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毅康

摘要:闡述了汽車維修企業規范實施設備管理的重要性、規范管理的理念、責任制、管理要求,并就設備管理的關鍵工作環節的具體要求。
關鍵詞:汽車維修 設備 管理 規范 方法
在一般汽車維修企業中,維修設備占了企業固定資產很大的比重,每月設備折舊及維修更新費用不菲,但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在部分汽車維修企業里,卻仍處于一種被漠視的狀況,表現在不少設備的選購不合理,使用不規范,維護不到位,售后服務跟不上,以致造成設備早期異常損壞或直接閑置不用。不少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設備往往都具有唯一性,或是車間班組里每天都必須使用的重點設備(如汽車舉升機),因此給汽車維修企業造成的不僅僅是直接經濟損失,還會影響汽車維修工作的開展,造成客戶滿意度的下降,最終使企業品牌形象受到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考慮,使企業維修設備保持良好是汽車維修企業確保順利生產和提高質量的前提,是企業效率和效益的保證,也是汽車維修企業體現品牌形象的直接表現,換句話說,搞好了設備的管理,也就是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因此汽車維修企業科學規范地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刻不容緩。
一、企業汽車維修設備管理辦法
1.灌輸規范的設備管理理念
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設備分布在各個班組中,使用單位也各不相同,光靠一兩個設備維護管理人員不可能把所有設備都管好,首先要把所有使用設備的員工動員起來,組織他們參加設備管理,使設備管理建立在員工積極參與的基礎上,保證設備的合理使用,愛護設備,用好設備,遵守設備的各種使用規定,減少設備的人為故障,引導員工自己使用的設備應由自己負責進行日常的養護,保證設備的“四項基本要求”即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為此,企業應積極開展愛護設備的宣傳教育活動,培養員工正確的設備綜合管理理念。
2.建立明確的設備管理崗位責任制度。
員工應該承擔的責任是什么要明確,該做什么,由誰負責,誰來監督,全都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其基礎就是在組織機構的建立時,相關崗位必須明確其設備管理的職能,并清晰確定設備管理工作要求與責任。在目前的汽車維修企業中,車間維修設備的管理分為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技術管理主要由車間技術部門負責,如設備的選型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護、修理改造直至更新報廢的全過程。經濟管理則由財務部門負責,主要是指對設備資金和費用進行管理,如購置費用和維修費用支出、大修理基金與折舊費用提取等等。
3.建立設備維護的規范要求
汽車維修企業車間主管和班組長主要負責組織員工進行設備的維護,按技術部制定的日常維護要求,按期進行設備的維護檢查,監督工人按安全操作規程認真嚴謹的操作設備,按計劃適當調度車間各班組的生產,以便在不影響企業生產前提下安排設備的一級和二級維護。技術部門則承擔設備的主要技術管理責任,下設有工具設備管理人員,如果企業規模大于50人,應設立專職設備(包括專用工具)管理人員,否則應有兼職的設備管理人員,以實施設備管理中多項基礎工作的內容。技術部門(設備管理人員)在設備管理上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職責要求:
注意做好企業設備的更新選型及報廢的工作。技術部應多關注維修行業新設備新工藝的推廣情況,及時比較和引進適用的新設備,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建立健全設備的管理制度。各種維修使用設備都應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制定設備使用紀律和管理規定,根據設備使用特點和使用崗位,建立定機、定人/組、定崗的三定管理制度。
負責設備的日常管理,做好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比如做好設備的技術檔案和臺賬,登記設備的調入調出,確保設備各種信息準確、全面、及時。
制定設備維修養護計劃和落實執行。明確制定好各個設備養護的項目和要求,確定維護時間,將相關要求整理成“設備維護項目記錄表/卡”(可參考附表),掛在設備上,方便檢查,同時按計劃聯系相關人員,定期完成設備的各級維護,遇到設備出現故障,及時組織維修。
指導設備操作人員合理使用設備,并積極開展技術教育培訓和技術考核工作。
4.實施設備管理績效考核
設備管理工作的職責要求,不僅僅是對設備管理人員的考核要求,同時也是技術主管業務工作的一部分,設備管理工作的完成情況,必須與技術主管的績效考核掛鉤。而班組工人設備管理職責則主要是在維修生產中注意按規范使用設備,并按時間計劃和要求進行設備日常維護,對此監控與考核可由車間基層管理人員和設備管理員共同檢查完成。
二、設備技術管理的實施要點
1.設備的精心選購
設備的技術管理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從設備的選型購買開始,就必須注意選擇生產上適用的設備,即所選設備應主要針對本維修企業所修品牌車型,并且適用于市場上的主流車型,必須是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講究性價比),同時必須考慮其有較好的安全性,如具有自動斷電、自動停車、自動鎖止等安全保護功能,運動機件配備防護罩等,另外不容忽視的是其質量的可靠和耐用,確認售后服務情況是否良好,要能做到維修養護便捷和備件供應及時。如是電腦檢測設備,技術上必須升級容易,備件和服務價格合理等等,都是購買設備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2.設備的合理使用
(1)合理配備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
