小插曲。導課藝術表現在教師對提題材內容的獨自見解、深入探討以及準確把握上,表現出了老師的人格魅力,自身素養和知識涵養等等、導課的策劃要適合教學的目的,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明確學習的方向和目的等等。
案例:筆者在《精細的描寫》一課中依據教材上和學生的特色實行了以下的導課設計。
老師面對學生進行提問:“我一進入課室,就注意到很多同學的桌子上都有一個很精致的文具盒,幾天前我的孩子也讓我買一個文具盒給他,經過百般挑選,最后她終于選了一個很特備的文具盒,大家好不好奇它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好奇!”
老師:“在來學校之前,我把文具盒遺漏在家里了,現在我給大家畫出來,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它的特性。”對于第一、二張,筆者畫出了文具盒的側面和頂面,學生說還是看不出顯著的特征,第三張,筆者畫出了他的四分之三角度都有些俯視的效果圖。“是一個小汽車造型的文具盒”,同學們異口同聲。
老師:“所以呢,簡單、精確的線條和適當的角度選擇是可以表達出一個物體的特征!”
2.情境教學法的創設
(1)視覺情感的創設
運用視覺上能體會到的直觀物體在美術課堂上創設情境這種手段的使用較為普遍,視覺上能感覺的實質也是很多的。例如DV作品,教材上的模板,老師的演示過程、石膏類模型等等。經過這些,同學們就可以把空洞的、不懂的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在課堂上,很多事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是通過圖形、圖畫就可以簡單明了表達出自己深刻的內涵。例如:作品分享會上,個別老師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幅畫:“在網絡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讓同學們能感受到作品想體現的方式,有趣幽默、簡單易懂,比較容易讓學生理解,在說《重重復復》的時候,讓同學們播放《大閱兵》與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些很有氣勢的節目,觀賞時,有些學生會站起來大喊歡呼,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視覺上巨大的沖擊,和心靈的感嘆。這樣的表現形象、觀點,比起老師的長篇論文式分析解答更為容易消化以及有效果。而老師的示范過程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會比其他的科目更多、更普通和更有成效,很多很難表達的內容,示范過后就能直觀解決。
(2)文學作品或語言創設詩意情境
教育技術課程的推進,讓老師們感受到:課堂上課程的進行,最好以學生的學為主要,鋪以老師的教和指導。而在美術課中創設情境的同時,要是以老師的語言講解,那將會是給學生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如果伴有非常精彩的語言或者文學作品表現,那么情境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會讓帶有引導作用的情感帶給學生,讓學生們如身臨其境,感受進一步強化,更利于發掘學生情感。其實,好的語言講解就是一片精彩的文學作品,與美術是想通的。筆者有一個上四年級的女兒,有一天放心回家后就要出門,說是老師讓她們尋找春天。結果一直溜達到了天黑回來。總結的內容并不算是精彩,但是數目很多。
(3)生活情境的表現
我們的生活多彩多姿,本身生活就是個靈活生動的課堂,想要在課堂中重現生活場景,又或者是把課堂內容移到現實中來實行,都會讓學生將美術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加強學生學習美術的激情,還能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上中小學的時候,為了上寫生課和欣賞課,老師很喜歡讓同學們到校園的花池中賞花,同學們都是懷著興奮的心情高高興興前去學習。在花池中聽老師講解花、葉、根、芯的構造,感受花的美。只要老師加與指導或者課堂點撥,學生們就很容易理解和完成課堂內容。藝術情境來源于生活,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和生活是沒有距離的,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和創造美。
以上導課的設計表現出以下的想法:
第一、讓學習生活中的文具袋作為啟發學生的內容,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導課的關心、自然,同時也默示了練習內容就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品,打消學生的畏懼心理。
第二、明確本節課的課堂教學重點,就是立體圖像的表達方法。
第三、慢慢過渡學習內容,為下面的教學傳授做好鋪墊。
美術教學中,很多時候由于學生的完成作業時間不能控制好,教師也會對于評價這個環節草草了事。而實際上,老師認真做好評價,對學生來說以后的探求新知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總之,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可謂是多種多樣,運用也要看情況而定,因人而異,因為教學內容而異。老師要努力把這種情境營造加入學習環境,改善同學們課堂的上課狀態,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和美育,引導學生把美術學習當做是一種喜好和興趣,學習更多知識,學會做到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1]淺談美術課堂教學藝術的運用方法[J]. 汪建國.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7)
[2]試論新課程下的農村中學美術課堂教學[J]. 曾藝玲.求知導刊.2015(07)
[3]基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示范的探究[J]. 徐雪莉.藝術科技.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