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娣
摘 要:荷蘭是一個盛產傳奇畫家的國家,倫勃朗、凡高都是荷蘭畫壇響當當的人物,維米爾雖然在作品數量上比較少,但在藝術成就上絕對可以和前面兩位相提并論,是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典范之一,他的作品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這種特色的形成與自身的成長和生長的環境密不可分。
關鍵詞:17世紀;維米爾;荷蘭社會環境;藝術風格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071-02
維米爾,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繪畫典范之一,后人對他的研究尤其是個人經歷的考證比較少,因為他留下的資料很少,沒有信件、沒有日記、沒有草稿和素描,甚至正面的自畫像都沒有一幅,只有在他的代表作品畫室中,能看見自己的背影。因此,維米爾的名字到底是約翰、楊還是約翰內斯都沒能有準確的定論。畫作也少的可憐,和他齊名的倫勃朗一生有六百多幅油畫、兩千多幅素描和三百多張版畫,其中的一百多幅自畫像就好比自己的傳記;凡高則在他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畫了近兩千幅作品;而維米爾只有三十五幅作品,雖然數量少,但可以算得上是張張精品。那么造就了維米爾如此傳奇的成就是怎樣的際遇呢?
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維米爾出生于荷蘭的小城德爾福特,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港口城市,早在中世紀,德爾福特就已經詩歌十分繁榮的城市,它以仿制中國的青花瓷器為名,還有著十分發達的紡織業和釀酒業,但最為歐洲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德爾福特的迷人風景。荷蘭在成為獨立國家之前是尼德蘭的一個省份,尼德蘭一詞的意義就是“洼地、低地”,加之這里所處的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讓這里變得溫和濕潤,空氣中時常彌漫著溫潤的水汽。這種自然氣候的特征在維米爾的風景畫《德爾福特風光》中,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幅作品是描繪他的家鄉德爾福特的景象,畫面總的給人感覺十分舒適和大氣,氣氛寧靜祥和,畫中的房屋都是典型的荷蘭建筑特點:屋頂有著非常大的傾斜角、山墻呈現三角形。房屋雖然在畫面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數量不少,維米爾將其一一刻畫了出來,著重描繪的屋頂的橫線、三角山墻的小斜線、門洞和橋梁不斷重復的弧形圓拱線、大面積的水面倒映了房屋和樹木,超過一半的面積被用來刻畫天空和云,朦朧的處理方式更加體現了荷蘭的氣候特點。荷蘭的獨立是在十六世紀的時候,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并贏得國家的政治獨立。由于荷蘭的地理位置優勢,海上貿易繁榮,帶動了經濟的繁榮和綜合國力的強盛,到了十七世紀就已經躍升為世界頭號的殖民國家。宗教在荷蘭十分盛行,在政治生活和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荷蘭廣泛流傳的是后來在歐洲影響深遠的新教,新教的發展對藝術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荷蘭的藝術也開始走出傳統宗教藝術的束縛,涉獵現實生活,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都成了畫家筆下的繪畫主題,這些題材的油畫也不再是貴族和統治者的專享,開始走入平民的生活,普通家庭的家里、公共建筑的墻上、甚至是商店和港口都有油畫的身影出現。
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藝術的繁榮
荷蘭最初是隸屬于尼德蘭的省份,到了17世紀,荷蘭已經一躍成為海上霸主,世界上的頭號殖民強國,經濟的發展強大會促進繪畫藝術的發展,兩者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荷蘭的面積狹小,可供耕種的面積有限,統治者嘗試使用谷物和牧草輪種制替代原本的休耕制度,并且嘗試耕種經濟作物增加收入,農業的發展也會促進工業的進步。荷蘭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這使得荷蘭的造船業十分發達,與造船相關的各種產業也蓬勃發展,加上荷蘭的海上地位的提升和殖民板塊的擴大,荷蘭經濟在十七世紀空前繁榮。
