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偉
【摘要】 在新媒體時代大環境之下,傳統電視媒體必須轉變自身經營理念,采用融合的經營發展理念,通過有效融合發展,必然能夠幫助傳統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長遠發展。本文首先說明了傳統電視媒體創新發展的必要性,然后詳細闡述了新媒體與傳統電視融合創新的措施。
【關鍵詞】 新媒體 傳統電視 融合創新 公信力 融合性經營
一、傳統電視媒體創新發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的新媒體平臺不斷創新和涌現,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的利用率是很高的,相對而言,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呈現了逐漸下降的趨勢。我們列舉央視新聞這家新為題的例子,據相關統計,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央視新聞的總用戶數量是極其高的,突破了2億,但是在傳統電視媒體方面,其用戶量確實很少的。這是由于傳統電視媒體有其固有的缺陷,其在信息的傳播速度和互動性上都要弱于新媒體,因此發展形勢堪憂。在新時期,加強對傳統媒體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中,新媒體獨領風騷,傳統電視媒體受制于固有缺陷,用戶量大幅度下滑。當前電視媒體亟需要對電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在傳播速度方面進行強化和創新,否則電視媒體的前景堪憂。
其次,近些年來,新媒體的大量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終結了電視媒體一覽天下的局面,使得電視媒體的空間被極大的擠壓了;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電視媒體仍然要謀求生存和發展,因此其必須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創新。傳統電視媒體的權威性和真實性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在新時期,傳統電視媒體要充分將自身的優勢進行放大,并積極需求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這樣傳統的電視媒體才能獲得新的活動和發展動力。
二、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如何融合創新
2.1維系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體信息能力的重要證明,可以說,公信力是媒體的操守。傳統電視媒體正是因為具有公信力這樣一個明顯的優勢,在當前媒體中雖然信息時效性不及新媒體,但其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都遠遠高于新媒體。因此,電視媒體應緊緊抓住這一優勢,維系自身的公信力。
雖然新媒體發布信息的時效性強,但由于信息來源渠道豐富,信息魚龍混雜,往往讓人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偽。傳統媒體在公信力方面可以引導新媒體的發展、糾正新媒體信息的不正確性。例如,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后引發的搶鹽風波,各大自媒體上謠言飛起,“專家稱服用穩定性碘可防輻射”的信息滿天飛,引發了民眾的恐慌,最后電視媒體強勢發聲,糾正了新媒體上不正確的信息,有效引導了輿論。
2.2優化基層網絡資源建設,推動電視媒體發展
首先,需要保障基層網絡資源的建設速度和升級效率。雖然我國許多縣級地區都在建立自身的網絡平臺和資源,但是仍然處于較為緩慢的狀態,特別是在一些經濟較差的偏遠地區,這些地區中電視媒體傳播的主要障礙便是資源。對此,省級電視媒體和地方政府可以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并制定相應的要求,要求縣級地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鄉村的電視媒體電視數字網絡工程,從而確保電視媒體具備全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條件。
其次,在數字技術的發展方面,電視媒體也必須積極引入各種數字技術,促使數字技術真正融入到電視媒體的基礎建設當中。在 2010 年之后,各個地區的電視媒體都在提升數字電視的建設速度,并且實現數字電視的整體性轉變,為群眾提供了基礎性服務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與拓展性業務服務平臺,為數字電視媒體電視網的建設提供了非常顯著的支撐。對于電視媒體而言,必須在設備和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真正滿足新媒體時代之下電視媒體發展的實際需求。
2.3應用融合性經營方式,體現融合發展作用
如果以往的電視節目過于單一,很容易導致節目的發展空間、創新環境較為狹窄,最終無法發展。對此,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在節目平臺的基礎建設之上建立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在資金費用方面實現融合發展。當下電視媒體的廣告經營利潤已經較低,尤其是在《廣告法》出臺之后,對于電視媒體的廣告管理非常嚴格,導致電視媒體的廣告收入逐漸下給予一定的獎金,這就是一種促進受眾參與節目的方法與措施。很多綜藝節目里也會采取這樣的方式。如最早的《幸運52》中的砸蛋環節,中央臺的《幸福賬單》等。這樣的節目既能娛樂大眾,又能讓大眾得到實惠,完全調動了人們參與的積極性。2016年央視春晚“集五福”的活動讓人印象深刻,集齊五福可平分兩個億,這樣的噱頭對大家來說確實是很大的誘惑。于是,在2016年的大年三十除了節日的鞭炮聲,還夾雜著手機搶紅包的咻咻聲。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還有很多的參與方式。如通過短信、微信參與投票、問答,抽取幸運觀眾等,都是用各類的獎品,調動受眾的參與性,滿足受眾的得益心理。
參 考 文 獻
[1]李方芳.全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比較、融合與發展[J]. 中國傳媒科技. 2017(02)
[2]隗穎.淺談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及傳統媒體的對策[J]. 新聞研究導刊.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