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青
摘要:反思性教學對于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對高中英語教師的要求也要提高到一定程度。教師應將反思性教學合理的應用到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中學生的反應,及時找出問題所在,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創新教學課堂,打造適應新時期課改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培養大量的社會所需人才。
關鍵詞:高中英語;反思性教學
現階段,反思性教學已經成為所有優秀教師必須追求的教學目標,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進行有目的教學反思,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認真聽取別人提出的意見,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反思性教學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可以改善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和目標,還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因此,高中英語課堂中應用反思性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英語應用越來越廣泛,就當前教學情況來看,英語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學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漢語教學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面臨各種各樣困難。
1. 反思性教學的必要性
通常情況下,教育思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方法、目的、手段和教學模式,進而影響教學質量高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思想,能夠促進教師深入反思教學實踐活動經驗,從而實現對其職業的再認識,這樣不但可以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先進教師團隊,還可以培養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從而為以后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目前,盡管推行了新課改,但是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仍存在很多突出性問題,原因在于傳統英語教學思想模式和方法根深蒂固,且偏向理論知識,大多數英語教學以考試為目的,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再加上新課改的全面普及,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基于以上情況,科學地將反思性教學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去,可以使英語教師很好地反思教學實踐,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做好高中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 反思性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2.1反思自身水平
教師自身水平對于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作為教師,應當擁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心態,一旦發現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必須時刻反思自身教學方式、方法等問題,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使教學效果得到保障。首先,教師每天可以對自身教學進行反思,將自己好的地方,課堂上出現問題,做好記錄,并進行總結和分析,做出合理的調整方案。其次,與其他教師多進行溝通,吸取經驗,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單詞“dinosaur”的時候,就可以把單詞化為一小段,進行講解,讀作di-no-saur”而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去死記硬背,進行分解點讀記憶,向漢語拼音一樣,不僅讓學生記住了發音,同時也記住拼寫。根據課堂效果,然后記錄下學生的反應,反思取得這樣效果原因和問題所在,找出解決辦法,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
2.2教材內容的反思
教材內容不新穎,是高中英語教學水平上不來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高中教材的內容比較老舊,不貼近生活,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每個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做好對英語教材內容上的反思,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教材內容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相關教學內容,將教材內容更加豐富,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適應教改時代要求。比如在講授“have ... to ...”與“must”兩個詞使用方法的區別,由于語法內容上是很難記的,并且也很枯燥,教材上內容又很老舊,與生活脫軌,學生學起來就會沒有興趣,在這種情形下,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反思,找到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網上下載一些貼近生活的動漫視頻,通過簡單對話方式幫助學生們加強記憶,并熟練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例如簡單并接近生活的句子: I dont have to stay at home,I must study hard because I want to go college.等。
2.3課堂效果反思
教師在良好的課堂準備和課堂教學之后,教師課后應對教學課堂的效果進行反思也是必要的,反思一下自己在教學方法與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的反應是否一致,是否與自己的理想效果有所差異等問題。例如,教師在課前準備關于“Sex education should take place at home”的演講,通過發現在演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就要在課后進行反思,這樣的安排對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作用,課堂實踐中學生們的反應,是否喜歡這樣的教學形式,下次要怎么更好的處理這樣的教學方式,然后寫在反思記錄本上,總結問題,為以后教學提供參考。
3. 結論
反思性教學對于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對高中英語教師的要求也要提高到一定程度。教師應將反思性教學合理的應用到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中學生的反應,及時找出問題所在,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創新教學課堂,打造適應新時期課改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培養大量的社會所需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