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申萍
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浙江杭州 310008
摘 要 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開播至今已12年,是全國地方少兒頻道最早創辦的踐行者。但由于受約束于地域性的限制、地方臺運營模式的差異,非衛視頻道的限制,特別是新媒體的沖擊,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與其他地市頻道一樣,經歷了一段陣痛期。以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為例,探討新時期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在電視節目中的應用,并提出幾點借鑒意義。
關鍵詞 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頻道;杭州少兒頻道;融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1-0168-02
從創辦各檔有特色的少兒節目,再經歷走到孩子身邊,舉辦進校園系列活動到現在的“少兒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不斷適應社會對少兒節目的新期待新要求,創新模式,積極尋求突破現有技術及市場瓶頸。少兒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一經推出后,引起社會、學校和同行的共同關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創辦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的由來
行業內普遍認為,傳統的電視頻道已經無法與新興的新媒體相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實打實地進行了深度市場調查,并采用了靈活的機制調動,在節目和活動設置上突出營造“回歸少兒”歡樂大家庭這一溫馨理念。根據家庭成員的收視習慣,將不同時段及欄目進行清晰的定位,讓家庭成員在自己習慣收看的時段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通過新型的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彌補了一些電視臺員工參與活動時的日常經營開銷,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通過活動的互動,與少兒頻道辦臺宗旨“少兒好朋友”相切合,有力提升了電視臺親和力,讓更多的小伙伴們了解電視、熟悉電視、走進電視。近年來積極實踐市場化運作,拓寬視野,利用網絡新媒體,推出新產品,走出一條新路——少兒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
2 現有市場互動類活動比較
隨著市場上真人秀節目的流行,各大衛視均上線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節目,像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等。而地方臺,特別是未上星的少兒節目相關的電視臺,因為各種原因,很少有出彩的互動式欄目。以拉動收視率,提升參與度為基礎的互動式節目,越來越趨向于高收費、多明星、后期包裝為主。杭州少兒頻道相對平民的節目,是給作為普通觀眾的福利,也是電視臺節目走進千家萬戶的一種體驗式互動,值得各大少兒頻道的借鑒于推廣。以演播室為創作平臺,以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為載體,以少年兒童為核心,以家庭參與為特色,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的原創欄目“童言無忌”正努力打造成在杭州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3 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的優勢所在
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主要為情景參與、互動體驗及活動邀約三個實踐過程。2016年9月起在原有收視榜眼的《童言無忌》欄目基礎上,把欄目全新組合設計定位為“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的欄目。緊密結合目前學校提倡的第二課堂,使小朋友們通過活動流程,了解電視臺的節目是怎么制作出來的?電視臺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忙些什么?電視臺的小主播是怎樣播報節目的?錄音棚是如何把好聽的歌曲錄制并制作成MP3的?自己如何在攝像機前鎮定自若并微笑著說出自己的夢想是什么?通過親眼目睹、親身體驗,零距離感受到原來神秘的電視臺多彩的另一面。通過親子互動環節,讓家長和小朋友都面對著話筒說出自己平時想對對方說,又沒有說出口的話。真情流露不但感動了對方,還感動了在場采訪和拍攝的我們。通過屏幕上感人的親子之間的對話,呼喚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多一些溝通,多一些關愛和陪伴,讓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通過各種體驗環節和《童言無忌》節目的播出,提高頻道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4 少兒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的借鑒意義
