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鵬+朱志成
(1身份證號:3713231993092940162,身份證號:430408199504162518)
【摘要】跳繩是一項集普適性、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和競技性于一體的簡易體育活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跳繩在現代也是一項大眾化的體育運動,時代價值體現在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緩解體育資源匱乏的矛盾、傳承中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等,但也存在健身功能發揮不充分、整體運動水平不太高、組織管理工作不健全等問題。
【關鍵詞】跳繩 運動 體育文化 現代發展
一、現代跳繩的種類
現代跳繩主要分為速度類、體力類、行進類、花樣類四種。速度類以雙腳踏地為主,訓練跳繩的速度、姿勢和跳法。體力類以“雙飛”為代表,起跳一次繩從腳下過兩次。行進類有跳繩跑步和掄繩走步。花樣類則細分為繩舞、繩操、繩拳、繩技、繩陣、趣味跳、跳長繩、跳雙繩、多繩交叉跳等行進動作、跳繩接力和跳繩接力競賽等數十套繩路,幾百種跳法。另外,跳繩還可按參與人數分為一人跳、雙人跳及多人跳;按繩的長度分為跳長繩、跳短繩兩大類。
二、跳繩運動的優勢
(一)場地幾乎無要求,即使2米見方的平地也可進行。
(二)人數沒有限制,可一人跳,雙人跳或多人跳。
(三)安全系數比較高,很少有運動傷害發生,即使跳躍失敗或停頓,也不會出現傷筋動骨。
(四)簡單易學好掌握,使人產生興趣而參與其中。
(五)鍛煉效果很明顯,只要堅持一兩個月就有很好的強身健體功效。
三、跳繩運動的作用
一是可以健身。跳繩是一項全身運動,可使下肢強壯、上身健壯。許多運動員比賽前會做一組跳繩,舒展全身關節。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期,堅持跳繩,能不斷刺激上下肢骨兩端的軟骨,推遲軟骨鈣化年齡,使骨頭的生長期變長,堅韌骨骼,促進身高增加。
二是可以健腦。跳繩是一項綜合運動,大腦協調指揮手、腳、腰腹、各肌肉、關節等部位,能充分鍛煉神經系統。青少年進行跳繩計數訓練,有助于將抽象記憶轉化為形象記憶,促進大腦發育。
三是可以健肺。人體對氧氣和養料的需要量在跳繩時會加大,就會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心臟收縮。跳繩者可以提高肺活量,經常跳繩者的心臟肌肉發達,收縮力增強,心跳博動有力。
四是可以健美。跳繩是一項耗能的有氧運動,跳繩10分鐘等于慢跑30分鐘,如果加強跳繩訓練強度,連續跳30分鐘,就相當于參加了一次馬拉松大賽。跳繩1小時可消耗600~1000卡的熱量,消除手臂、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全身肌肉結實,塑造更加健美的體形。
四、跳繩運動的時代價值
(一)促進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隨著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正成為一種思想共識和行為自覺,甚至是一種時尚。跳繩集健身、娛樂、觀賞、競技于一體,作為傳統體育項目也能適應新時期廣大群眾強身健體的廣泛需求,正逐步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一門必修課。
目前,全國多地的體育中考中將跳繩作為項目之一。跳繩運動可以顯著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經過跳繩訓練的班級,小學生的體育達標測試優秀率由平均20%左右上升至75%以上??梢?,跳繩運動普及程度提高,能促進中學生身體素質。我國在校學生的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長,跳繩還能預防、治療肥胖和啤酒肚等問題。因此,在全民健身項目中,跳繩運動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二)緩解體育資源匱乏難題
我國民眾的主要鍛煉項目有“健身走”、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籃、排、足球等。然而,這些項目的開展通常都會受到場地、天氣等因素的制約,這就導致了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社會體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推廣約束條件極少的跳繩運動,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此矛盾。跳繩運動易普及,受局限性小,健身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廣。
(三)傳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
跳繩在我國歷史悠久,參與人數眾多。多人跳長繩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和進取精神。因此,跳繩承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推廣此項運動,將會加深人民群眾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健康地發展。
五、跳繩運動現代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強身健體功能未充分發揮。目前,我國群眾選擇健身項目時,以跳繩健身的意識還不突出。絕大多數民眾參與跳繩運動仍以消遣、娛樂為目的,很少有人將其作為強身健體的主要手段,更少有人會作為“終身體育”的首選項目。長期堅持跳繩者較少,臨時的、偶然的參與者居多。
(二)整體水平不太高。在跳繩方面,我國雖有胡生平、胡安民等高手,但絕大多數人的水平處于“初級階段”,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有不小差距。同時,區域發展水平不平衡,東中部地區的上海、廣東、陜西、河南等發展相對較好,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則相對較低。
六 跳繩運動發展的時代契機
(一)發展空間大。2011年中國人均GDP正式邁過5000美元,隨之而來的是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迅速崛起的人們對健康、娛樂等生活服務的膨脹需求。據尼爾森的《2015年中國體育人群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同2007年相比,全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加,近6成體育消費者會在社交平臺曬出運動時的相關照片,體育鍛煉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6~19歲兒童青少年在校外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中跳繩所占比例較低,在16~19歲青少年的主要鍛煉項目更低。在全民運動熱情持續高漲的新時代環境下,跳繩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中占比較低,發展空間巨大。
(二)關注度日益提高。目前,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已授權成立了全國跳繩運動推廣中心,負責全國跳繩運動發展,由該機構定期舉辦全國跳繩推廣工作會議、全國跳繩聯賽和跳繩的培訓考級。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跳繩運動,相關賽事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2016年世界跳繩錦標賽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南非等5大洲的24個國家的862個跳繩高手在瑞典馬爾默展開激烈的角逐。
參考文獻:
[1]樂陶.漢畫上的中國古代體育活動[J].中華文化畫報,2008,7:80-83.
[2]扈詩興.跳繩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129-132.
[3]江崇民,張彥峰,蔡睿,等.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現狀分析[J].體育科學,2009,29(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