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民 孫露
摘要:碳稅將推動資本深化,對企業低碳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十三五”節能減排方案明確提出,通過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多元化融資支持等,鼓勵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文章基于煤電廠案例,將碳稅作為企業投資決策的變量因素,采用凈現值NPV法和內部收益率IRR法,探討碳稅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發現在政府相關財政稅收激勵政策支持下,企業引進節能減排設備,可以取得較好的收益;碳稅的實施可以有效促進企業進行低碳投資決策。
關鍵詞:碳稅 節能減排 低碳投資 投資決策
世紀90年代北歐國家最初提出了碳稅這一概念,到目前為止已有十多個國家引入碳稅,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碳排放非常龐大。國家氣象局第五次評估報告宣講會宣布:我國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7噸左右已經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6.4噸,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我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引進碳稅不僅能緩解國際氣候政治壓力,也能促進我國企業改善產業結構,減少能源消耗,發展低碳經濟。而碳稅的實施必定對一些高污染高排放企業的收益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
一、碳稅將對企業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
企業的投資決策受到財務效益、社會效益的制約。科學的投資決策需要有現實性、針對性和擇優性,立足內在與外在、宏觀與微觀視角,考慮綜合多復雜目標,還要思考與國家相關低碳環保法規符合性,防止產生項目的經營風險。研究表明要達到預期的減排設想與效果,不能僅實行補貼政策,最好辦法是實行碳稅政策,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背景下,碳稅將長期推動資本深化,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長期來看,開征碳稅可以改善環境狀況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碳稅與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聯合運用可以實現我國碳排放的價量齊控。所以,要重視低碳環境對投資活動的影響,站在戰略的高度來看待低碳投資收益的問題,充分考慮低碳環保因素,將財務效益和低碳環保指標進行整合。由此,碳稅的實施必將對企業進行低碳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尤其電力部門作為主要的碳排放來源,更要考慮碳稅所增加的碳排放成本對投資價值的影響。
二、企業投資決策常用方法
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凈現值NVP法和投資內部報酬率IRR法。NPV>0,則接受該方案;NPV<0,則拒絕該方案;如果IRR≥r,則評價該方案可行,如果IRR NPV=A×(P/A,n,r)-C (1) 式中:NPV為凈現值,n為投資年限,r為折現率,A為每年的現金流入量,C為初始投資成本。在凈現值法中,令NPV=0,求解IRR: A×(P/A,n,IRR)-C=0 (2) 其中,A為每年的現金流入量,C為初始投資成本,IRR為內部報酬率。 三、碳稅對企業低碳投資決策的影響 (一)問題描述與假設 為了便于分析,假設所處的市場是不完全競爭的寡頭壟斷市場——以煤電廠為例。企業甲和企業乙均為高污染高排放的壟斷企業,企業甲沒有引進環保設備,對二氧化碳不進行減排處理,企業乙引進先進的環保設備和減排技術,對二氧化碳進行進化處理。通過分析兩家企業在使用減排設備前后的凈現值來比較碳稅對企業投資環保設備的影響。對于節能減排降耗的企業,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確指出,給予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多元化融資支持等,鼓勵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 (二)參數模型與分析 以煤電企業甲為例:設煤電廠每MW容機組的發電成本Ct由燃煤成本Cc和其他成本Cf構成,其他成本包括職工福利、工資、管理費、折舊費、大修理費等。在發電機組80%負荷時,火力發電的燃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0%,其他成本占30%。故年份t每MW煤電機組的發電成本Ct可以描述為: Ct=Cc+Cf=Pc×(Ht×e×5 500/7 000×10-3)/0.7 (3) Ct表示第t年的煤電發電總成本;Cc表示第t年的燃煤成本;Cf表示第t年的其他成本;Pc表示第t年的煤炭價格,e為耗煤率,7 000指標準煤的發熱量,5 500指動力煤的發熱量。 先假設煤電售電價格Pt和利用小時數Ht不發生變化,故年份t每MW煤電機組的發電收入不發生改變;此外,如果政府征收碳稅,則征收碳稅的成本可以表示為: Cco2=Ht×a×T×10-3 (4) 其中,T表示稅率,Cco2表示需要征收的碳稅,Ht表示利用的小時數,a為排放因子。 因此,每MW煤電機組在年份t的利潤W可以表示為: W=1 000×Pt×Ht-Ct-Cco2=Pt×Ht×1 000-Pc×(Ht×e×5 500/7 000×10-3)/0.7-Ht×a×T×10-3 (5) 其中,Pt×Ht表示銷售電的收益,Ct為總成本,Cco2為碳稅。 設煤電廠的壽命為n,則每一期的總收益折現到當前為: NPV=W×(P/A,n,r)-C (6) 假設每一期的利潤都相等,都為W=A。 (三)案例情景與決策 查詢中國煤炭資源網(www.sxcoal.com),動力煤成交價格加權均值為468.75元/噸,為了便于研究設Pc為469元/噸,根據相關文獻設定碳稅稅率T為30元/噸,煤電機組利用小時數Ht 4 000小時/年,煤電售電價格Pt為0.413元/kw·h,煤耗率e為321g/kw·h,煤電廠一般運營期為30年,資本金收益率按10%計算,a為排放因子為778gco2/kw·h,綜上得到每MW煤電機組在年份t的利潤W為: W=1 000×Pt×Ht-Ct-Cco2=Pt×Ht×1 000-Pc×(Ht×e×5 500/7 000×10-3)/0.7-Ht×a×T×10-3=0.413×4 000×1 000-469×(4 000×321×5 500/7 000×10-3)/0.7-4 000×778×30×10-3=882 705.71(元)
現值NPV=W×(P/A,n,r)=
882 705.71×9.427=8 321 266.73(元)
