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范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
【摘要】本文通過對486名中職教師的快樂指數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中職教師的快樂指數不高,快樂指數在性別、職稱、婚姻狀況上有顯著差異,在其它人口學變量上差異不顯著。并在此基礎上對影響中職教師快樂狀況的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師 快樂指數 影響因素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是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中從事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擇調查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86份,回收率95.29%,有效問卷422份,有效率82.75%.其中男教師183人(43.4%),女教師239人(56.6%).
(二)研究方法。通過對中職教師快樂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問卷調查,被試得分越高(滿分10分)則表明其快樂指數越高.而對影響中職教師快樂指數的因素則是通過排序,調查結果采用SPSS13.0for Windows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研究結果
從總體上來說,中職教師的快樂指數不高,得分5.14±1.77。快樂指數在性別、職稱、婚姻狀況上有顯著差異,在其它人口學變量上差異不顯著。而中職教師工作中開心事調查顯示:中職教師最開心的事情是“與學生相處融洽,學生畢業能找到好工作”;中職教師最不開心的事情則是“學生不聽話,難教”。
總體上中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高,在工作中,中職教師有許多的無奈與辛酸。
“我有常人一樣的煩惱。我需要養育子女,我需要照顧父母,我需要學習和提高,我需要在我的學生身上看到我的成功! 許許多多的瑣事困擾著我。孩子的作業我要輔導,工作太忙我沒有時間看望和照顧父母,甚至也沒有時間多看一些書。我愛我的學生,可是他們時常令我不安:不愿意學習,不愿意勞動,不愿意鍛煉,只是等待父母和老師的關照。我用心備課、講課,回報我的是他們的酣然入睡;我用心開導,回報我的是不以為然。我擔心他們踏向社會的第一步,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失敗、無奈、懊惱?”一位中職教師在網絡上的留言。
孟子有三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反觀中職生與“英才”的關系,不可否認,中職生中有英才,很多中職教師為此感到欣慰自豪,但是更多的中職生跟英才是不沾邊的。“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對于中職教師來說,辛勤的耕耘卻不能綻放美麗的花朵。
三、分析與討論
中職教師的快樂指數不高,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職教師的成就感相對較低。成就感是個體取得了成績或成功以后引以為豪的感覺,是個體在完成某項學習或活動任務后產生的一種自我滿足的積極情緒體驗。它促使個體的身心與客觀環境保持平衡狀態和增進健康,使個體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增強自信心,提高動機水平,同時為以后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提供有利條件。它是個體的潛能得以充分展示、個體在組織中不斷成長發展以及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和被認可后贏得自尊的心理需要的滿足。教師的價值主要通過學生對社會創造的財富來衡量。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職教育在社會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同時不可否認,中職生整體素質不高,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組織性、紀律性不強,其職業成就跟其他群體相比略低,也就造就了中職教師比其他教師群體的低成就感。
2.社會對中職教師的認可度不高
在社會評價中,普通高中學生與中職學生相比,兩者具有文化基礎上的懸殊,社會認識就簡單地形成了好差學校之分。再者,中職教育的性質就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辦學目標就是培養動手型的技能型人才,在外界看來“學校是工廠、教師是師傅、學生象工人”。中職的實行彈性學制,在校1-3年不等;課堂組織形式既有校內課堂教學又有校外見習實習,還有校企合作的頂崗實習等,中職教育的靈活辦學也導致致使社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中職教育不規范,這些社會評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社會對中職教師的認可度就會降低。
中職教師在社會對比缺乏價值因素。中職教師在與同行或者是與其他行業之間經常會形成一種潛意識的對比,對比在經濟待遇、職業聲望、社會權益等方面的差距,在對比中他們往往看不到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對學生家庭和學生個體發展的重要性,只是看到同行或者其他行業的優勢,缺乏自身職業價值的客觀認識。使得中職教師不滿意自己的職業,影響到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獲得。因此,社會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去衡量教師的勞動成果,教育管理部門要引導公眾建立合理的期望,多關注中職教師的優秀成果和先進事跡,形成社會對中職教師良好的信任感。
3.中職學校的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現狀不樂觀。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獲得滿足、只有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和諧發展,并伴隨力量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近年國家重視職業教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中職學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讓中職教師在職業體驗中不幸福,比如:中職學校教學資源相對普通中學教育差距較大,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低,參差不齊,中職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和壓力巨大,教師對自身健康關注不夠,大量存在“亞健康”狀態等。
四、研究結論
從總體上來說,中職教師的快樂指數不高,得分5.14±1.77。快樂指數在性別、職稱、婚姻狀況上有顯著差異,在其它人口學變量上差異不顯著。而中職教師工作中開心事調查顯示:中職教師最開心的事情是“與學生相處融洽,學生畢業能找到好工作”;中職教師最不開心的事情則是“學生不聽話,難教”。
快樂的教師是快樂教育的前提,以教為樂、寓教于樂,是提升中職教師工作幸福感的重要方面。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要自己心中有陽光。要使學生快樂,教師首先要快樂,唯有快樂的教師能創造快樂的教育,唯有快樂的教育能培養快樂的學生。中職教師是一個有理性、有文化、高素質的群體,要學會及時調適自己的不良情緒,“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參考文獻:
[1]呂紅梅.中職教師職業認同量表的編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3(6).
[2]呂紅梅.邊疆中職教師職業認同的實證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6(5).
作者簡介:呂紅梅(1982年6月-) 女, 碩士,漢族,云南曲靖人,現任職于曲靖師范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 研究方向: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