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普通干線公路布局規劃思路
王 靜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面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科學開展普通干線公路網布局規劃是公路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明確普通干線在公路網的作用,分析布局規劃過程中節點選擇、路網規模預測、網絡布局等主要步驟,并以河北省普通干線布局為例,詳細闡述了各步驟的應用,為其他區域開展普通干線公路布局研究工作提供實踐經驗。
普通干線;布局規劃;思路
《公路法》規定,我國公路的行政等級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四個等級,此外還有少量的專用公路。其中國道和省道一般稱為干線公路,縣道和鄉道一般稱為縣鄉公路或農村公路。2006年,我國在公路統計中又增設了村道層次。
面對經濟社會和公路交通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我國各層次公路的功能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未來可按國家公路、省級公路和鄉村公路三大層次對公路網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在路網體系中,國家公路主要發揮干線功能,省級公路主要發揮次干線功能,鄉村公路主要發揮集散和連接功能。
由于路網層次的概念是相對的,不同的區域可以有不同的層次結構。一般按照公路在區域中的不同功能,區域路網劃分為主干線公路、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和聯絡公路四個層次。其中,國家高速公路和地方高速公路主要承擔中長距離的快速客貨運輸,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運輸服務,側重體現服務的高效性,發揮主干線功能;普通國道和普通省道組成普通干線公路,承擔中長距離客貨運輸,同時還承擔沿線對出入便捷性要求較高的短途運輸,提供速度較快、可選擇和應急替代等運輸服務,側重體現服務的普遍性,發揮干線功能;縣道發揮集散公路功能;鄉、村道發揮聯絡公路功能。
2.1 選擇目標節點
節點的選擇通常與區域的城市化進程相協調,并對區域經濟起著良好的引導作用。普通干線公路網規劃的目的在于通過謀劃符合區域交通運輸需求的干線公路空間布局,促進干線公路基礎設施科學有序發展。而路網布局的本質是把“點”狀分布的運輸需求源,通過合理的網絡有效溝通聯系起來。因此,論證需要有效連接的節點是確定普通干線公路規劃目標的關鍵內容。根據功能定位,普通干線公路作為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功能上與高速公路互為補充,在布局上獨立實現對重要城鎮節點的連接。此外,普通干線公路還需要連接產業基地、旅游景區、交通樞紐等特殊功能的節點。
(1)城鎮節點
城鎮是區域人口、經濟、政治、文化、信息的高度集合體,具有組織區域經濟社會活動,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的核心作用。交通運輸的需求源,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因此,普通干線公路規劃目標首先考慮對城鎮節點的連接。
據節點的行政等級、城鎮等級以及人口分析情況,將普通干線公路網需要連接的城鎮節點分為三類:地級節點、縣級節點(縣政府或縣級市政府以及部分區政府所在地城鎮)、重要鄉鎮節點。
(2)產業基地
開發區、園區一般包括國家、省、市以及縣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各級園區。通過開發區建設,逐漸引導產業向各類園區集中。選擇區域內重要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作為普通干線連接的節點。
(3)旅游景區
旅游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旅游景區應作為普通干線公路連接的節點之一。對于旅游景區的連接,各區域可結合旅游發展規劃,找到區域發展中重要景區作為普通干線連接的節點。
(4)交通樞紐
普通干線具有溝通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的紐帶功能,布局應考慮連接重要的公路樞紐、鐵路樞紐、港口、機場等交通樞紐節點。
2.2 預測路網規模
公路網發展規模,主要與區域內經濟發展狀況、規劃節點分布及交通發展水平有關。對于公路網的合理發展規模,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結合公路網規劃的實際情況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網絡節點法、國土系數法、穩定密度法、人口密度法及時間序列法。
2.3 形成布局方案
在既有普通干線公路網基礎上,以單因素補充為主要手段,通常根據區域內路網發展實際情況,可考慮加強區域內節點間及與相鄰區域節點間的便捷連接、擴大覆蓋重要鄉鎮、旅游景區、交通樞紐、經濟開發區等節點、加密路網稀疏地區等因素,逐個分析增設路線,再從整體路網角度進行優化調整,形成由點到線的網絡構架。
(1)加強節點便捷連接
大中城市、縣城是區域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對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是影響路網布局的核心因素,路網調整應首先考慮區域內縣級及以上節點之間的連接。同時普通干線公路還承擔著對外聯系的功能,需要連接的相鄰區域城市節點,以形成銜接順暢的區際公路出口。
(2)擴大路網節點覆蓋
