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檔案事業正面臨著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也不斷的拓展及擴大。檔案館只有與時俱進,充分認識檔案館的社會服務性功能,合理開發與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提高檔案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最大化發揮檔案服務于社會的功能,滿足人們需要檔案信息的迫切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檔案;社會;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正進入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作為服務于社會的一種管理型工作,也正在經受著科技發展引導下的社會變革的沖擊。現時代的檔案館無論在管理水平、技術裝備、還是館藏資源的擴展等方面,都是以前無數字化時期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發揮好案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推動檔案事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取得社會的認可和政府的支持,同時,拓展自身功能,促進自身發展,對各級檔案館來說就成為了一個很現實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1 創新觀念,與時俱進,做好服務工作
創新促進發展,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取得的巨大進步,就在于思想觀念的解放與創新,只有具有解放思想,敢于創新精神和勇氣,才不能被流俗所羈縻,才能創造奇跡,促進發展,取得成績。與此同理,檔案服務社會的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也需要進步,需要解放思想,創新觀念,開拓進取,改變陳舊落后的觀念,拋棄眾多條條框框的束縛,促進檔案服務工作的進步與發展,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正能量。
各級檔案館,作為一個服務部分,在服務社會方面,首要的問題就是更新觀念,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是為國家和社會各項事業服務的一個部門而存在的,要破除“與己無關,靜觀其變”的消極觀念,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以歷史主人翁的姿態,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樹立主動服務、主動參與意識,以扎扎實實、不斷進步,做好服務的思想指導自己服務于社會的實踐工作。只有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扎扎實實,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才能使檔案工真正為社會服務的行為付諸于行動;只有只有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創新進步,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建設能力,多方位的做好服務工作,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支持作用,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2 技術創新,提高效率,增強檔案信息的服務能力
檔案部門一些傳統職能,將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生改變。作為提供檔案資源信息的重要部門,檔案館要改變過去獨立、封閉狀態,改變工作方式,加快數據庫和網絡建設,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從傳統的收集、分類、編目中所積累的經驗中走出來,建立自己的館藏檢索系統和能發揮館藏特色的數據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檔案信息的數字化管理,為館藏信息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做好基礎。同時,全面做檔案館在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方面的兼容與連接,利用現代網絡,將自己的具有特色的檔案信息,通過微信等信息渠道,提供給需要服務的用戶。在提供利用方面,由于計算機網絡在傳輸信息時具有快速、準確的特點,為檔案信息的社會化服務開辟了新天地。
3 特色創新,發揮優勢,實現檔案信息的主動性服務
檔案館作為一個非生產性單位,用戶只有對其有所需要,才會引起自己的重視,才會去重視檔案工作、關心和理解檔案工作,感受到檔案的重要性,這樣檔案工作才能獲得其應有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因此,能否積極主動地為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是衡量檔案工作能否為社會發展服務最直接的標準。檔案館要根據自己館藏特點,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和條件,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揮出其自己應有價值,以滿足社會各界利用檔案的需要。因此,現時代檔案館在做好基礎業務工作的同時,在大力豐富館藏的基礎上,使館藏檔案資料的內容能夠體現出自己所在地區的特色,加強對特色檔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從而使服務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服務。一是要積極挖掘現有的檔案信息,搞好超前服務。各級檔案館要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發揮出檔案資源的經濟與科技價值,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就參考作用。二是檔案管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步而行,做好跟蹤服務,密切配合,積極主動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動態,隨時做好服務的延伸。三是進一步改變傳統檔案的利用制度與利用方式,簡化利用手續,制定利用檔案的優惠政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網絡化、數字化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服務方式的創新,以滿足社會各界的實際利用需要。四是積極加間檔案館間的交流和合作,加強縱向或橫向聯合,建立檔案館網,實現全國性或地域性檔案館的資源共享,發揮各地區、各級檔案館館藏的綜合優勢和互補效應,打破區域界限,從更廣闊的空間加強聯系,正視自己的不足,向其他檔案部門學習,或充分利用現有的檔案協會、學會等各級組織加強學術聯系和交流,達到全國城市間檔案資源相連接、相融通,在促進檔案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內容與能力,更有效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和經濟的騰飛,促使著檔案館社會服務性功能日趨完善。提高檔案館的社會化服務功能,提高檔案館的社會化服務水平,既是是檔案部門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各級檔案館的館藏檔案作為社會信息資源的組成部分,既是一種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又是一種決策資源,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各級檔案館只有解放思想,創新觀念和技術,積極利用檔案館的資源,做好特色服務,才能使檔案資源更好的方便利用,實現檔案部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職責和義務。同時,檔案工作也只有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并以其特有的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社會功能,才能得以生存、壯大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芳芳;計大敏;胡廣成:《制訂檔案社會服務機構管理規范初探》,浙江檔案,2016(4)
[2]肖紅飛:《“互聯網+”模式下提升檔案社會服務水平的思考》,蘭臺世界,2016(2)
[3]張立:《淺談檔案社會服務功能的轉變和拓展》,蘭臺世界,2012(2)
[4]鄒吉輝:《建立檔案社會服務體系之我見》,攀枝花大學學報(綜合版),1995(2)
[5] 房憲玲:《關于提供和擴展檔案社會服務的思考》,山東檔案,2005(3)期
作者簡介
杜中元,男,漢族,山東鄒城市水利局黨委委員、西葦水庫管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