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試論農村電商企業儲運業務管理
王鑫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針對農村電商企業的發展現狀,尤其是其儲運業務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找出適合農村電商企業發展的對策,從而構建出農村電商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儲運業務管理模式,提出科學的資源優化配置方案,使得農村電商企業的儲運水平得到提高。
農村 電商 儲運業務
電子商務是拓展商品市場、創新經營模式的有效手段。在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電商物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城鎮電商物流業已取得了驚人的成效,但農村電商物流業剛剛起步,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據CNNIC調查顯示:2012年農村網民數量達到1.56億人,占比27.6%;2013年農村網民數量達到1.65億人,占比27.9%;2014年農村網民數量達到1.78億人,占比27.5%;2015年農村網民數量達到1.95億人,占比28.4%;2016年農村網民數量達到2.01億人,占比27.4%。每個網民都有可能成為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消費者,所以城鄉網民的增加意味著電商市場需求的增加,開拓農村電商物流市場,必然是市場競爭的下一個焦點和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在農村地區,農村電商物流的建設必須高規格、高起點,不能簡單沿襲傳統的模式,才能降低發生在農村區域內的物流成本,提高終端配送、倉儲保管和初始端攬貨的效率。因此,加強農村電商物流儲運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受限于我國農村人口分布較散、地域較廣、交通環境落后、信息化體系還不夠完善等條件的限制,我國農村電商商品配送服務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電商企業還比較稀缺
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小電商企業比較多,企業的規模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服務范圍是有限的。大部分的電商企業都是服務到市一級城市,而比較有實力的一些電商企業服務范圍還是比較廣,基本上可以達到縣一級地區,還未延伸到廣闊的農村,也有的在農村的鎮上設立了服務站。但總體上說來,電商企業對農村還比較稀缺,收貨實效差,收款時間延緩,賣家資金周轉緩慢,真正意義上電商企業的觸角還沒有足夠長到可以涉及到農村。
(二)運輸環境差,商品配送網絡體系不健全
交通運輸環境的落后是造成農村電商物流業輸送網絡不健全、步完善的主要方面。道路崎嶇,路程遙遠,運輸量又不是很大,在一些偏遠地區的物流成本較高,有的甚至超過貨物本生的成本,消費者會產生退縮情緒,商家也不愿意供貨,尤其是對貨到付款的,消費者拒收現象嚴重。同時配送體系沒建立,多家電商企業在一個地區交叉送貨,而送貨量都不大,造成運輸資源嚴重浪費,彼此削弱電商企業的經營效益。
(三)倉儲信息化的技術設備、人力資源匱乏
由于農村電商企業的配送主要是在農村范圍內進行農村日用消費品、農用生產資料的配送和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集貨等方面的物流配送活動,所以農村電商企業的物流配送需求就相對分散、受淡旺季影響就相對嚴重。這必然導致倉儲信息化的技術設備與配送需求的匹配度相差較大。而這個問題最終形成的根源在于信息化手段不足以真正的達到其業務需要。目前在農村電商企業信息化發展中,雖然開始引用了現代物流信息技術,但所取得的成效卻非常有限。例如GPS、GIS、RFID等服務技術在城市電商企業的應用僅為12.5%,在農村電商企業的應用基本為零。企業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據說我國農村電商企業在信息技術總體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例不足0.2%,與國外電商巨頭的2%相比相差甚遠。基礎技術服務應用比例少,整個倉儲信息化整合就相對困難。倉儲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有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改革開放的深化,大量的有文化、懂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都已“進城”,在廣闊的農村,可用于儲運信息化建設的人才屈指可數。
(四)網絡體系有待建設和完善
“村村通”工程的建設,除偏遠地區外,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我國農村的“村村通”,但是還有一部分的農村道路沒有互通,尤其是不同行政所屬村之間。就農村這個情況,還有待加強農村對道路網的建設。此外,農村道路雖折有的已經實現了互通,但年久失修,道路毀損程度嚴重。
在農村互聯網覆蓋的范圍有限。移動、聯通、電信等基礎設施還不太完善。一些地方的用電都不能得到保障,網絡信號差,網速較慢,收費又往往超過老百姓的心里價位。
農村這雙網工程的建設程度,嚴重影響或制約著農村電商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也成了桎梏。
(五)儲運信息化服務平臺缺失