根據區域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發展、綜合交通體系構建的要求,充分發揮普通干線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增加對鄉鎮、旅游景區、經濟開發區、交通樞紐等路網節點的覆蓋路線。
(3)路網加密
在充分考慮加強連接、擴大覆蓋等針對節點補充增加路線的基礎上,從完善網絡布局,加密路網的角度考慮增加部分路線。為提高路網的普遍服務性,可考慮在路網稀疏地區增加路線;同時考慮在交通需求日益旺盛、路段交通壓力較大的瓶頸路段,規劃增加分流路線,緩解路段交通壓力,提高路網整體運行效率。
(4)優化調整
在單因素補充形成初步布局方案基礎上,對路網進行優化調整。對于新增路線間及新增路線與既有路線間存在路線斷頭情況,從路線成網角度考慮,增加部分路線,提高普通干線公路網絡化程度。
河北省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具有“環京津、環渤海”的特殊區位優勢,是首都北京連接全國各地的必經通道和溝通全國的紐帶,同時也是“三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經過多年的發展,河北省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扶貧開發、縣域經濟及農村經濟發展、小汽車逐漸普及、居民旅游休閑度假出行日益增多等一系列新的發展形勢,要求對河北省普通干線公路布局進行重新審視。
3.1 普通干線公路網功能定位
河北省普通干線公路包括省域范圍內的普通國道和普通省道,是具有全省政治、經濟意義的重要道路,主要連接省會、大中城市、縣城和重要鄉鎮,通達重要產業基地、交通樞紐和旅游景區,承擔省際、市際、縣(市)間以及縣(市)與重要鄉鎮間的公路客貨運輸。
3.2 目標節點選擇
根據河北省普通干線功能定位,結合未來發展的新形勢,對目標節點進行選擇。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城鎮節點
根據節點的行政等級、城鎮等級以及人口分析情況,將河北省普通干線公路網需要連接的城鎮節點分為三類:地級節點、縣級節點(縣政府或縣級市政府以及部分區政府所在地城鎮)、鄉鎮節點。
——地級節點:即河北省的11個設區市。
——縣級節點:即河北省4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08個縣,合計170個,作為本次規劃連接的縣級節點。
——鄉鎮節點:對于重要鄉鎮的選取,主要參考河北省規劃省級重點鎮,以及其他建制鎮和2萬人口以上的鄉。這些鄉鎮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較大,具有聚集輻射周邊農村地區的重要作用。
(2)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
將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作為河北省普通干線公路網規劃連接的目標節點。
(3)旅游景區
將AAA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劃定為重要景區并作為目標節點。
(4)交通樞紐
將鐵路樞紐、港口大型碼頭、機場和國家公路樞紐劃定為重要樞紐,其余交通節點劃定為一般樞紐。
3.3 預測公路網規模
預測河北省普通干線公路網規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網絡節點法和國土系數法分別進行定量預測,再經過專家論證得到合理規模。

表1 網絡節點法預測結果

表2 國土系數法預測結果
3.4 形成布局方案
(1)強化縣(市)際聯系,擴大服務范圍。實現縣級及以上節點之間基本實現干線公路順直連接,加強對重要鄉鎮節點以及產業基地、經濟開發區、產業聚集區、物流園區、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客貨集散中心節點的連接。
(2)強化區域路網,增加出省通道。普通干線路網布局應考慮對河北省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并兼顧空間均衡性。適當加密省會周邊、環京津、環渤海等重點區域干線路網,提升城鎮密集區的交通承載能力;提升平原區普通干線公路通達標準和路網服務水平;顯著改善北部山區、西部山區的路網格局,加強普通干線公路的覆蓋。增加與周邊省(市、區)的干線公路出口,加強與周邊省(市、區)縣級及以上節點的連接,并盡量形成省際通道。
(3)提升通道能力,優化網絡銜接。統籌考慮主要交通通道的能力配置,增加出行路徑選擇,提升通道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加強普通干線公路與高速公路、農村公路的銜接,適當增加路網銜接路線,提高路網轉換效率和可靠性。注重普通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在主要城市和縣城節點周邊研究布設環線,減少過境交通對城區的干擾。
本文結合經濟社會新的發展形勢及要求,闡述了普通干線公路網布局規劃思路,分析了在規劃過程中考慮的主要因素,并在河北省普通干線布局中得到很好應用,可為其他區域開展普通干線公路布局研究工作提供實踐經驗。
[1] 馮長虹,張建軍,孫瑩瑩.縣域公路網布局規劃的思路與方法探討[J].交通企業管理,2010,(4):53.
[2] 蔡建榮. 交通網絡節點重要度評估方法研究及其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4.
[3] 易軍偉,李林波,吳兵,等. 區域公路網規模預測研究[J]. 交通科技,2011,(1):100-103.
2016-08-05
王靜(1983-),女,河北石家莊人,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規劃與管理。
U491.1
C
1008-3383(2017)05-0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