人在生活得以滿足的前提下,就開始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藝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繪畫作品。有個英國的觀察評論家曾經給出這樣的結論:在荷蘭共和國,無論什么階層都有繪畫作品的身影,普通的勞工和農民也會在能力范圍內買上幾幅普通的版畫掛在家里。如果是經濟殷實的資本家,就會大量的購進畫作,起居室、臥室、客廳甚至廚房都會被掛滿畫作。這么大量的繪畫作品需求就促進了繪畫在民間的普及和傳播,很多畫者以此為生,維米爾就是其中之一。盡管有很多畫家在后世有很深的影響,但是在當時,他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因為社會地位不高,他們只是那些追求藝術作品的人的供應商,完成訂單后取得報酬是一般的流程,也可能會先收取一部分訂金再完成作品,但如果畫作不被訂畫商滿意,就需要退還訂金,這就可能讓畫家的努力白費還需要償還欠款。雖然艱難,但這一時期依舊成為荷蘭繪畫的黃金時期。
三、17世紀的荷蘭繪畫氛圍和維米爾
有人把這一時期以繪制定做作品的一幫人稱為“荷蘭小畫派”,但是荷蘭小畫派無論是在思想上、題材上還是繪畫風格上都不同于歐洲的其他畫派,他們以樸實無華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繪制作品,作品題材也開始擺脫宗教束縛,開始向風景畫、肖像畫和靜物畫領域發展。在畫面中描繪現實中隨處可見的場景和形象,這種“接地氣”人物和場景很受人們的喜歡,畫面中還出現了陽光,這是在荷蘭的氣候中很少見到的。同時期盛行的豪華奢靡的巴洛克之風沒有影響到維米爾的畫筆,從宗教的激情悲壯到君王宮廷的華麗熱鬧,巴洛克藝術在荷蘭的維米爾這里找到了難得的寧靜與悠遠。
巴洛克風格是17世紀風靡歐洲的繪畫風格,原意有不整齊、扭曲和怪誕的意思,這種藝術風格是與現實主義藝術向對立的。巴洛克之所以成為風格獨特的藝術是由于它的藝術精神和手段上,與盛期的文藝復興有著明顯的區別,反復興盛期的嚴肅和含蓄,傾向于豪華、浮夸、靡麗的風格。與荷蘭接壤的佛蘭德爾是巴洛克盛行的地區,著名巴洛克時期畫家魯本斯就是代表,其畫面中充斥著動蕩和不穩定以及強烈的色彩對比,還有激動的情緒表達和略顯夸張的裝飾風格。它和荷蘭小畫派不同,巴洛克依舊是為傳統宗教服務的,新教在這一地區雖然影響了天主教但未能完全撼動天主教長久以來的統治地位,這是巴洛克盛行的土壤。相反,在同時期的荷蘭,加爾文教(新教)為了擺脫天主教的統治,發動了獨立戰爭并贏得了勝利,因此,為天主教服務的巴洛克藝術對荷蘭的影響很小,以維米爾為代表的荷蘭畫家也有了自己的發展,多樣化題材的現實繪畫被保存了下來。
風俗畫,也被稱作風俗肖像畫,是荷蘭小畫派首先開創的藝術樣式,大多以普通人的生活場景作為繪畫題材,制作餐點、打掃房間、讀書讀信都可以被畫進作品中。維米爾、霍赫、奧斯塔德等都是風俗畫的創始人。維米爾雖然留世作品不多,但能夠看出許多作品都是有著質樸的生活味道,代表作品有《讀信的少女》、《手持水罐的女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等,主題大多是女性,她們火災讀書讀信、或在準備早餐,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場景,沒有強烈的情感宣泄,這是難得的寧靜悠遠。霍赫也是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他對透視學和幾何學都有著很深的研究,因此在表現空間上十分的得心應手,藝術風格上則受了維米爾的影響,在光線的運用上更是如出一轍,在作品內容上,以出色表現家庭主婦的日常生活著稱,代表作有《主婦和女仆》、《稱金幣的少女》等。奧斯塔德的作品不局限于女性題材的表現,更多的農村題材被加了進來,生活氣息濃郁,據說奧斯塔德曾經是哈爾斯的學生,其繪畫風格也有哈爾斯的影子。隨著時間的發展和人們最肖像畫接受度的提高,肖像畫漸漸從風俗畫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畫種,最具代表的肖像畫畫家是哈爾斯。
靜物畫,在17世紀的荷蘭成長為獨立的畫種,不再是之前畫面中的襯托,不僅靜物畫的內容豐富多樣,包括花卉、樂器、蔬菜水果等,甚至還出現了以畫靜物畫為專業的海姆家族,這都為靜物畫延續至今作出了貢獻。
維米爾生活的時代背景給了他很好的繪畫環境和繪畫靈感,對于維米爾的研究,也只能通過他的作品和他所處的時代,關于他生活的記錄實在是有限,很多方面依舊是個迷,需要猜測。但讓我們信服的是,維米爾不是一個簡單的靠風俗畫養家糊口的畫匠,他有著屬于自己的藝術追求,雖然在他身后很多年,他的藝術成就才被人們認識和推崇,但這不能影響他在荷蘭甚至世界畫壇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馬里特·威斯特曼(荷),張永俊,金菊(譯).荷蘭共和國藝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貢布里希(英),范景中(譯).藝術的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3]瑪德琳和羅蘭德·梅因斯通(英),錢承旦(譯).劍橋藝術史:中世紀藝術[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