“少兒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是杭州電視臺主動貼近觀眾群體的一次活動,是新聞更是專題,專題節目倡導快樂,寓教于樂;而少兒新聞欄目的定位:蹲下去,站起來,做新聞時放低視角,與孩子們平等地對話,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要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孩子們走陽光之路。通過我們的新聞欄目指導他如何正確地看待社會現象,參與社會生活[2]。隨著家長群體文化素養不斷提高,以高層次精神需求為特點的體驗式親子旅游模式獲得逐步認可。讓更多的小朋友解除對電視臺的陌生感,讓青少年兒童走上電視節目,首先需要他們了解電視臺的各種設置布局,流程方案,而引導性、服務性、知識性、趣味性應該貫穿活動始終,以期獲得更佳效果。或許在成人看來,孩子的聲音是不完美的,是幼稚的,但那畢竟是他們自己的聲音,我們的任務不是要修正它,批評它,而是要傾聽它,感受它,認可它的存在[3]。
4.1 與現有活動的差異化
情景參與式體驗邀約活動與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的新融合,作為電視臺的原創性體驗,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那么,這是怎樣的一個差異化活動呢?相對于目前很多的長周期“真人秀”節目以及拓展訓練等活動,本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拍攝時間周期短:一次活動綜合時長3~4小時,以場均25人次來計算,人均約5分鐘的出鏡時間,許多臨時組合的團隊一般需要組織方進行前期的輔導,以增加一次上鏡合格率。
(2)一次參與人數多:通過多次實戰體驗團的總結,不斷完善裝備、優化形式、改進體驗模式和增強體驗效果。專題設計的團體節目,單獨錄制成熟板塊內容,參與者幾乎都擁有電視臺單獨上鏡并錄播機會。
4.2 情景參與式體驗邀約活動的社會意義
4.2.1 有利于參與者個性化創造力、想象力的塑造
電視臺的情景參與互動不同于傳統的景點旅游參觀,在少兒電視臺節目中,情景互動式體驗邀約活動通過宣傳推廣,贏得了5-15歲年齡段中小學生及少量幼兒園小朋友的興趣,他們通過參與體驗,特別是老師、家長陪同下的情景體驗,以獨有的視角來解析所看到的和聽到的一切。“可見而不可得”“可近而不可摸”“可觸而不可知”,體驗活動也是一種自我修煉,為自我個性創造與發展敞開大門,孩子們依據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去體驗和表達,達到自我體驗、自我感知、自我建構與創造,提供自己個性化角度的觀察,并最終完成自身認知水平的提升和經驗結構的積累。個性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并為其認知新世界提供更多的參照。
4.2.2 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協調統一思維與表達,對理性思維有感性認識
情景參與式體驗邀約活動,包含了小朋友們主動靠近科學、理解電視與現實的距離、舊知識與新見解結合、摸索驗證與體驗感悟的過程。在此環境下,理性是主旋律,而感性的認知也是電視活動所追求的,許多情景的體現并不是理性要戰勝一切,當親情友情融合在一起時,更多的是協調與表達,“司馬光砸缸”這樣的故事,對小朋友而言,除了理性,更有感性的認知在里面。體驗獲得有利于小朋友們創新性解決問題意識的培養,而傳統的“眼見為實”,在電視臺魔術般的體驗中,更多的是讓小朋友們懵懂了解什么需要“知行合一”,雖然眼見也不一定為實了。兒童的教育是全面素質啟蒙教育,可以包容媒介素養教育,而參與體驗是許多知識獲得的必經之路。另一方面,在實施其他領域的教學時,將媒介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合在其中,要比單獨開設課程更直接、更靈活,也更容易操作[4]。
4.2.3 寓教于樂,寓理于游,有助于參與者創新意識培養
近半年來,情景互動式體驗活動已被諸多電視臺、媒體所陸續效仿,活動的效果有目共睹,以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及小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團體市場巨大,各類新聞機構敞開胸懷,將自身神秘的運營機構與體系展示于未來一代眼中,讓他們用自己掌握的相關知識與經驗去理解電視臺的運營模式,賦予了這類體驗獲得全新的意義。當所面臨的困惑不能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化解時,必然需要他們自我重組與改造原有知識結構,“知不足而后學”,而不是因為狹隘的見識迷惑于當下。運用現實情境的有用的活性知識與領悟,最終將形成個體化有效解決方案和符合現實情境問題的解決能力,這也是我們活動所追求的能力。
一舉多得的欄目,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索和經營,有益于社會大眾的事情我們要多做。習總書記談改革:“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5]電視臺的市場化改革路上,在去行政化中取得了豐碩成果,提供更優質服務,拉近觀眾感受服務,感同身受輸送服務,形成優勝劣汰的循環多元化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錢康.探索地方電視臺少兒頻道發展之路[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5):75-76.
[2]譚樂慧.定位決定地位——淺談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自辦欄目定位[J].廣播電視學刊,2006(1):62.
[3]陳紅梅.我國少兒新聞節目傳播視角探析[J].青年記者,2008(12):103-104.
[4]王一婷.杭州少兒媒介素養教育可行性調查分析[J].學術探索·理論研究,2011(4).
[5]黨史文苑編輯部.習近平總書記談改革[J].黨史文苑:學術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