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中之重應屬作文教學了,從某種程度上講,習作水平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對學生的作文教學,我們更是要付出諸多努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生為本,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提高寫作;能力培養;淺談
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作文始終是塊難啃的骨頭,讓人霧里看花,一篇朦朧。作文是創造性作業,作文是衡量小學語文水平高低的一個主要標志。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較差,模仿性思維較強,現實中,學生作文水平普遍較低,學生怕作文,教師怕改作文的現象嚴重,如何克服學生的怕難情緒,提高寫作能力呢?
一、培養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向上意識,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1)對每一個學生的作文,盡量做到以表揚鼓勵為主,讓學生自覺克服畏難情緒,每一次評講作文,我除了讓大部分學生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受到老師夸獎,還經常朗讀,展出學生的優秀作文,注意觀察與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特別要著重表揚后進生寫得好的詞或句,讓后進生樹立信心。
(2)表揚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和主動態度,如帶病寫作文,主動幫助同學等,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3)對差生要具體幫助,盡量當面批改。教師要注意使自己的態度和言行都流露出“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趕上來”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十分信任。
例如,我班有一個不愛寫作的學生,他總是帶著馬虎應付的態度完成作文。在《我的奶奶》的作文中他這樣寫道:“奶奶今年60歲,中等身材,嘴角邊有一顆黑痔。她很勤勞。我愛奶奶。”我看到這樣短的作文,不但沒有責備他,而是在班上表揚他的作文有真實的一面,連臉上的痔都寫出來了。接著面對面啟發他怎樣把作文寫具體。在我的表揚及耐心引導下,他主動把作文重寫。重寫后他的作文是這樣寫的:“奶奶今年60歲,中等身材,銀白色的頭發卷得一浪一浪的,紅潤的臉上配上嘴角邊的黑痔,顯得更精神了。奶奶喜歡穿米黃色帶花的衣服,看起來得體大方……”通過重寫,這個學生的作文由原來的二十多字增加到二百多字,文章變得具體了。
二、指導學生寫自己的所見所聞
指導學生作文,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一般來說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寫自己身邊的事,自己所做、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顯得比較真實具體,能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我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寫如下方面的內容。
(1)做過什么,寫什么。學生寫自己做過的事易寫。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親自參加實踐,從中自覺地接受教育。學生只有參加實踐才能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或感受較深的事寫下來。如寫一件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學生便可以把自己最喜歡做的事的過程寫出來。
(2)看到了什么,寫什么。學生寫自己所看到的東西不會感到難。教師平時要做有心人,要引導學生關心集體,熱愛生活,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多看、多想、多分析。需要寫的時候手頭就有東西可寫。如要學生寫某一景物或某一現象,要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或參觀過程中指導﹑啟發思路,幫助構思。比如帶學生觀察了縣廣場后,有一學生是這樣寫的:“離我們學校不遠,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廣場,我為她的美麗感到自豪……廣場上有形狀各異的花壇,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花壇里種有許多種類不同的花兒,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蕉,它顯得潔雅大方,花壇旁邊綠草茵茵。踏上去軟綿綿的像綠絨地毯……廣場的中間有一座噴池,這座噴池分為三層,第一層是一個直徑大約兩米的大石球,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幾十噴管便一起向中央噴水,把五個石球洗得一塵不染……”學生能寫得形象具體,這都是他親自觀察的結果。
(3)聽到什么,寫什么。學生親耳聽到的人和事印象較深,也較容易寫。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與人交往中留意傾聽,把聽到的有趣的或有意義的人和事記敘下來,做生活的有心人。
(4)想到什么,寫什么。要學生寫自己心里想到的東西,也是較容易的。因為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不深,雖對生活有觀察,往往會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去思索問題。這樣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所分析﹑有所想,把想寫的東西寫下來,也就成了文章。或寫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決心,自己的回憶等。
三、讀寫結合,由仿到作
(1)充分發揮課文的范例作用。在教學中抓住課文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中適合他們的水平的寫作方法和觀察方法。可仿其結構寫法,也可仿其與自己生活實際相似的內容特色,還可仿其詞語句子的運用,仿寫的關鍵是一個“活”字,即要仿的“活”,不要原封不動,生搬硬套,或者改頭換面,張冠李戴。
(2)加強句子的訓練。一篇文章,簡單地說就是圍繞中心,按照一定的順序,組織起來的幾句、幾十句或幾百句成篇的話。因此,句子的基本功十分重要。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句子的訓練。我結合句子,聯系作文評講,經常對學生進行把每一句話說明白,做到準確地表達的訓練。
通過上述的訓練,就使學生提高了把每一句話說明白,寫清楚,并表達得準確的能力。
四、有效引導,反復評改
作文教學評價應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寫作素養的全面提高為根本目的,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關注寫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成功體驗。教師只有注重了評價的民主化與多元化才能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眼光、寬容的
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促進和諧氛圍的形成。俗話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沒有長期的摸索和研究,沒有堅定的信念和一如既往的付出,怎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我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斷的充實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創新思維,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從而適應新課改的浪潮,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作文中必須要注意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結,打消神秘感,要善于引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寫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