在整個農村電商企業中,公共儲運信息化服務平臺缺失。從總體上來看,農村電商企業的信息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地域分散,這就決定了信息的分散性較強;其次一些中小電商企業儲運渠道信息化建設步完善,數據獨立、資源獨享,完全不能達到信息的有效交換與互通;再次是規模較大一點的電商企業,沒有龍頭效應;最后是要實現儲運信息化,能否真正地提高公眾服務作用。
(一)利用鄉鎮客運班車隨車配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交通運輸條件也有了大的改進,促進了農村電商業的發展。在鄉鎮客運班車中開展隨車配送工作,建立小件快速配運體系,不僅能解決電商企業的儲運問題,而且還能解決部分鄉鎮客運業主的經濟問題。能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在節假日為鄉下的老人購買的禮物,通過當天發往該地的班車進行配送當天就能抵達,而收貨人也較為熟悉客運班車的運行軌跡,對電商企業的自主配送流程往往不夠了解。
農村客戶通過電商平臺購物后,電商企業可與鄉鎮客運班車業主等各方利益主體協商,通過發往當地的班車進行配送作業。這不僅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為電商企業的配送作業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利用小賣部、便利店設置自提點
分布在各鄉鎮集市上的都有許多鄉村客戶熟悉的小賣部或小超市,分布在各村社聚居點上的還有一些熟悉便利店,他們都是最有效的倉儲場所。將商品送到老百姓身邊,將小賣部、便利店變成倉儲場所,不僅可以調動鄉鎮村民的購買力,也為商家帶來了人氣和財氣,而且老百姓自行選擇自提點,盡可能的方便了大家。既減少了許多商品流通成本,又解決了百姓“買難”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百姓“賣難”的問題。
(三)加快發展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
不僅要盡快完善農村地區的交通網,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打通不同行政所屬的村與村之間,社與社之間的交通網絡,為電商企業的發展做好鋪墊;而且應提高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率,加快農村和外界的信息共享速度,提速信息的傳遞頻率,適當時候可以考慮降低農村地區的網費或手機流量包的費用;政府還應采用財政支出和融資方式提供農村電商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的資金支持,實現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傳輸、存儲、共享等功能的電商平臺,國家宏觀上指導、財政上支持,盡快實現“互聯網+農村”、“互聯網+農業”等新的格局。
(四)利用與引進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經濟的轉型升級,郵政業已由原有的業務逐步轉變成為農村電商企業主體,網點延伸到廣闊的農村是他的最大優勢。利用好郵政的延伸深入的特征,改進他的時間實效、收貨實效,提高貨物的質量保證,便能實現郵政業的真正轉型升級。
在利用好郵政業資源的同時,還應適時引進其他電商企業和電商專業人才。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有人才才會有潛力。才會出現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才會把社會有限資源用到社會最需要它的地方,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共創農村電商的輝煌。
(五)統籌規劃,加強區域聯動融合
為了避免各地政府和企業盲目發展與重復建設,必須統籌規劃,按比較優勢原則,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促進農村電商企業與經濟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應在深入社會實際調究的基礎上,結合農村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制定指針對性強、向明確的發展措施;同時,打破區域分割,加強跨行政所屬不同區域之間的聯動融合。在聯動融合的過程中,重點處理因區域、城鄉差異所造成的公共服務不均衡、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縮小城鄉差異及各地域發展不平衡差異。
發展、開拓農村電商企業儲運業務的發展,是大數據時代下電子商務業發展的必然,應因勢利導,克服農村電商業發展中儲運的不利因素,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有效推進現代電商企業的發展與建設。
[1]祝紅軍,邱忠權.電子商務環境下四川農村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J].物流技術,2015(34).
[2]王甜.智慧鄉村的規劃構想[J].小城鎮建設,2014(10).
[3]張衛.京東下鄉進村加速渠道下沉[J].中國食品,2015(01).
[4]劉廣東,陳祖勤.農村物流配送優化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
[5]滕光富.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16(6).
王鑫(1972.11-),男,四川南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企業管理。
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項目(編號:NC16B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