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玉
我在一所農村中學教英語。本身,學習對于農村中學的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一種義務教育,更別說英語這一科目了。記得剛畢業(yè)出來的那幾年,雖然學生對我這個年輕的、愛笑的女老師并不討厭,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時間長了,怎樣都不能很好地聽你講課了。就這樣,時不時弄點鬧劇,我呢,就成為一個專門處理瑣事的忙人,每天苦口婆心地勸解,但時間長了,也是無可奈何。常常想,就這樣放棄算了,反正是他們家人和他們自己先放棄的。可學生一聲聲的“楊老師好”讓我羞愧,我覺得自己不配為人師,因為我沒有真正地“教書育人”。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學生走了一批又迎來了新的一批。曾有人開玩笑地說,庸醫(yī)害死的只是一些人,而庸師害了的卻是幾代人。我很害怕,害怕成為庸師人。我學習著、摸索著,慢慢地,學生的成長與變化,讓我體會到,成為一個能讓學生記住的、尊敬的好老師,真好!
記得,有一個班級是我們中學所謂的差班,因為這個班的學生是學校入學成績最差的。到了那個班,首先,讓我感覺到的是,大部分學生已經沒了學習激情,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學生還在努力,還有一些學生是隨大流的。第一次我走進教室時,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意識到我,于是我安靜地站在講臺上。過了許久,學生才意識到我,安靜了,看著我。我笑了笑,說:“謝謝同學們,我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英語老師,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與你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我能理解你們此刻的心情,但我希望你們不要放棄自己,在學校我們還有很多可學的知識,包括做人。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學生們可能都認為,只要他們調皮,都會被責罵,但這次我的不同讓他們感到詫異。我笑了,因為,我能看出他們的心里激起了一點小波浪。
就這樣,我嘗試著,在使用教材的同時,又不完全死搬教材,在考慮學生基礎的前提下,設計課堂,讓每個人都有事做,都能收獲到學習的樂趣。就這樣,我及時地發(fā)現(xiàn)了一些領頭雁,讓他們一幫一或一幫多,帶領全班同學學習。當課堂上出現(xiàn)有違紀的學生時,我會用聲調與眼神和他們交流,如果還是沒有被發(fā)現(xiàn),就輕輕地走到他們身旁,暗示他們。在課堂上,偶爾也用幽默的語言批評學生,讓學生在笑聲與羞愧中改正。在課后,我常與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家庭與他們對社會的看法,并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去幫助他們分析社會、分析人生。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不僅僅只是教他們英語知識,同時,也教他們去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去認識并適應我們的社會。
首先,教育學生學做真人。早在幾十年前,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就明確地指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學生要誠實、守信,文明、禮貌。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身正影直,做學生的表率。
其次,教育學生學做能人。讓學生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堅信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讓學生有一個較現(xiàn)實的欲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實現(xiàn)的欲望。同時,從小事教育學生要有規(guī)則意識,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從小事就要讓學生按規(guī)則去辦事,遵守各種公共秩序、各種活動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勇敢、堅強,具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
最后,教育學生學做善人。培根說:“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于人類。”我個人理解為:做點令人滿意的事,做點對人民有益的事,做點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事。因此,教師就應該教育學生學會感激父母,給予他們生命,哺育他們成長;感激生命,學會珍愛生命;感激他人,學會關心他人;感激挫折,學會堅強。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以看出身教勝于言教。作為教師,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我認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人格高尚、學識淵博、個性鮮明、形象氣質俱佳的人。整潔大方的儀表、優(yōu)雅規(guī)范的舉止,能讓教師的一顰一笑都能顯示出特有的親和力,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美的熏陶,這樣的教師學生都愿意親近,課堂效率肯定高。當然,教師的魅力不僅僅表現(xiàn)在外在的儀表和舉止上,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在教師內在的學識涵養(yǎng)上,這也是一種更深層的美,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一個教師,我雖然沒有俊美的外表,沒有光鮮的衣著,不是音樂達人,不是運動健將,也沒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沒有所謂的“特異功能”,但我有一顆赤誠的愛心,能夠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孩子,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習上,我是他們的好老師;生活上,我是他們的好朋友,他們自然也就“親其師,信其道”了。
時間總能證實很多的東西,當我聽到學生一聲聲真心的問候與關心時,我的心里很滿足,雖然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教師。我也常常和同事們探討,有時得到的是他們的諷刺,他們的固執(zhí)讓我不能平靜。但我希望他們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去改變,改變他們那種認為學生是天生的,或是只要對學生是問心無愧的,那么辱罵學生就是可以接受的……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需要智慧的,師生之間更是如此。只有智慧地去關愛學生,你才是一個學生喜愛的稱職的好老師。
(作者單位:湖南省武岡市龍?zhí)镏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