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妮娜
摘 要:由于受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受教師素質、辦學條件、教育環境的制約,創新教育基本上還只停留在領導的講話中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下發的文件上,或有關科研課題的方案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由于社會上對“創新”的定位過高,使人們普遍對學生能否創新持懷疑態度,從而導致相當數量的中小學教師對創新教育在理念上至少存在誤區,為了幫助廣大教師樹立科學的創新觀,準確把握創新教育的內涵已成為開展好創新教育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創新發展;基本內涵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256-01
我們所說的創新并非異想天開,而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掌握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并用創新思維舉一反三,發現和創造新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的實施。創新教育是以發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因此說中小學創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優化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為其將來的創新、創造夯實基礎。其基本任務有以下三點。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這主要是要教育學生,使其認識到在中學讀書階段進行創新是可以辦到的,而且要通過教師的率先垂范和言傳身教,使學生養成崇尚創新、追求創新和以創新為榮的意識,善于在學習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北京針織路小學吳雪蕾老師,在《叫賣調》的欣賞課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特意在課堂上設立了“集市一角”的叫賣場景,老師讓學生將原來面向黑板的椅子臨時背對背地靠在一起,形成一個“集市”陣容。幾個學生在那里扮演小販,幾個學生活動期間扮演購物者。一時間推銷產品的吆喝聲、購買者的問價還價聲和熟人相遇打招呼聲交織一起,有效地創設了一種“叫賣場景”。同時,熱鬧的氣氛也感染和打動了學生,使他們不僅了解了《叫賣調》的產生和發展,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參與意識。通過這種參與,學生的創新意識被逐漸培養起來。
二、引導學生學會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建立在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基礎之上的標新立異的、具有開拓性的思維。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童年時代的音樂教育甚至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事業成就。”兒童的心就像一張白紙,如果自卑占據他們的心靈,他們就很難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對社會有用的人,而自信的人,將會奮發向上,成為強者。奧爾夫曾說:“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擁有豐富的音樂體驗,才能使他們獲得審美的滿足,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為此,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在更多樣而開闊的活動空間自主并自由地尋找、感受和體會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并在快樂中更好地體驗音樂的關妙。亞里士多德也說過:“音樂對人的性格有顯著影響,通過音樂的陶冶,將使學生成為自信的人。”只有自信的人,才會充滿活力。我們也知道,學生感受音樂形象,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小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薄弱,運用聯想、想象等形象思維方式去捕捉音樂形象,體驗情感內涵是較困難的。但孩子同時又表現出另外一種特點,就是善于模仿、喜好游戲,并且,他們的情感和想象等心理活動往往與活躍的肢體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跳竹竿》一課的執教者,針對自己特定的教學內容請學生觀摩充滿民族風情的電視片,師生一同領略少數民族從地貌景觀到人文特色、從自然風光到音樂歌舞的獨特風情,創設了讓學生進行音樂體驗的濃郁氛圍,并且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跳竹竿,帶動學生通過簡潔明快的肢體活動體會音樂的內涵,孩子們在與音樂密切相關又饒有興致的綜合藝術活動中,獲得了深刻的音樂體驗和持久的藝術回味。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敢于打破常規,克服思維定勢,提出自己見解,而且要善于授之予漁,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的思維既能集中又能發散,既能浮想聯翩又能科學思辨,從而使思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優化學生的創新素質
諸如以“歌詞創編”、“身體律動”、“音樂小發明”、“音樂小論壇”等音樂活動為載體,注意培養學生音樂創作的內在動力和堅強意志,具有敢想敢做、敢冒風險、敢于懷疑和大膽批判的科學精神。具有不畏困難、直面困難、勇往直前的良好精神狀態和心理素質。比如,在欣賞教學中,學生聽懂了一首樂曲,并不是欣賞課的結束,教師應進一步激勵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再創造,從而培養他們的音樂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改變作品的節奏、速度、演奏樂器等方式來參與音樂,就是激發學生創作意識和創作熱情的一項手段。如欣賞《森吉德瑪》的第一段緩慢而幽靜的旋律,音樂描繪了遼闊草原和無邊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讓學生試著在原來的主題音調基礎上加快速度,用樂器演奏出來,結果旋律頃刻間變為了熱烈、歡快、喜悅的氣氛,在創作活動中學生理解了音樂要素對音樂情緒的影響。這使他們不僅了解了音樂之神奇,也嘗到了創作的快樂。這樣,一方面避免了技能訓練的枯燥和艱辛;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理解音樂所需要的體驗;還能感受到一般演奏、演唱所感受不到的豐富音響,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去,使欣賞、表演與創造融為一體,讓聆聽者親身體驗音樂發展的全部過程,通過音樂學音樂,這是學習音樂的最好方法。只有學生親身參與體驗音樂,才能真正走進音樂,感受到音樂之美。
四、結語
總之,音樂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所以,音樂是一種最具有創新的藝術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