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嫻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430000)
對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的相關分析
徐 嫻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430000)
微時代背景下,影視藝術表現呈現出新的形態,如微電影,從其傳播與表達方式上均可滿足大眾化、娛樂化需求。而微電影之所以得到大眾的青睞與認可,很大程度與其創造編導理念、方法有關,能夠立足于不同切入視角,滿足大眾心理。本次研究將對微電影與劇本創作做簡單介紹,分析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選擇的策略。
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選擇策略
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互聯網使用情況看,近年來網絡娛樂類節目如網絡文學、網絡游戲與網絡游戲用戶使用率均有一定的下降趨勢,而網絡視頻使用率卻呈逐漸上升趨勢。特別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視頻展現出新的文化形態,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短片出現后,微電影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興起,以其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大眾。而如何保證微電影適應這種井噴式發展需求,關鍵在于抓住劇本創作源頭,提高微劇本質量。因此,本文從切入視角出發,對微電影劇本創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微電影,從百度百科對其定義可發現,主要指由新媒體平臺播放、適合于短時休閑、移動狀態下觀看的視頻短劇。從這種短劇風格看,有多種表現,既可單獨成篇,同時也能以系列劇呈現,涉及的風格類型較多,如商業定制、公益教育、時尚潮流、幽默搞怪以及青年勵志等。這種電影藝術形態與電影有一定的傳承關系,但有自身獨特的內涵,如曲高和寡、節奏較慢、注重互動體驗,融入廣告植入功能等,加之微電影制作周期短、投資少且進入門檻低,使創作中普通受眾也可參與其中。正因如此,微電影成為新媒體時代下大眾喜愛的網絡視頻形式。
正如悉德·菲爾德觀念,“一部好的劇本可能被拍出一部糟糕的電影,但一部糟糕的作品絕不能拍出一部好的電影?!逼浞从吵鲇耙暰返拇蛟礻P鍵在于劇本質量,對于微電影劇本亦是如此。從微電影劇本創作進程與變化看,最初有微電影雛形的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盡管其無法真正叫做微電影,但自此之后許多草根創作者的熱情被激發。隨后,自《老男孩》走紅后,使該類型視頻短劇再次掀起高潮,除“青春系列”電影外,有其他類型微電影出現,如《66號公路》、《一觸即發》等,均為商業植入性微電影。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種類型微電影,均需有相應的劇本,盡管目前微電影劇本創作較為活躍,仍面臨一定的瓶頸問題,如作品良莠不齊、缺乏理論與實踐指導等。
從目前大多微電影劇本創作情況看,由于創作出發點不同,所以在創作類型上也有一定差異,而如何保證不同類型劇本創作質量,關鍵在于做好切入視角的選擇,如直接由主題出發創作,或利用人物描寫突出作品內容,或以故事情節博取受眾眼球。具體剖析切入視角合理選擇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傳統電影均強調采用劇情模式,逐漸將主題表達出來,影片結尾升華。比較之下,微電影選擇主題切入時,注重主題的隱含,受眾在欣賞簡短的故事內容后,自然會對主題思想領悟,這種方式下使主題寓意更有深意。以《66號公路》為例,女主角莫文蔚在66號公路行駛中,一路高歌猛進,所營造的是一種無聲風景畫面,而最后直接以主題臺詞“做最好的自己”切入,所突出的主題為凱迪萊克品牌車走向成功。這種主題切入方式下,所帶來的廣告效應極為明顯,當前較多微電影劇本創作中常用這種主題予寓意表達方法。
微電影劇本創作中,也可從故事情節方面切入,與傳統電影劇本創作中的“鳳頭、豬肚、豹尾”結構不同,微電影劇本創作中強調“弱兩邊、強中間”,其中弱兩邊主要指開始時主要做要素的交代,而在結束時做到果斷收尾,對于強中間,則指劇作中部需設置主要矛盾沖突與情節,加大張力。這樣在故事情節切入下,更有助于微劇感染力、沖擊力的增強。
