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濤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 473000
摘 要 當前,由于信息技術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新媒體已經和大學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產生的影響,然后分析了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具有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新媒體;大學生;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1-0166-02
1 新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不斷推進,新媒體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新媒體已經和當前社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同時影響著當前高校生群體的學習與生活。高校生群體當前還處在人格發展的重要形成期,是媒介素養的快速成長期。高校學生群體在接觸新媒介時,對新媒介的認知、理解和態度相對于成年人而言是不同的。由于新媒體的特點,高校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新媒體,這對于高校學生媒介素養的形成,作用是十分深
刻的。
(1)積極影響。(1)新媒介使大學生的人際溝通消除了時間、空間、年齡等各種不利因素。隨著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的興起,人類的傳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革命,信息傳播由過去的單點發散式,變為現在多點聯通互動式。在高校學生群體使用的電子產品里,微信、QQ、微博等即時溝通工具的信息交互更及時,頻率更高,自我分享與表達訴求的方式更便捷。通過這些溝通工具,使用者可以與熟悉的人群進行溝通,也可以與陌生的人群進行溝通,這種突破時空的交流增加了信息傳播的多元性與開放性,打破了信息溝通的壁壘,同時給人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如在各種空間里進行發布各種內容,高校學生群體利用這些平臺發布具有個性的內容,促使他們進行學習與思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2)新媒介使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改變。過去,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通過老師的講解與書本的闡述所獲得的。而當前,學生們從新媒體中能獲得他們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知識。沒有學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自己想學習,就能通過新媒體進行學習,學校和老師有時只是獲取知識的輔助途徑。這樣能不斷啟發高校學生們的思維方式的轉變,讓他們思考,我要學什么,我要怎么學。這些改變有利于提高他們多學科復合型知識水平,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2)消極影響。(1)使很多大學生迷戀網絡世界。當前,低頭族已經成為一種不文明現象,高校學生也不例外。有網絡的地方,無論是教室、圖書館,還是宿舍,都有一批批自我控制力不強的低頭族,他們在不停地扣手機,沉醉在網絡的世界里,或看劇,或聊天,或打游戲,忘記了自己的學生身份和學業任務,導致時間的嚴重浪費和學業的荒廢。(2)使一些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出現混亂。新媒介給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無限寬廣的世界,極大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但由于新媒體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等特點,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利用新媒體大肆傳播不良的價值觀念和思想,使我國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受到不良干擾,價值取向及思想觀念出現混亂,信念出現動搖,出現了思想和行為的失范。因此,高校應該提高警惕,加強教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 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1)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是當代大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必備素質的培養。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素質決定了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手機電腦的普及,電腦和手機已經成為其基本的生活用具。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和新媒介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被人們稱為“網絡一代”,每天與各種新大眾傳播媒體接觸,已成為學生們的重要活動,他們的交換信息、閱讀學習方式和學術研究等都很大程度上依賴電腦和手機為媒介的各種新媒體。當前的中國,需要各種具有較高媒介素養的人才,無論是在對待新媒介的觀念方面還是在運用新媒介技術方面,都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大學生們成長的過程中被復雜的新媒介環境所包圍,對于這些對感官極具吸引力的新媒體技術,他們進行理性抗拒是很不容易的。大學生們對新媒介的了解、選擇和接觸,以及對新媒介內容的辨別、判斷、運作和使用,不僅直接影響大學生們社會生活的品質,還影響其價值觀念的形成。可見,新媒介素養已經成為大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能和必備素質。
(2)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并沒有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充分重視,高校進行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當前的新媒介背景下,各種信息魚龍混雜,也良莠不齊。我國大學生自身的媒介素養普遍不高,他們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媒介信息時,經常無法做出正確的識別和選擇,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問題。很多大學生容易被新媒體上的各種不良信息所吸引,導致網絡受騙、網絡游戲成癮等情況時常發生。一些大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很弱,在使用各種新媒介時并不是有明確具體的目標,只是因為無聊而長時間在網上停留卻無收獲。他們對不良信息的分辨及抵制能力都不強,很容易受影響而誤入歧途。國家相關部門和高校不僅要重視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更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只有大力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讓他們具有良好的媒介素養,才能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國家棟梁。
3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對策
(1)利用校園媒介,營造良好的媒介教育環境。大學作為我國的高等學府,擁有豐富且先進的媒介資源。媒介大學校園作為傳播科學知識和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有著較為豐富的媒介資源,如學報、校信通、校園廣播和校園網絡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媒介進行大學生媒介素養培育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媒介教育環境,讓媒介素養培育的重要性能深入人心,并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的積極性。高校可以通過在校園網上開展有關媒介素養知識的有獎問答,也可以利用校報開展網絡道德素質論壇,或舉辦網頁網站設計大賽,來普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知識,提高其對媒介信息的掌控能力和正確利用能力。
(2)積極推進媒介素養師資隊伍建設。當前,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仍處于發展的初期,教育力量匱乏。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其媒介素質,意義十分重要。只有提高高校教師群體利用新媒介的水平與能力,才能在言傳身教中提升高校生群體的媒介素養。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樹立新媒介觀念,利用新媒介提升自己專業教學的趣味性與影響力,突破專業教育的局限性。構建一個網絡媒介教育平臺,結合教學實際,學習傳媒知識,強化傳媒理論的研究,擴大專業課的影響力。同時,學校要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講座、與其他高校互派學習等方法使教師能夠接觸到新媒體方面的理論知識,使教育工作者轉變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熟練運用大眾媒體的能力,建設一支較高媒介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來普及和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媒介素養。
(3)提高大學生利用新媒介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媒介,以科學的態度使用媒介,從媒介中獲得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通過媒介得到健康的娛樂,進而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標準。大學生作為高校媒介素養培養的對象,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直接影響到媒介素養培養水平的高低。高校在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媒介素養知識、不斷提高媒介利用能力的主動性。同時要鼓勵學生多參加提高媒介素養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加強自我教育能力,把媒介素養的知識和理論內化于心,外化為理性、高效使用各種新媒介的自覺行動。最終達到提升大學生正確辨別、運用、傳播信息的媒介能力和素養。
(4)高校可通過開設培養媒介素養的選修課來進行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系統教育。高校應該把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上升到當代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層面,把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納入大學生參與和完成的通識教育內容。高校可以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的選修課,為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提供較完善的系統學習。在媒介素養的選修課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首先做好媒介素養基本知識的普及,然后注重培養各種媒介能力。如對媒介信息的辨別、批判能力,對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以及運用媒體傳播正能量信息的能力等。媒介素養培養應注重應用性,老師可以采用課堂案例討論、課下實踐練習等方式,加強大學生媒介應用能力的培養。
總的來說,高校大學生的媒介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全面發展,既是當前高校教育的迫切需要,又是培養當代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高校媒介素養教育應開拓思路,創新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提升學生的媒介素養。
參考文獻
[1]唐筱童.新聞學專業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J].新聞窗,2011(6):100-101.
[2]包冉.新媒體——從被時代到我時代[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