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山東省青島市第一中學
針對我國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的認知
陳卓 山東省青島市第一中學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截止目前我國的普通高中教育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但要想使普通高中教育繼續健康迅速地發展,就必須針對目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中突顯出來的教育資源短缺問題采取有效而具體的解決辦法和應對方案。
普通高中 教育發展 教育資源
目前,因就學高峰受到適齡就學人口數量的波動影響,我國各地普通高中所承受的就學壓力正在逐年加大,所以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不僅對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有著直接影響,而且對我國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發展也有一定幫助。鑒于此,筆者嘗試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目前的發展狀況、資源短缺現象以及該采取的解決辦法和應對方案等作出分析與探討。
普通高中教育銜接著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大力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對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普遍提高公民素養以及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就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發展普通高中教育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首先,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人口波動的現狀所決定的,是大勢所趨;其次,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最后,有利于將人口負擔轉變成人口財富,為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夯實基礎。
我國的普通高中教育已碩果累累,自1996年以來,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都翻倍增長,年平均增長率約在12%左右。成果的取得,首先得益于政府對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斷增大。數據顯示,在1978到1998這20年間,我國的財政支出增長了8.5倍,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增長了19.6倍,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從6.8%提高到14.53%,提高了8.27個百分點。其次,近些年來各級政府還積極探索吸引社會廣泛參與、擴展教育資源的新路徑,尤其鼓勵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私人舉辦高中教育,走出了一條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辦學的新路子,在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各地還積極推進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教育內容改革,推行以研究性學習為特征的教學方法改革,使高中教育的教學質量有了穩步提高。
雖然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獲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從長遠看,當前的普通高中教育還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教育資源短缺顯得尤為突出。
2000年底,我國按期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性任務,從2002年開始,我國的初中畢業生已經開始超過2000萬人,并且按照估算還將以每年500到600萬人左右的漲幅增加,尤其嚴峻的是,初中畢業生人口基數大,全國沒有升學而選擇就業的初中畢業生每年將保持在約500到1000萬人,除此以外每年還有1000萬左右的勞動力人口由農村轉向城鎮的二、三產業,減去這些數字,未來每年也將還有至少2000萬左右的人數需要接受普通高中階段的教育,各類高中在校生將呈數倍增長趨勢,普通高中教育的資源與其可容納能力之間的矛盾將日益突顯,教育資源短缺現象也將更加嚴重。
更為嚴峻的是,僅從現狀看,我國高中教育資源的不足已為我國的整個教育體系帶來了結構性的不平衡,伴隨著高中入學人口的持續增加,此狀態將變得更加頑固不化。即使普通高中教育已經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但高中教育階段的入學率僅占57.4%,比起小學99.1%的入學率以及初中88.7%的入學率來說差之甚遠,同時也無法適應高等教育持續擴招的現實需求。這也意味著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呈現出兩頭高、中間低的格局,如果普通高中教育不能對其規模進行擴張,那么不僅會拖教育協調性發展的后腿,還可能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另外,我國高中教育的發展是依靠擴充內涵而非擴大外延實現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高中學校的數量增長僅占6.5%,但在校學生人數卻比以往多出一倍,師生比例也約近1:16.7,兩者近乎極限,要想再進一步去發掘其內涵是非常艱難的。再者,我國目前不僅普通高中的絕對數量匱乏,而且教育質量能保證高水平的學校數量也僅能達到我國普通高中總數的1/3左右,這種狀況使得高中教育階段擇校現象愈演愈烈,對教育的公平性原則帶來沖擊,而這之后則可能導致“馬太效應”在高中學校里產生,使得學生被攀比、賄賂、走后門等不良社會風氣所侵蝕。
大力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擴展教育規模,優化教育質量,是我國目前所面對的一個時代課題,這就需要我們給普通高中教育以精準的定位,以此為基石,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大發展。
(一)拓寬辦學渠道,膨脹發展高中教育
內涵挖掘已臻極限的情況下,今后要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必須拓寬辦學渠道,靠膨脹外延來促成教育規模的擴張。其前提是必須保證教育質量,其關鍵是要高起點、高規格。從目前來看,要擴張高中教育的規模,可以走一條“內擴、外聯、新建、改造、聯辦”的路子。
(二)加快師資建設,打造優質高中教育
在今后高中教育的建設與發展中,教師隊伍建設是重點和關鍵。這是因為,目前高中教育資源固然短缺,但更短缺的是優質教育資源。而優質教育資源往往是長期形成的,并且是多種因素促成的,如豐富的辦學經驗、專業的領導班子、優越的辦學條件、優良的教學設備等,但最關鍵的是要有一支搭配合理、素質良好的教師隊伍。
[1]石中英.關于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性質的再認識[J]. 教育研究,2014,(10):18-25.
[2]程斯輝,汪睿.論高中教育的復雜性及其對高中教育改革的要求[J].教育學報,2011,(02):74-79.
[3]宋兵波.我國高中教育改革價值取向:綜合化全人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1,(04):13-16.
[4]劉萬海.我國高中教育改革:歷史經驗與未來選擇[J].全球教育展望,2014,(03):13-21
[5]廣少奎.論我國高中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1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