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朋 (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 210000)
黃維彥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10000)
室內植物景觀之淺析
楊 朋 (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 210000)
黃維彥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10000)
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當下,城市綠化用地和居住用地產生巨大矛盾,室外綠化景觀已滿足不了人們渴望自然的要求,室內植物景觀作為室內植物景觀是普通綠化形式的補充,是自然在室內空間的延伸,是拉近人與自然關系的橋梁,本文從室內植物景觀對室內環境的優點出發,針對目前室內植物景觀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建議,以探討室內植物景觀如何更好的服務于室內生態環境。
室內植物;景觀;室內空間
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人口膨脹城市飛速發展,城市綠化面積和居住面積發生嚴重沖突,普通民用住宅想擁有自己的庭院空間已經成為奢想,只能求助于公共綠化設施。今年來室內裝修污染引發的事件層出不窮,污染物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已不容小覷,輕者出現頭痛、濕疹等過敏現象,重者則嚴重出現人體血象變化甚至導致癌癥。世界衛生組織早在上世紀80年代把這些和建筑物室內污染有關的癥狀稱為“病態建筑綜合癥”,而室內綠化植物設計正是解決一系列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極佳的解決辦法。
室內植物景觀的構成是由室內植物、栽培器皿以及裝飾物,但室內植物景觀并不僅僅只包含造景部分,還應包含植物生長的完整生態系統,例如光照、溫度、濕度、通風、微生物等,正是這些設備保障了室內植物景觀的健康發展。室內植物是自然景觀在室內的延續,是拉近人們與自然的橋梁,是室內設計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室內植物從廣義上來說在室內的植物即為室內植物,狹義上室內植物是指能夠在室內環境下生長的植物,其中大部分是觀葉植物,另外也包括一些蕨類,多肉多漿植物和部分觀花植物。隨著花卉養殖技術和市場運輸能力的提高,越來越豐富的植物資源進入千家萬戶,以微景觀、植物綠墻和組合盆栽為熱點的室內植物景觀不僅美化人們的室內環境,更拉近人與自然的關系,但是室內植物本身特點加上很多室內生長環境的不足,導致室內植物存活率低,室內植物景觀無法長期維持正常狀態。
人們長時間處于樹林或植物園中可以消除視覺疲勞令眼睛更明亮,這一切得益于大部分綠色植物可以吸收損害眼睛的紫外線。現代室內空間充滿呆板僵硬的直線,而室內植物景觀除了色彩豐富,還有形狀各異的外形,可以打破室內空間直線增加變化。國外研究學者發現,能令長期注視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低頭族”緩解眼部疲勞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經常注視綠色植物。人類栽培植物擁有悠久的歷史,西方國家傳統文化中的“花語”,我國傳統文化中對于植物人格化、品格化的描寫,都讓植物包涵了豐富的文化含義。這些含義包含了美好的愿望也一定程度上舒緩了人們的心理,減輕緊張急躁等不良的心理,同時愉悅心情增加活力。根據有關學者做過的研究和統計表明,鄉村居民患有精神衰弱等精神性疾病的幾率遠遠低于城市居民。研究表明,觀賞植物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更有利于恢復健康。
相關實驗表明,室內噪音的能量被植物有效消耗然后被阻隔和吸收。室內常見的觀葉植物葉片是不規則方向生長的,從而發散了某方向傳來的噪音。室外景觀的研究表明,同一街道上的噪音在經過綠化之后,比沒有綠化之前降低了8到10個分貝。這些都是因為各種噪音已經被景觀植物發散的葉片在多長反射中消耗了能量,從而減弱消除了噪音。空氣中的懸浮顆粒也可以被植物葉片有效的附著從而達到滯塵的效果。一些植物的葉片長有絨毛、纖毛,正是這些纖毛把空氣中的煙塵和粉塵有效的吸附在植物葉片上。進而凈化了空氣,保證人們的呼吸健康。在科學布置室內植物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減少20%~70%的空氣粉塵。
