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軒
摘 要: 藝術設計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設計表述能力。由于該專業本身具備的特殊性,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此專業的學生和文理科學生存在較多不同,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與教學氛圍也有所不同,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設計人才,教師應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素質培養。因此,本文主要就高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素質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藝術設計;高校學生;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237-02
高校藝術設計是一門特殊學科,它是依據社會需求而創設的,由于近些年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人數不斷增長,此專業的學生素質培養逐漸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與重視。相對來說,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沒有良好的文化課程基礎與創新思維能力,但他們的感性思維能力較強,加之該專業本身具備的特殊性,所以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見,高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素質培養至關重要。
一、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教學現狀的正確認識,提升學生自信心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定位,教師要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教學現狀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與掌握藝術設計市場實際需求狀況。通常,出色的設計是超前的,對于超前的東西,有些人無法接受,所以學生要充分認識與理解此現狀,保持良好樂觀心態,既要綜合考慮消費者實際需求,又要滿足設計創新需求。出色的設計師除了要自信,還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待問題他們有著不同的認識與理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保障作品創意的別致、獨特,色彩與設計法則都是相同的,區別在于如何使用這些法則,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引導者角色,鼓勵學生大膽創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并給予充分支持。
二、加深學生對藝術和科學關系的理解,科學應用科學技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藝術設計屬于實用藝術或應用藝術,不同于“純粹藝術”,設計有效結合了美的藝術和科學技術,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應加強這兩者的有效聯系,在此基礎上再合理引入高新技術成果。當前,電子藝術的快速發展在給傳統藝術載體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材料科學的不斷進步也推動了產品的更新換代,為此高校學生應主動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先進技術工具的合理應用。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有效結合了藝術和科學,藝術和市場,要求我們將高新科技成果運用于實踐教學中,提升認識、拓展投入、綜合推廣。總之,學生要正確理解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系,有效應用先進手段,促進藝術和科學的有效結合。
三、拓展實踐教學力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實踐教學也不容忽視,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實踐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對于應用性質較強的藝術設計學科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教師除了要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學習,還要為學生提供參加科研活動、提升研究意識的條件,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各層次學生實際需求與實驗特征的基礎上制定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實踐水平與創新意識,在教學體系之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另外,教師還要創新學生考核體制,藝術設計學科因其自身特殊性,其考核體制不可直接套用其他學科的標準,而應綜合考慮藝術設計教學實際發展規律,掌握藝術學科特征,創建合理科學的考核體制。藝術注重實踐與溝通,實踐與溝通可以為藝術注入活力,藝術實踐性尤為重要,在實際考核過程中,教師需著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四、強化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培養學生文化底蘊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與文化沉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藝術精神、圍棋、漢字、古典文學與茶道等都是無窮無盡的文化資源與中國元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傳統文化是設計師不可或缺的創造力,對我國傳統文化有充分了解的設計師或藝術家才能具備更好地創意,創造出更好地作品。為此,我們應將其充分體現于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開設相應課程,拓展教學力度,就教學方法來說,教師應設計多種形式,如專題講座與傳統授課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講授技法的同時還要將思想研究視作重點。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抓住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學習、掌握更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信息內容,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探索欲望,主動分析探討相關問題,并將我國傳統文化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聯系,學會舉一反三,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創造能力。
五、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開放性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學習意識與能力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素質培養不可或缺的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教學需求,我們應創建“將學生視作主體,教師視作主導”的實踐教學模式,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一般情況下,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由三部分組成,即課堂講解和藝術展現教學、體驗和實踐教學、技能和技術培養教學,相對來說,教師應著重強化體驗和實踐教學、技能和技術培養教學,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從課堂上掌握知識,又可以在實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緊密聯系著相關行業與市場,產品的設計需要直接被市場檢驗,獲取消費者的支持與認可,所以與藝術設計教學相關的一些學科都要學生認真學習,掌握其涉及的知識,如社會學、廣告學、市場學與營銷學等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理論及實踐,而且要有效融入社會知識與市場營銷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市場、社會與行業的認識與了解,從而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設計和社會關系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藝術設計學習。
六、加強各專業與學科間的有效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各專業之間有一定的融通性,指的是歸屬于藝術設計概念與范疇的相關專業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如產品設計與平面設計等專業,主要是工藝方面的不同,但這也是各個學科探索與處理的重要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設置共同性課程,可以促進高素質高技能藝術設計優秀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師應加大設置力度,且這種加大既要有廣度又要有深度,在分配課程比例時,共同性課程占據的比例應高出個體性課程占據的比例。各學科之間同樣具有一定的融通性,指的是藝術設計、理工科計算機專業,和文科各專業之間的有效相通,主要涉及市場學、廣告學與營銷學等文科專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共享資源、科學搭配師資結構。藝術設計教學需要其他專業資源的支持,比如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動畫制作課程就涉及很多計算機程序問題,雖然藝術設計教師具有良好的把握能力,也就是說藝術設計教師可以較好地把握創意、色彩等,但這些表現的實現取決于計算機,從而促使藝術設計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平面廣告的文案寫作與顧客的市場調查也可以利用文科各專業進行相應的處理與解決。
七、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素質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既可以提升學生設計表述能力,又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高校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素質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定合理策略,如拓展實踐教學力度、培養學生理解藝術與科學的關系等,從而更好地發揮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華柏.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堂中如何融入藝術修養的教學研究[J].明日風尚,2016(08).
[2]陳佳屹.淺議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創意性思維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9(06).
[3]孟曉鳳,謝笑添.論美術教育中學生綜合藝術素養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