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飛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工業環境保護和工程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這個大背景需求,我國在高等教育課程中增設了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本文即是在分析該專業課程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對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建設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工業環境保護 安全工程 專業 課程建設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發展,諸多與經濟發展有關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工業環境保護問題和工業安全生產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重要關注點。為此,我國分別于1989年和2002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安全生產法》來規范和要求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問題。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工業環境保護和工業安全性的意識和重視程度,我國高等教育課程中增設了“安全工程”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發展的多元性,很多企業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同時存在安全生產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這個大背景下,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的出現便具有很強的現實需求和意義。本文便是基于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發展現狀,對其專業建設做一些探討。
一、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設置的必要性和培養目標
1、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設置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高效率,導致很多經濟發展的配套輔助措施跟不上經濟發展節奏,環境保護和安全性便是其中非常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在工業生產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環境保護和安全性意識,導致很多工業生產企業的環境保護和安全設備、措施等很多都是形同虛設,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近年來,從電視新聞、網絡消息經常可見工業生產的或大或小安全事故以及工業生產對環境污染的報道,這也直接反映出我國在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方面的工作遠遠做不到位,存在很大的空白和不足。
在眾多工業生產安全事故爆發的原因里,工業生產安全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高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據悉,當前我國的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缺口相對較大,雖然從事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的崗位很多,但能夠真正勝任該崗位的人才卻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比如我國的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自2002年正式實施以來,能夠獲取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的人員總數在全國范圍來看都是寥寥可數的。在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為了有效減少工業生產安全事故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就必須在設施設備和專業技術等方面入手提高防治能力,因此,在現代社會重視培養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顯然是極具必要性的。
2、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那么,在現代高等教育課程中增設工業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其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呢?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過硬的專業性技能,更多的是要求人才的綜合性全面發展,這個社會發展需求應該成為工業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指導。據此,高等教育課程中工業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即要求工業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備一些基本的素質能力,如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健康的身心素質等等。第二個層次是學生的學科交叉能力培養。工業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專業涉及到多學科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與該專業有關的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以擴寬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第三個層次是專業技能提升。即重點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其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環境保護和安全工程高級專業性管理人才,并以此來提高學習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二、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為了實現上述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因此必須在該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上加以合理體現和安排。由于現代社會對高校學生的期待目標是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因此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既要重點突出專業技能學習,也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具體來說,可以將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分為以下四大模塊:
模塊一:綜合素質類,包括道德人文方面的如思想政治課、通用英語課等;科學技術方面的如高等數學課、電子計算機課等。該模塊課程設置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專業技能學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模塊二:專業技能類,即涉及到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的各項專業理論和技能學習,包括化工理論學、安全工程學、環境保護學等。該模塊課程主要是為學生提升專業素質服務,以為社會培養專業性人才做準備。
模塊三:實踐活動類,包括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的各類實習、實踐活動。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將理論化為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和完善理論的機會,為未來的工作積累實踐經驗。
模塊四:選修課程,包括與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有聯系的多個選修科目,如心理學;環境安全管理等。該課程屬學生的選修課,目的是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三、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學體系建設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使學校專業課程學習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學校在安排和建設教學體系時應多關注社會實際問題,具體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首先,應堅持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培養,對于人文素質課和專業技能課之間的關系和比重要合理設置;其次要重視基礎理論課的學習,明確基礎理論課學習的最終是圍繞專業課程 開展的,以及多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專業課程服務于社會的針對性學習,在教學上要盡可能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從實踐時間的保證,到具體實踐機會,學校要最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實踐時間和空間。第三,為了進一步使課程教學貼切社會發展需求,在教學方法和方式上也要多做改革和創新,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及時更新。
四、結語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一體化浪潮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深入發展,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對于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意識和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目的便是尋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共進,因此,時代需要有大量的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這也是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科學合理的開展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建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環安專業人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巧玲.工業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J].文史博覽,2005,20:47-48.
[2]陽富強,陳伯輝,黃萍,楊健.安全工程專業工業防火防爆核心課程的建設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17,01:31-35+40.
[3]郝志闊,鐘曉霞,吳耀華,葉小文. 關于高職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建設的思考——以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8:332-333.
[4]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環境保護及安全技術專業委員會八屆一次學術年會在鄭州召開[J].鑄造,2008,01:28.
[5]金文斌.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專業建設初探[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綜合版),2003,01: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