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凱
摘要: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各個領域都意識到了人才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對社會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養供給的核心機構,需要根據當前趨勢進行教學規劃。在動畫專業教育中,更要注重提升實踐的比重,建立實踐性的教學體系,為此文中將合理分析實踐
動畫專業,是借助專業技術將腦內情境實體化,轉變為媒體信息的專業,而這一轉化過程的實現途徑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能達成。由此可見實踐在動畫教學中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國動畫領域的專業教育起步較晚,體系較比他國缺乏完善,所以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亦有待改革。為此高校應打破僵局\勇于革新,大幅度提升實踐比重,才能保證動畫教學的實效性。
一、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概況分析
我國動畫產業早期不乏優秀的作品,《大鬧天宮》《天書奇譚》《九色鹿》等優秀動畫都昭示著我國動畫產業曾經的輝煌,但也體現出了我國動畫由于沒有設置分級制度而普遍傾向低齡化的特點。我國與動畫大國日本比鄰,日本動畫專業教育發展起步早,體系成熟,作品繁多,從幼兒動畫作品到具備成人思想深度的作品一應俱全,涉獵廣泛。反觀我國,動畫專業教育起步較晚,由于不具備明確的分級制度,導致許多面向青年或成年觀眾制作的動畫無法過審,使得觀眾群過于局限,而且由于受應試教育體系影響,教學靈活性不足,理論性過強,這都使我國動畫專業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所以高校只有積極改革動畫專業教學,提升實踐比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自主意識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動畫人才[1]。
二、我國高校動畫專業教學弊端分析
(一)受應試思想影響,教學理論性過強
理論知識是動畫專業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色彩知識、美術發展史、動畫發展史等知識,雖然都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動畫教學最主要的構成,無論學生從理論教學當中學到了什么,在腦內形成了怎樣的記憶與印象,最終都需要通過自主的實踐創作,才能使自身所學得到驗證,所以在我國動畫專業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比重應當遠高于理論教學的。但許多院校與教師由于長久以來都在應試環境下成長,所以灌輸式的、理論為主的教學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重點,這樣的教學理念對高校動畫教學并無益處。
(二)忽略創造力的激發,導致模仿成風
日本動畫產業發展較早,成果豐碩,優秀作品頻出,而且由于涵蓋的年齡段十分廣泛,不止限于低齡作品,尤其受到我國青少年群體的喜愛,也是我國青少年群體接觸深度動畫作品的唯一渠道。因此我國的許多高校動畫專業的學生在實踐創作過程中在人物設定、故事背景、劇情梗概、畫風細節等許多方面都難免會沾染日本動畫的影子,甚至直接去模仿,去抄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我國始終缺乏以青少年或是成年群體視角為主的作品,而低齡化作品無法激發高校生的共鳴,加之校方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自然會引發這樣的風氣。
(三)缺乏實踐平臺,導致學生的自主性無法被激發
當前我國動畫市場份額中,依然是國外動畫(以日本及歐美為主)的比重最高,所以國內自主制作的動畫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展示平臺,雖然漫畫刊物領域有金龍獎這樣的權威平臺給學生參與評比,但卻并不是以動畫為主的平臺,只有少數動畫如《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獲得了電影類的獎項,卻并沒有針對動畫作品專門開設的評獎渠道,這使得許多學生的自主創作欲望被打消了,許多優秀作品也都只停留在漫畫刊物上,無法以動畫形式參與競爭[2]。
三、高校動畫實踐教學改革意見
(一)擺脫應試影響,提升實踐比重
我國的應試教學必然是以理論為重點,但對于動畫教學來說,理論教學的比重卻是不應超過實踐教學的,因為無論是怎樣的理論與知識,最終都需要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變為靈動的畫面,這才是動畫教學的實際目標。所以教學過程中,校方與教師都應當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感受、觀察、研究運動曲線,并實際創作。即便是人體的一個微小動作,都需要讓學生認真觀察,并學著以動畫形式體現出來,才能最終做出真實的優秀動畫作品。反之如果學生只是一味學習動畫理論,卻根本無法準確體現出人體的基本動態,那么即便學到的理論再多,也都是徒勞的,對于其后續的動畫創作過程十分不利。
(二)激發學生創造力,讓學生擺脫模仿
創造力缺乏,創作思想受限是當前我國多數動畫生的學習現狀,這對于動畫產業的人才培養十分不利,與我國的教學體制以及動畫審核體制都有很大關系,但這不能成為實踐教學的絆腳石,在校期間,校方與教師都應當積極給予學生更廣泛的創作空間,并且積極利用讀書與出行體驗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更多觀察社會百態,這樣才能夠創造出屬于我國的,具備我國特色的優秀動畫作品。雖然并不是動畫作品,但通過近來一部以日漫為基礎的日劇改編的國產電視劇《深夜食堂》可以看出,雖然故事背景變成了國內,但餐廳的裝潢及故事的梗概依然偏向日式風格,與國內實情不符,這也是在動畫領域的常見問題。如果以此為背景,教師應當更多帶學生去觀察路邊的大排檔、中式的茶館,以及百姓餐館,并做成動畫,我國飲食文化基底深厚,完全可以不去依靠他國的裝潢與食物,便能夠打造出引人入勝的特色作品。
(三)積極提供發展平臺,讓優秀作品嶄露頭角
我國漫畫連載刊物百花爭艷,實現動畫化的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國家的支持力度不足,加之沒有展示平臺,導致許多優秀的自主動畫作品無法傳達到大眾群體中。例如金龍獎便是針對我國漫畫作品以及cosplay作品等來辦的獎項,針對動畫作品,我國卻始終缺乏獨立的、定期開辦的權威的評比活動,這也使得許多動畫學員滿懷熱情制作出的優秀動畫作品只能小范圍傳播,而無法為大眾所知。這樣的趨勢對于高校動畫學生發展十分不利。所以校方應當更積極地向國家提出動畫專門投稿、展示、宣傳及評獎渠道的申請,國家也應當給予動畫領域更大力度的支持,讓更多年青一代的動畫專業學生有身為動畫創作者的信心,讓優秀的動畫作品得到充分認可,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動畫專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動畫自主創作這個行列中,要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動畫產業發展起步雖晚,而且面臨著日本等國挑戰的現狀,但并不代表我國動畫人才不會有更好的發展,要體現出對動畫行業的重視與支持,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優秀作品能夠得到大眾認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創作欲望,進而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去投身創作,成為新一代動畫領域的創作主力,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這也是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最終的目標。要激勵更多熱愛動畫的學生,使其優秀的動畫創作能力體現出來,進而體現出我國的優秀文化實力,讓我國優秀動畫人才與作品為人所知,能在被他國壟斷的動畫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越來越重要[3]。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文化實力不容小覷,但動畫專業教學起步晚,限制多,競爭局面嚴峻,特別是實踐比重小于理論,十分不利于動畫人才培養。在這個重視變革的時代,各大高校也都應當把握住當前趨勢,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讓實踐教學靈活起來,讓學生有更大的創作平臺,才能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動畫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進東.應用型本科高校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6,(06):108-115.
[2]王鶴,胡巾煌,張梅.高校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6):71-74.
[3]鄧江洪.從傳播學角度看動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