對比甲企業,乙企業(以神華集團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集成系統投資案例)對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包含低溫省煤器技術降低煙塵比電阻和煙氣體積流量,靜電除塵本體及控制電源改造以提高除塵器效率,安裝高效濕法脫硫裝置并協同除塵、濕式電除塵和低氮燃燒技術+全負荷脫硝系統,來最大限度地降低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額度,年均減排煙塵1 716.38噸、二氧化硫2 686.13噸、氮氧化物15 131.3噸,總投資23.5億元。并且工廠每年可節約燃煤22 000噸。目前對于滿足環保標準的機組,按照國家規定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補貼家電共計2.7分/千瓦時。設備使用年限15年、年修檢成本產生為總投資的2.5%,年發電利用小時4 000小時/年、資本金收益率10%來測算,其他指標同甲企業。投資環保設備肯定會產生額外的收益,但同時因為投資新技術也會產生額外的投資成本。
因為對燃煤機組進行了改進,使得燃煤機組的供電煤耗率降低到了297克/千瓦時,并且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的投資及運營成本增加1分/千瓦時,上網電價增加1分錢每千瓦時,所以企業的利潤W也會改變,得到新的企業利潤A:
A=0.423×4 000×1 000-469×(4 000×297×10-3×5 500/7 000)/0.7-4 000×778×10-3×30=973 242.86(元)
現值NPV′=A×(P/A,n,r)=
973 242.86×9.427=9 174 760.44(元)
現值NPV′>NPV,NPV為改造前收益現值,NPV′為改造后收益現值。假設C相等都為零。
企業投資新技術與新設備,會帶來投資成本的增加,但同時因為企業節能減排技術的運用,會降低企業的成本,也會獲得政府的財政補貼等。設企業因為新技術的運用所帶來的利潤為V:
V=y+u+g+b (7)
其中,V表示新設備所帶來的利潤,y表示減少的排污費,u表示補貼的碳價,g表示節約的煤炭費用,b表示年修檢成本。
某污染物的排放當量數=該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千克)
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的污染當量值都為0.95,煙塵的污染當量值為2.18。
排污費計算:廢氣排污費征收額=排污當量單價×污染物的污染當量
由案例數據可減少煙塵1 716.38噸,減少二氧化硫2 686.13噸,減少氮氧化物15 131.3噸,排污費y=[1 716.38
×1 000/2.18+(2 686.13+15 131.3)×1 000/0.95]×0.6=11 725 511.85(元);補貼的電價u=0.027×4 000=108(元);節約的煤炭成本g=22 000×1 000×40=880 000 000(元);年修檢成本b=2 350 000 000×2.5%=58 750 000(元);V=11 725 511.85+108+880 000 000-58 750 000=832 975 619.85(元)。
計算設備的凈現值NPV=V×(P/A,10%,15)-I=6 335 612 564.58-2 350 000 000=3 985 612 564.58(元),其中I表示新設備的投資成本。
因此凈現值NPV>0,企業節能減排投資項目可行。
再令,NPV=0,可以推算內部收益率IRR。由上式可知A=V=832 975 619.5元,C=I=2 350 000 000元,n=15。計算得出內部報酬率IRR=35.06%>10%,企業節能減排技術項目亦可行。NPV法、IRR法都證實了企業引進節能減排設備,可以取得較好的收益。
四、結語
碳稅征收有利于節能減排,也將推動資本深化,對企業低碳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本文運用投資決策方法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凈現值NPV法和內部收益率IRR法對企業的低碳投資決策進行了分析,基于煤電廠案例,根據實際情況假設了具體的參數模型分析了甲、乙煤電廠在投資了減排設備前后企業的利潤情況,發現在政府相關財政稅收激勵政策推動下,無論用凈現值法還是內部收益率法,企業選擇低碳投資減排設備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較好的收益。因此企業應加大低碳投資,才能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J
參考文獻:
[1]林莉,薛菁.碳稅政策實踐的國際經驗及國內路徑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
[2]劉艷紅.我國開征碳稅的政策選擇[J].商業會計,2016,(10).
[3]王曉燕,楊茗.開征碳稅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分析[J].財會通訊,2016,(26).
[4]傅李虹,周瑩瑩.基于低碳經濟視角的項目投資決策模式研究[J].會計研究,2011,(4).
[5]Hong-Bo Duan,Ying Fan,Lei Zhu.What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policy of CO2 trageted reduction:An application of aggregated economic technological model with CCS?[J].Applied Energy,2013,(112).
[6]張曉娣.劉學悅.征收碳稅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研究——基于OLG-CGE模型的增長及福利效應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5,(3).
[7]倪涓.碳稅與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析[J].稅務研究,2016,(4).
[8]鄒武平,陳榮.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投融資戰略新思維[J].經濟論壇,2015,(6).
[9]朱乃平,王談斌,金夢露.開征碳稅對電力企業的財務影響及應對[J].財務與會計,2016,(2).
[10]姚進.碳減排政策對發電企業投資價值的影響分析[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5.
[11]魏朗,鄭巧精.開征碳稅對我國區域經濟的影響[J].稅務與經濟,2016,(6).
[12]馬建勝.千萬千瓦煤電機組的華麗轉身[N].中國電力報,2016-5-12.
[13]張薇,朱磊.北歐國家的碳稅制度探討及借鑒[J].商業會計,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