在室內有陽光的環境下,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清除人們呼吸的廢氣同時釋放出氧氣,因此植物具有“天然制氧機”的美譽。室內景觀植物除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外,還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氣體。因此,室內植物又是天然的空氣凈化器。研究表明,在每10平方的空間中放置一顆室內景觀植物,可以減少87%的有毒物質。適合吸收有毒物質的室內植物不僅僅有自己獨特的空氣過濾能力而且可以在微弱的太陽光線下也可以發生光合反應,這些有毒的空氣污染物被植物的細微孔道吸收,通過依靠植物根部共生的微生物進行分解,植物的根部再吸收被分解后的污染物。常見的月季、蘆薈、萬年青等植物可以吸收室內中的氟化氫、硫化氫、苯和三氯乙烯等;天竺葵、天門冬、百合等品種的植物除了吸收有害氣體和人們呼出的廢氣外,還能揮發出芳香氣味的精油,凈化空氣、殺滅有害細菌,令生活環境更加清新健康。
綜合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室內景觀植物給人類以及室內環境帶來了如此多的益處,無論是公共空間還是住宅空間,大家都愿意利用室內景觀植物裝飾空間凈化空氣,但是目前室內景觀植物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其中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人們布置室內植物景觀更多的是在整體的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已經完成后的室內陳設環節出現的,室內設計師在做室內植物景觀設計特別是公共空間的室內植物景觀設計時候,會在建筑結構,采光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無法做到對室內植物景觀的系統性設計。另外,室內設計師會把精力集中在室內植物景觀的藝術造型方面,更多的去表現植物的藝術形態,而且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植物景觀,把植物景觀和仿真植物一樣對待,要求其在最初養護階段便是最美的狀態,并希望植物景觀一成不變。室內植物景觀無法像其他陳設品一樣在前期不做任何養護系統的情況下去美化空間,形成大規模的回報效應。前期沒有考慮帶來的后果便是植物景觀無法正常生長,輕者整體景觀效果打折,嚴重情況植物會大批量死亡,滋生霉菌,污染室內空氣,影響人們身體健康。
第二,在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專業均有專門的設計施工人員,而室內植物景觀設計是一個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專業,作為室內裝飾裝修的整體項目中的分項進行實施時缺少專門施工人員,即使室內設計師在設計階段做到盡善盡美,但沒有專業的施工隊伍配合,難以達到預期的景觀藝術效果。因為現階段社會對室內植物景觀工作并不重視,市場上也沒有孕育出專業的工程隊伍,很多項目被室內裝飾裝飾的施工隊伍完成室內植物景觀的施工作業。
第三,整個室內植物景觀項目最為重要的便是后期的養護工作,現階段市場上室內植物景觀主要由綠植租賃擺放公司養護管理,大部分植物被當做“活性炭”,在室內光照低下,空氣流通不暢的環境下養護。綠植處于無人照料階段,管理水平低下,難以保障植物景觀能按照原有設計意圖進行養護。植物后期養護因為植物品種不同,習性不同,養護的方法可能天壤之別,室內環境中光照、溫度、濕度等更因為空間環境不同而千差萬別現階段養護根本達不到上述要求。
第一,室內植物景觀是室內生態環境的一環,并不是的等同于藝術陳設的裝飾品,在設計室內植物景觀的時候應該從室內整體環境出發,不僅僅從植物景觀的藝術造型出發,也要考慮后期維護植物景觀的設備系統,例如噴淋、燈光、通風等系統。關于室內植物景觀的設備系統,筆者認為應該向“雨林缸”學習,雨林缸是熱帶雨林植物為主角,配合枯木、景石等營造雨林景觀,雨林缸完整的生態系統包含了控制人工照明、溫度濕度、通風等設備,雨林缸景觀維持健康生長,正是依靠了這些設備。另外,室內植物景觀植物種類較為單一,近來興起的蔬菜工廠、菌類景觀也可以考慮引入室內植物景觀設計中。例如K11購物中心運用垂直綠化,城市農場,屋頂花園為特色吸引顧客,把時尚藝術與自然環保結合在一起。
第二,室內植物景觀的后期維護方面因為各種因素的原因非常復雜,從季節性來說,夏季因為高溫高濕,為了避免植物發生腐爛要減少噴水的次數;冬季,一些植物會休眠,也應減少澆水量。還有在一些特別地區黃梅天氣的時候,應增強通風殺菌。如果選擇一些速生類、藤蔓類的植物,也要增加修剪的頻率。簡單的說應該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室內植物景觀行業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例如針對設備可以規范燈光系統的參數規格,噴淋的覆蓋面積等,才能更好的規范市場維持良性發展。
室內植物景觀在處于探索階段,作為一種綠化形式,是自然在室內空間的延伸。未來植物景觀肯定不僅僅是把植物作為室內陳設裝飾,也不僅僅是室外植物景觀的平移,而是室內生態系統的一環,令人類的生活工作環境更加健康環保。相信在人們的努力下,植物景觀會在各種室內空間大放異彩。
孫小嬌.南京公共對外交通空間室內植物景觀設計現狀的調研與分析[D].南京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