傳統電影放映中,大多觀眾往往在影片開頭或中間便對劇本內容了然于胸,或表現為對其他電影,均可通過類似的劇情結構,預見作品內容,導致作品對受眾的吸引力下降,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大多劇本創作在切入視角上基本相同。而從微電影劇本創作看,切入視角既可選擇矛盾沖突的情節,也可選擇具體刻畫人物形象,傾向于懸念的設計,既解決受眾對劇情結構雷同的厭惡問題,也利用懸念的設計強化微電影的活力。因此,微電影劇本創作中,切入視角的合理選擇對強化劇本懸念效果可發揮重要作用。
廣告植入是當前微電影劇本創作中常見的方式,切入視角便為商業廣告,這種切入方式下對提高產品效能最大化、產品宣傳典型化可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于品牌效應的實現。仍選擇《66號公路》為例,其便將凱迪萊克的廣告植入,通過微型視頻故事,獲取廣告效益。從目前許多新媒體網絡平臺中的廣告均可發現,均利用短片視頻切入廣告,其可能成為未來商業廣告運營的重要方向。
由主題出發,直接進入微電影內容,是微電影劇本創作的常見方式,但如何使微電影劇本創作主題切入合理,應注意在創作中合理選擇主題。具體實踐策略:第一,以故事反應大環境,凸顯主題寓意。以微電影《回家》、《小小孵蛋》等為例,其主題切入并未通過復雜的故事情節或矛盾沖突實現,而直接以生動的生活情趣展現主題內容,通過“以小示大”,展現主題。第二,以戲劇化處理形式切入主題。選擇《馬格回家》為例,作品切入點置于一味北漂女孩,在返回家鄉生活中所遇障礙,將人生選擇的無奈、生活的艱辛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第三,以“捅破窗戶紙”強化主題寓意。劇本創作切入視角選擇中,可取解惑意義較大的事件,通過解讀與揭示提升作品價值。
微電影劇本創作中選擇人物塑造為切入視角,一般要劇情變化下人物心理與行為均可適應。具體創作中,應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第一,劇本人物設定控制。作品中主要人物一般為一個或兩個,輔助人物也需根據情節設定,原因在于微電影時間短、內容緊湊,過多的人物設定可能導致劇本內容過于復雜。第二,人物塑造中動作、語言的控制。劇本中過多的人物語言可能導致劇情過于繁瑣,使作品節奏放慢,主題表達也因此受到影響,而畫面語言恰好可彌補這一不足,直接通過畫幅便可將場景、人物關系與事件呈現出來,所以劇本創作中應注重在人物語言上控制,強化動作表達。第三,人物正面描寫為主,側面描寫淡化。由于人物塑造切入下,要求在短時間內實現人物定位、背景交代、情感刻畫等,若過多的進行側面表現,可能影響主題的表達,所以劇本創作應注重人物的正面描寫。
選擇故事情節切入,主要強調利用一串情節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具體創作中,應明確故事情節與主題、人物、支線等方面的關系。如與主題關系方面,故事情節切入后需做到高度濃縮情節、加快節奏、流暢自然,而非利用裁剪方式保證微電影時間控制的合理性。以《小小孵蛋》為例,從孵蛋愿望、呵護、碎蛋各情節看,一氣呵成,所表達的主題寓意極為明了。再如情節與人物關系,微電影劇本創作中應考慮先安排情節,然后在情節內安排人物,以《憫農》微電影為例,情節的設定主要圍繞李紳的家庭開展,將幾個經典的人物其中引入,展現出“粒粒皆辛苦”的主題。除此之外,微電影劇本創作中,應注重在情節運行節奏上合理把握,盡可能做到主線清晰、副線緊隨,切忌出現情節脫離情況,這樣才可保證故事情節的感染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反映出不同視角下所觀賞的物體會有一定的差異,微電影劇本創作亦是如此,需結合微電影創作目的選擇不同視角。實際創作中,應正確認識微電影劇本創作的內涵與重要性,注意在基于主題、故事情節、人物塑造等不同切入視角下采取相應的創作策略,確保切入的視角能夠將作品的主題展現出來,提高作品的價值,吸引更多觀眾。
[1]汪濤,方玲梅.對“微”傳播時代部隊微電影劇本創作的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1):167-168.
[2]李征.微電影劇本創作中的懸念設置——以微電影《宵禁》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6,(15):113+125.
[3]尹露.試論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重要性[J].戲劇叢刊,2014,(06):82.
[4]程茜.微電影劇本創作切入視角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5,(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