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楨瀚
【摘要】本科生基數大潛力足,是高等教育中的中堅力量,其學習質量亦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基于本科生學習的重要性,本文從聯通主義的角度,探索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優化本科生學習,并對網絡學習空間的發展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聯通主義 本科生 網絡學習空間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45-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質量,而學生的學習過程則是學習的最核心環節。大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學習,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科生的學習。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到來,信息社會資源的獲取方式愈發地多樣,本科生的學習已經不單停留在傳統的課堂聽課,更多地需要變革舊有的學習方式。針對本科生學習的重要性,探索利用聯通主義理論指導下的網絡學習空間優化本科生學習。
1.聯通主義學習理論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是數字時代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它適應了當前的學習需要和社會變化。網絡時代知識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各節點,知識所具備的連接點使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聯通、重組和再造。本科生的內在學習要求與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不謀而合,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本科生的高效學習帶來契機,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改變舊有的學習方式,帶來全方位的改變。
2.網絡學習空間的內涵
楊現民學者認為,廣義的網絡學習空間是指運行在任何平臺載體之上,支持在線教學活動開展的虛擬空間。狹義的網絡學習空間特指運行在專門的教育服務平臺之上,支持在線教學活動開展的虛擬空間。網絡學習空間的界定寬泛,可以認為,只要在具備網絡的環境下,學習者就可以通過計算機聯通網絡,進入已有的網絡學習空間,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交流,促進了本科生的專業知識學習。
3.本科生網絡學習空間的構建
3.1 自主性的本科生網絡學習空間
本科生的學習注重自主學習,已區別于中小學階段的灌輸式學習,學習更富自主性、主動性、探索性。聯通主義認為知識分為軟知識和硬知識兩種,現行的網絡學習空間資源如MOOC、微課屬于軟資源,需要通過評分篩選再推薦給本科生學習者,而經過專家認證和大眾認可的專業知識庫則是屬于硬資源可以直接推送給學習者。本科生在一個學習資源有所保障的網絡學習空間中可以獲取到的資源仍然是海量的,學習資源不僅不缺乏甚至有重復的現象。在這樣一個網絡學習空間中,本科生要注重學習的自主性,根據自身需要去選擇篩選資源、有目標地學習,高效利用學習資源。
3.2 一體化的本科生網絡學習空間
學校、家庭、社會、社區等都可以是學習的場所,本科生利用現有的網絡學習空間,可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同步學習,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學習需求。教師和管理人員都可以通過帳號登入網絡學習空間,師生交流,教師指導,形成學習共同體,構建跨越空間界限的一體化網絡學習空間。再者,國家與地方進一步深化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的部署,將網絡學習空間的定位進一步深化,建立長效的互聯互通機制,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云服務平臺的一體化,逐步形成大規模、富影響力、高質量的網絡學習資源和多元化的服務體系。
3.3 數據化的本科生網絡學習空間
從“數字化”走向“數據化”是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的重要方向,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腦認知等科學的發展,人類的學習也將進入一個智能的時代。網絡學習空間正處于一個創新融合的階段,網絡學習空間之上的服務平臺具有數據化的信息處理能力,本科生在網絡學習空間之上的學習需求、學習記錄都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智能輸出,給出診斷評估,在評價的基礎上為本科生制定學習規劃、診斷學習漏洞、推送本科生最想學、最合適的學習資源,促進本科生個性學習的發展,高效學習。藉此本科生還能夠利用學習空間動態對比自己的學習進展,便于學習擴展,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解決了本科生自主學習所存在的缺陷。
4.本科生網絡學習空間發展建議
網絡學習空間雖已開發了多個平臺,但是平臺使用率不高,受眾面小,應廣泛宣傳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使學生樂于去使用,教師承認度高,社會認同度佳。關于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標準也要盡快研制出爐,發布空間建設指南,通過課題立項、召開研討會、成果評獎等多種方式,激勵更多的研究者開展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系統研究,完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
密切關注本科生在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習狀態,及時評估其學習表現及結果,提供有效的學習幫助,完善網絡學習保障機制。缺乏一定的監督評價機制,易使學習陷入主動性不高,應付式地參與等現象,有悖于網絡學習平臺構建的初衷。基于此,對于本科生學習對象的研究亦不可掉以輕心,應與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美]弗蘭克·H·T·羅德斯.創造未來——美國大學的作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03-104.
[2]祝智庭.教育技術前瞻性研究報道[J].電化教育研究,201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