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摘要 介紹懷仁縣綠豆栽培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大同盆地綠豆栽培發展對策。
關鍵詞 綠豆栽培;現狀;問題;對策;山西懷仁
中圖分類號 S5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46-0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ltivation present situations of Vigna radiata(Linn.)Wilczek.in Huairen Coun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gna radiata(Linn.)Wilczek.in Datong Basin.
Key words Vigna radiata(Linn.)Wilczek.cultivation;pres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Huairen Shanxi
懷仁縣位于大同盆地中部,無霜期短,適宜種植短生育期作物,以種植中早熟春玉米為主。近幾年,懷仁縣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了在無霜期短的情況下種植結構的多元化,玉米等作物面積逐步下降,蔬菜面積穩步提升,小雜糧面積大幅上漲,而綠豆作為小雜糧核心品種,其營養豐富,且生育期僅為80~100 d,具有得天獨厚的種植優勢。2015年懷仁縣綠豆種植面積達到3 400 hm2,平均產量1 290 kg/hm2,總產為4 386 t。而且懷仁縣又通過項目實施建設了綠豆高產創建示范區767 hm2,平均產量2 325 kg/hm2。示范區主要分布在馬辛莊鄉、毛皂鎮、河頭鄉和海北頭鄉4個鄉鎮10個村,涉及農戶1 000戶。為充分挖掘綠豆增產潛力,擴大綠豆種植面積,筆者通過調查懷仁縣綠豆栽培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對策。
1 綠豆栽培現狀
1.1 種植規模逐年擴大
自開展綠豆高產創建活動以來,創建面積逐年擴大,2015年懷仁縣通過項目的帶動下,建設了以西安堡村、下米莊村、南彥莊村為代表的3個66.67 hm2示范片,由整村萬畝示范片創建逐步向整鄉鎮高產創建推進。而且規模種植戶逐年增加,在高產創建項目的示范和帶動下,綠豆規模種植大戶增加至50戶,其中種植面積>25 hm2、種植面積>5 hm2的合作社、農戶分別有4家、25戶。
1.2 種植水平逐步提高
通過高產創建活動以及科技項目(例如測土配方施肥、農業科技入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標準糧田建設等)的綜合實施,一大批綠豆高產鄉鎮、高產村和超高產地塊不斷涌現出來[1-5],全縣綠豆生產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農戶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2 綠豆栽培中存在的問題
2.1 供銷信息不通暢
近幾年,綠豆營養價值逐漸被人們認識,綠豆銷量逐年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種植綠豆的積極性。但現行種植銷售體制不健全,信息不通暢,導致種植品種選擇和種植面積有很大的盲目性。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區這種表現尤為突出[1,6-11]。經營者和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生產者的利益。
2.2 種植管理不規范
盡管實施了高產創建項目,但是由于歷史種植觀念的影響,農民不愿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綠豆種植品種不更新不換代,立地條件差,多種植在干旱、半干旱的瘠薄地,且分布比較零星、分散,栽培技術落后,投入極少,管理粗放,廣種薄收,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極大地降低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3 綠豆栽培發展主要對策
3.1 改善綠豆生產的基礎條件
改善生產的基礎條件和物質裝備水平,加大生產投入和資源整合。近年來,重大項目(例如測土配方施肥、旱作農業地膜覆蓋、標準糧田建設、鹽堿地改良等)得到整合,相關工程(平田種地、修整田間道路和綠化等)[1-4]得以實施,加之相關機械(例如播種機械、收獲機械和機動噴霧器等)的配備農用,為高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 加強崗前培訓和示范作用
懷仁縣圍繞綠豆主要推廣品種及配套技術應用,采用科技人員進村入戶、田間地頭指導綠豆種植、媒體宣傳報道等多種形式進行技術培訓,主要培訓地膜覆蓋、測土配方、優種選擇、機械化作業、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同時加強科技投入,積極搞好試驗示范,在下米莊村建設1個0.67 hm2攻關田和1個66.67 hm2示范田、鄭莊村建設1個6.67 hm2高產田,引導示范區農戶統一優良品種,集成高產配套技術,科學投入,優化管理。輻射帶動綠豆高產示范片周邊農民積極參與,實現更大規模的綠豆種植面積。充分利用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輻射,涌現出一大批規模種植戶和高產示范戶[1],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3.3 強化綠豆栽培保障機制
強化綠豆栽培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一是強化服務機制,由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等單位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則,強化綠豆高產創建過程的服務功能,明確責任[1-4],對高產創建進行全過程的技術指導,確保示范區建出成效。每個示范點做到有實施方案,有技術集成方案,有詳細分布圖,有示范牌。同時結合“五個統一”,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收獲的“五統一”要求,在高產創建示范片實現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基礎上,強化農機、植保、施肥等多程序配套服務功能。二是健全領導機制,成立了以政府副縣長為組長、農業服務中心和各鄉鎮分管領導為主要成員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領導組,持續推進高產創建項目,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高產創建工作的規劃[1-3]、任務目標制定、組織管理,協調解決高產創建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檢查、督導各項措施落實。三是實行目標責任考核機制,高產創建工作與各部門、各鄉鎮年度考核掛鉤,每個示范片都確定了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明確產量目標、技術指標,規定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及考核辦法,逐級細化措施,層層建立工作檔案[1,4-7]??h政府結合年度責任制考核兌現,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對于完成綠豆高產創建任務的鄉鎮進行獎勵,對沒有完成任務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1]。
3.4 強化綠豆栽培的技術配套
一是選擇優質種子,根據懷仁縣氣候特點,優選晉綠7號、3號、1號等作為主推品種,并采用播種機適期播種,確保苗全、苗齊、苗壯;二是合理密植,每0.067 hm2種植9 000~10 000株;三是大力推廣地膜覆蓋;四是合理澆水施肥,有條件的地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重施底肥,巧施微肥,根據產量目標充分利用雨季適當增加用肥量[1]。五是貫徹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做好病蟲害測報工作[1-4],及時監測病蟲害發生動態,科學防治。
4 參考文獻
[1] 齊恒山,劉建.懷仁縣糧食高產創建的做法與成效[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4(2):70-71.
[2] 曹國軍.超高產春玉米氮磷營養特性及養分調控技術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1.
[3] 張耀文,趙雪英.山西省綠豆生產現狀及發展方向[J].山西農業科學,2005(2):14-16.
[4] 陳國平,楊國航,趙明,等.玉米小面積超高產創建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玉米科學,2008(4):1-4.
[5] 王麗俠,程須珍,王素華.綠豆種質資源、育種及遺傳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學,2009(5):1519-1527.
[6] 何太.大同縣綠豆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3(11):19-20.
[7] 李英.南陽市綠豆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5):47-48.
[8] 胡建平.榆林市糧食高產創建的做法與經驗[J].中國農技推廣,2010(6):9-10.
[9] 師仰新,劉愛虹,封永順.子洲縣地膜綠豆高產栽培示范項目總結[J].現代農業科技,2011(6):114.
[10] 王闊,郭安斌,張志民,等.綠豆高產栽培操作技術[J].中國種業,2008(8):56.
[11] 種司.榆林糧食高產創建由大作物向小作物推進[N].農民日報,2008-05-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