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邢執
(肇慶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廣東肇慶 526061)
“PBL-雙語”模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探索①
王娟 邢執*
(肇慶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廣東肇慶 526061)
為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PBL-雙語”模式運用于體育教學進行了探索。PBL主要是讓學生基于問題去主動學習,雙語則采用中英文課件和材料去教學,研究者就“PBL-雙語”模式采取的具體實施方案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及教師總結。
PBL 雙語 體育教學
1.1 PBL的概念及現狀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本意為“基于問題的學習”。PBL作為一種教學模式,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并應用于醫學教育領域,目前PBL已成為世界流行的教學模式并應用于其他專業領域。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由教師將專業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中,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大量信息,因而往往掌握不牢固,且易產生厭學情緒。而在PBL教學理念中,則將各種“問題”作為學習的起點以及知識選擇的依據,整個學習過程以“問題”為基礎來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將各種“問題”作為自己學習的源動力及培養綜合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素材,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而教師則主要起引導作用。
PBL在歐美及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教育發達國家及我國港臺地區均已成為主流教學模式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我國內地很多高等院校,也在積極采用和發展PBL模式進行課堂教學,但在體育學專業領域,PBL教學模式迄今未見采用。

圖1 “PBL-雙語”模式實施方案
1.2 雙語教學的概念及現狀
雙語教學(Bilingual Teaching),是指以母語及一門外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通常采用中、英文進行雙語教學。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1]4號)一文中提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而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7]2號)一文中更是明確鼓勵高校在教學工作中積極開展雙語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起專業知識并同時提高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能力。另外,國家教育部已將雙語教學納入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指標體系中。目前,作為教學改革熱點和重點的“雙語教學”,已成為全國各高校推進素質教學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體育學專業領域,大多還是采用純中文教學。
2.1 實施方案圖
“PBL-雙語”模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
2.2 具體實施方法
(1)教師提出問題。重點是如何構建問題。PBL教學對問題的設計,應立足于教學大綱、教學方案以及學生的實際能力,切實規劃好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并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后提出問題。設計的問題應將體育理論揉合在其中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最終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規定的學習領域并達到預想目標。在雙語教學中,對于一些體育教材敘述模糊或有爭議的問題,教師可讓學生在英文材料中尋找答案,這些英文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也可以由教師提供給學生。
(2)學生查找資料。這是培養學生提高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應予以足夠重視。在PBL教學初期,除教材外,盡量由教師提供相關材料,尤其是英文資料、相關網址及難獲得的文獻,教師可建立專門的博客、空間及云盤等用以存儲各種資料方便學生獲得。為便于雙語教學,許多問題學生在查看中文答案后應盡量再尋找答案的英文出處,并加以對比。如對于一些新穎的、較難理解的體育學術語、方法或一些運動技能,學生如僅僅看中文教材,可能得不到滿意答案,甚至在中文教材中找不到答案,但如果閱讀某些英文網站或通過一些英文數據庫檢索相關英文文獻,則會對這個問題有較好的理解和認識。
(3)分組討論。PBL教學中,實行分組討論,每組均設一組長,負責組織組員討論。組員根據問題提出各自見解,組長做好相應記錄,同時記下未能解決或有疑問的問題。課上每小組根據自己討論的結果由代表進行回答,回答時盡量用全英文,或中英結合的方式,以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針對每組回答不足之處或有疑問處,可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還要檢查學生理解的準確性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在分組討論中,除教師提出的問題外,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環節。
(4)教師總結。分組討論結束后,將各組討論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綜合,可先讓每個組的學生代表做出總結,然后教師對那些有代表性的疑難問題做出詳細的解答、分析,結合雙語教學,除用英文材料解答外,教師應盡量給出英文網站提供的便于理解的圖片及視頻內容(如YouTube中的體育教學視頻等),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可對每個小組給出評價并記錄綜合成績,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鼓勵學生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這對于競技體育尤為重要。
采用PBL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對每個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來獲得知識,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考能力。而雙語教學則可以改變體育專業學生通常只學習中文知識這一傳統,使體育生更多地接觸國外先進的體育理念和方法。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PBL-雙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查閱資料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教學模式對教師要求較高,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電”及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因而也有利于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1]J R 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11.
[2]G W Roborts.Appreciative inquiry- a new dimension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R].The International HETL Review,2013.
[3]李苗,王斯,王美蓮,等.PBL在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6(8):635.
[4]張惠玲.關于高校雙語教學的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4(3):62-64.
[5]張建平,韓麗.區域性理工科院校雙語教學調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6):170-171.
G807
A
2095-2813(2017)06(c)-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22
肇慶學院2015年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jjx201517)。
王娟(1982—),女,漢人,河南,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
邢執(1978,9—),女,漢,河南駐馬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E-mail:zhixing78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