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多加
摘 要:本文依據圖書館的多年工作實踐,并借鑒相關的國內外理論研究成果,從圖書館的社會價值滿足的群體需求視角,探析圖書館社會服務功能的新價值體現,即包括展示用戶自我表現需求和用戶自我表現需求的方式等。最后深化研究充分發揮圖書館社會價值的路徑對策,為相關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咨詢服務;新價值;設計思路
1 引言
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在于滿足社會信息需求。一是有序向社會傳遞信息,內容包括文獻信息,以及收集文獻信息。圖書館盡可能地訂購無序的信息世界,使人們可以自由地獲取信息。其次,會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庫,將配備科技搜索的新網站和服務平臺,向特定用戶傳遞信息的深度處理。第三,圖書館是一個公共空間,人們聚集在這里,各種的專家和主題講座主辦的圖書館組織;各種文化展覽;大力推廣閱讀活動,公開信息的窗口,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所有方面;以及各種場合的使用,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體驗的質量交換,通過交流獲取信息。這種信息是分散的,非有序的零信息,大量的人在實踐社會生產活動,而且還需要一般的信息。
2 圖書館的社會價值新體現
(一)展示用戶自我表現需求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個人的需求層次也普遍提高,追求表現自我的愿望變得強烈。雖然在工作崗位上也有自我實現的機會,但并不是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歡的,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實現自我價值。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多方面,即使一個人能憑借工作達成自我實現的愿望,也需要通過不同的平臺展現自己多方面的價值,需要在不同的場合實現自我。作為社會公益文化機構的圖書館,肩負著為個人提供創造力發展機會的使命,隨著社會的發展,圖書館的職能也在不斷變化,如今這一使命有了更多的含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踐行。
(二)用戶自我表現需求的方式
圖書館通過兩種方式滿足用戶自我表現的需求。其一是為公眾提供個人表現的平臺、條件和機會。如普通公眾有藝術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卻缺少展示的平臺,有了作品卻不能給更多的人欣賞,商業性的展館代價和門檻較高,受眾也很有限,而圖書館可以為公眾免費提供一個展示書法作品、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的空間;有人有音樂、舞蹈或表演方面的業余愛好,圖書館可以組織藝術團體、開辟表演空間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藝的機會;還有人有茶藝等方面的經驗,想要與他人分享,圖書館可以定期組織活動,邀請他們給其他用戶傳授某方面的技藝等等。通過這種方式,能滿足公眾的高層次個人表現和成就展示的需求,以及進一步奉獻社會的個人愿望。其二,圖書館可以向社會提供激發創意的平臺。一些圖書館提供平臺,讓用戶把各種創意工具帶來交流、切磋,互相激發創意、靈感。有的圖書館將3D打印引進圖書館,讓讀者利用這一工具進行創意設計和制作,讓用戶充分地在圖書館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圖書館與用戶充分地互動,將成為圖書館蓬勃發展的動力之一。
3 充分發揮圖書館社會價值的路徑對策
(一)注重建筑與空間設計的必要性
圖書館代表圖像的區域在很大程度上,圖書館建筑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我們從全世界現有的圖書館建筑,可以反映建筑風格和建筑特色,許多圖書館的建設作為一個古典的建筑在世界傳播的人。其次,時代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圖書館建筑空間設計要求的信息,圖書館建筑空間直接影響圖書館和讀者的功能效率,我們投入第三空間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充分發揮圖書館作為社會空間的第三的社會價值,它必須在空間上的空間圖書館工作的設計,使圖書館成為人們學習的最佳場所,交流,休閑時間。另一方面,圖書館的建筑是有特殊要求,在外觀上,它不同于一般的辦公樓,它的形狀應該有文化的魅力,一個好的圖書館建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它的外觀設計:在室內設計中,必須遵守所需長期保存的文件的縮微膠片和CD,文獻資源的條件下,也能滿足各功能分區的要求,辦公空間,留給用戶的各種空間的功能和審美功能設計巧妙。
(二)建筑及空間設計
建筑設計強調功能性、技術性、經濟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在這里,我們不考慮技術和經濟的項目,側重于功能和文化藝術。也就是說,圖書館的建筑設計必須在這期間和地方科技水平,為了滿足功能要求,注重文化和藝術元素的融合,充分發揮藝術想象的作用,使它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在功能方面,強調了建筑設計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可擴展性。一個成功的圖書館建筑將反映一個靈活的空間概念,可以很容易地重新配置各種用途。圖書館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然而,圖書館建筑面積不能無限擴大,不能盲目投建新博物館,實現靈活的調度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改變建筑的基本結構,這需要設計打破了傳統圖書館建筑內部功能和固定框架的應用要求,大房間的零分離的設計原則統一,以確保使用靈活性、適應性和可擴展性,不僅可以滿足圖書館的使用要求,又要考慮未來的需求。其次,圖書館是作為社會存在的第三空間,它的設計應如何適應人們的各種需要。
(三)利用自身資源參與社會發展
圖書館自從向社會開放之后,就一直在利用自身資源滿足社會的文獻信息需求,為社會公眾服務。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和內容在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著,發展到現在,它已經在不斷地突破傳統的文獻提供服務,慢慢地發展了一系列以文獻信息資源為中心的的多項服務內容。但是,在信息化高速發展、民眾獲取信息越來越便捷的今天,圖書館若想得到持續發展,還必須強化社會參與,更廣泛、更深入地服務公眾。新技術的應用為圖書館的功能再造與服務創新奠定了基礎,不少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在新的信息環境下,如何提升自身在知識服務方面的價值,其中一個重要的
途徑就是從社區入手,參與到社區的信息共享活動中,使圖書館成為社區居民獲取知識、分享信息與溝通交流的平臺,使第三空間的服務更貼近公眾的生活。比如,當社區在編制發展規劃時,圖書館館員可主動參與其中,利用自身的信息技能搜索、整理有關社區規劃、管理的信息資源,并提供給管理者作為參考,甚至可以直接參與發展規劃的調研與撰寫工作;社區的工作需要宣傳。圖書館可以充當社區宣傳的一個窗口,利用自己的實體空間與網絡虛擬平臺,一方面為社區居民提供衛生、安全、科普等公共服務信息,另一方面為社區的對外宣傳起到橋梁作用,幫助社區在本市甚至全國樹立良好的形象,為社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悟文獻
[1]新常態新指標新方向(2012中國圖書館年會主旨報告)[J].吳建中.圖書館雜志.2012(12)
[2]社交網絡在高校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李金波.圖書館論壇.2012(06)
[3]社交網絡發展對圖書館的影響和應用價值探析[J].葉莎莎.圖書館論壇.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