汽車維修企業使用的設備比較多,有通用設備,如車床、磨床、電焊機等,更多的是維修專用設備,汽車維修企業應按設備的使用范圍、使用頻率、使用技術難度等考慮是否配備專門的操作人員。通用機床、要求持證操作的危險程度較高的設備、精密度較高以及操作工藝較復雜的設備應配備專人操作,以減少安全隱患和設備損壞的機率,常用設備或一般檢測設備則可由每個班組抽調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后使用。不論是設備專職操作人員或一般汽車維修工人,對應于要操作的設備,都必須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掌握其基本構造、工作特點,安全操作規程,應知應會的簡單維護知識和技能等等,經過考核合格方能操作該設備,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提高工作質量,減少濫用設備造成的設備異常損壞的機會。
(2)健全和認真執行共用設備的使用紀律
整個維修車間共用的設備占了大部分,例如四輪定位儀、拆胎機、輪胎動平衡儀、雪種回收機、超聲波噴油嘴清洗儀等,這類設備由于共用,大家各自責任心不同,追究責任比較困難,常常維護管理責任不到位,容易造成損壞,所以搞好這類設備管理往往也是設備管理的關鍵。各班組共用的汽車維修設備,要明確制定使用管理紀律,并在重點設備旁邊懸掛使用記錄卡,內容包括使用人、使用時間、主修車輛、工作任務、設備工作狀況記錄以及設備的工具附件情況等,由設備使用人自覺進行工前和工后的交接驗收和使用情況記錄工作,在設備使用完后由設備管理人員簽名確認設備情況完好。技術部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對設備使用情況的監督,部分危險性高的設備只有符合資質(憑操作證)的操作人員才能使用,同時注意保持設備清潔,管理好工具和附件,發現異常立即停機。企業領導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進行檢查,以落實設備使用紀律的持續執行。
(3)實行定機、定組、定崗的三定崗位責任管理制度。
分配給各班組專用的設備,例如舉升機,快保設備,鈑噴設備等,均要落實誰使用、誰保管、誰維護的原則,由班組長安排組員輪流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每天班長進行相關工作的監督,承擔相應的設備管理責任。其他班組人員未經允許,都不應擅自操作和使用該班組設備。如果班組人員較多,班組長還應指定各個組員具體負責某設備的維護檢查,明確班組內人員的工作責任。
(4)注意設備的性能特點和使用要求
設備的設計生產總有其目的和性能,也有額定功率和負荷的要求,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掌握設備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認真閱讀設備的使用說明,按設備技術性能和特點安排生產任務,嚴禁超速超負荷、精機粗用和違章操作。另外注意設備擺放和使用環境的清潔,大部分設備使用環境都要求防塵、防潮、通風,光線充足等等(例如砂輪機等機加工設備房就不能擺放電器檢測設備等精密儀器),以保證設備的安全使用,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設備的工具附件也不能擺放太遠或雜亂,以免效率低下,容易丟失,所以還應搞好設備使用環境的5S工作。發動機電腦綜合檢測分析儀、四輪定位儀、底盤性能檢測線等電腦檢測設備,在使用時注意保持電源的穩定,地線接線良好,必要時可設置穩壓電源。
3.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在不少汽車維修企業中,設備的日常檢查和定期維護不到位,員工思想上不重視,企業責任制度沒有落實,設備的定期維護卡只是做出來應付檢查,里面的維護項目千篇一律,不是針對設備實際需求制定的,沒有真正落實設備的“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常常在設備出了故障停止運行才匆匆忙忙找人修理,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運作,而且造成安全隱患。
為了更好的預防設備故障的發生,汽車維修企業應使設備的維護經常化和制度化。維修機具的日常維護由主操作人負責,如果是不同班組共同使用的設備,則由車間主管安排不同班組人員按季度輪換進行日常養護。設備的維護和車輛維護都有相近的道理,可以針對不同設備的使用性能要求,由設備管理員制定每種設備的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項目,計算其使用頻率和強度,確定各級維護的時間(一般設備累計運行450-500小時應做一次一級維護)和具體工作項目、內容,并制定“××設備維護記錄單”(如表1所示)。
設備使用班組按期完成“××設備維護記錄單”中相應的檢查、清潔、潤滑、緊固、更換潤滑油液等一級維護項目,并記錄于“設備維護記錄單”中,經設備管理員或技術主管檢驗后,在“設備維護記錄單”中簽名確認,作為日后人員績效考核和設備養護管理憑證。對于設備的二級維護,因其作業內容包括設備檢查、調整,如拆檢潤滑系統、傳動系統等,以及設備磨損超限零件的更換等等,項目較多,工藝較復雜,應由設備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另外可以聯系設備供應商售后服務人員以及設備維修公司進行維修,有利于提高設備維修的效率和質量,減少設備安全性能方面的顧慮。在設計維護記錄表時,注意維護項目要細致有針對性,工作要求應明確,同時要考慮可行性。
4.做好設備的技術檔案和信息管理
設備的技術檔案是反映設備技術性能和基本狀況的重要資料,應注意完善和保管完好。設備技術檔案包括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主要技術參數和性能說明、質量擔保卡、相關裝箱附件說明、維護項目記錄單、使用記錄卡、維修(報價)結算單據、檢測設備年檢標定結果、出現過重大技術責任事故的處理過程記錄等等,應由設備管理員從設備購買入庫開始即收集好進行記錄存檔。另外設備管理員應建立設備臺賬和相應設備卡片,準確記錄設備的各種信息,現在要求用電腦(EXCEL表格、數據庫)統一進行記錄,將設備逐一進行登記和編號,臺賬內容可包括設備經濟價值、供應商、服務商、設備技術參數、設備使用維護情況等大類內容,然后再細分各種更具體的信息資料,以方便設備的管理。
三、結論
只有將設備管理的工作作為企業生產管理中一個常規化工作內容,從領導到員工,全員重視并實施相應責任制度,細致做好設備基礎管理工作,才能使汽車維修企業的設備更新費用和使用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保證了人和物的安全,最終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也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王健民.生產運作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阿米塔布.S.拉圖里,詹姆斯.R.埃文斯,馬士華.運作管理原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