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玲
[摘要]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是職業院校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對職業院校的教學體制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現狀及歷史經驗與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創新理念,對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的途徑進行了系統化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職業院校的科技創新在我國的經濟結構深化和科技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在工作內容上講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在內容策劃、管理協調與服務方面面對教師和學生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施行。運用科學管理的手段為科研創新構建一個穩定而良好的創新平臺。
一、創新科研管理工作模式的內涵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結構對人才需求的提高,傳統科研管理工作的組織形式也做出了適應性的改變。科研管理只有創新工作模式才能構建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體制。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根據整體環境的客觀形勢和變化規律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方協調和多維度服務的管理模式,通過協調各教學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各環節之間的協作方式,建立合理化、規范化、積極自由的職業院校學術研發環境。
創新科研管理工作在教學資源整合利用、人才優勢協調互補、對大型研發項目的開發等重點工作方向上,實現創新工作方式與方法的實踐。以重視人才綜合能力培養,開發綜合知識資源為指導思想制定創新管理制度。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學術自我創新意識,對重點科研項目進行規范管理與制度保障,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整體實踐質量。
二、職業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創新上面臨的問題
(一)科研管理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提高
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重視管理模式上,從自我出發角度做出了努力的調整與改變,但是在科研工作的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方面卻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重視。在科研管理工作難度逐漸提高的新形勢下,管理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和個人素質能力的提升,將對整體科技研發事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科研管理工作者是科研管理工作內容實踐的根基。管理隊伍的專業知識能力不夠、自主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職業院校創新科研管理工作模式的構建。
(二)科研管理工作體制缺乏科學性
傳統的科研管理體制在工作運行上,采取由外向內的工作形式。這種傳統的信息傳遞模式在漫長的傳遞周期中,信息存在在傳遞期間衰減現象。有些科技管理的部門存在權限分布不合理,導致科研管理在工作實踐中對責任推卸和不承擔的顯現。使整體科研管理工作趨于體制化、教條化。難以對科學研發進行有效促進,更無法保證院校知識資源的發展與建設。
(三)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和網絡平臺建設落后
整體教學環境的高速發展促使科研管理工作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信息化技術在科研管理工作的發展與構建中起到技術支撐的作用,有效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在科研管理工作的意義十分重要,科研管理工作者應對此產生足夠的認識,積極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臺來提高科技研發工作的效率以及知識資源的科學統計。實現教學資源與知識研發資源的科學化整合以及充分的利用。
(四)科研管理工作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雖然在教育體制整體改革的進展中整體職業院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水平都是有所提升。但是仍在存在著一些職業院校科研管理觀念落后的弊端現象,在管理實踐中科研管理工作者官僚作風嚴重,對科技研發不夠重視缺乏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觀念。對工作責任出現推卸、不協同的顯現,對科技研發人員的服務意識極差。科研管理工作理念的缺失對職業院校造成了重要科技研發人員流動、知識產權嚴重流失的負面影響。
三、提高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的途徑
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面對教育體系整體管理水平的巨大進步和自身發展的內部困境,必須在清晰認識主觀因素與客觀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必要性徹底性的改革。只有創新的科研管理工作理念及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發展下的科技研發需求。綜上所述的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創新理念的思維方式與客觀資源條件,提出了以下對于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方向與途徑的探討:
(一)將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融入創新體系建設
職業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應站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全局角度出發,分析社會經濟整體協調發展的需要,在基礎理論知識研究,科技技術創新發展及實踐應用方面充分發揮職業院校的作用。職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中心是管理體制的創新。
將傳統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識把控理念徹底改革,以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發展提供知識體系的全方位支撐,為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提供理論和思想資源,明確科研管理工作在時代發展中的定位,走出個人主觀的束縛,融人進社會整體創新體系建設中來,是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在發展和改革上的核心策略。不能在校園內部進行知識信息的小循環系統管理,將知識資源與科技信息技術帶人到社會發展的整體宏觀運行體系中。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有明確性的開展科技技術開發、科技技術的轉移與推廣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知識管理工作。在地區的經濟建設中發揮知識資源庫以及知識研發中心的中堅力量作用。
(二)搭建多資源整合的綜合型平臺
高科技研發型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應重點將高科技人才進行統一化、規范化的協調。為高科技人才創造積極地工作氛圍與研發所需的客觀資源。在對高科研發人才的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服務性,人才的培養和知識的研發提供充分的保障。學科是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平臺。使學科平臺建設成為科技人才進行創新研發和多方位知識整合的綜合型知識運行平臺。在科研管理工作者開展這項工作時,應注重在學科平臺的穩定性、服務性以及協調性等方面的重點建設,以及學科平臺在運行時對學科平臺的維護與管理工作。
多資源整合后的綜合型平臺,為科研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內容。科研工作管理者將學科相關的知識資源以及人才資源進行系統分析和科學規劃。制定出以為社會發展提供知識資源以及為科研人才提供科研環境的整體工作內容及目標。在貫徹和落實中積極發揮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協調能力和服務能力,在知識創新和發展需要之間起到銜接與支撐的作用,保證學科綜合平臺的穩定運行。
(三)提高職業院校科技研發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性
科學先進的職業高校科研管理體制,能夠為學校科技研發等相關活動提供高校穩定的保證。科研管理工作者在科技活動的組織形式上,根據學校實際中的人才情況以及資源配備情況進行系統化的合理制定。以調動科技人員的自主積極性和創總能力為重點,圍繞研究環境的組建形式和科研環境的功能方式進行設計。首先在科研人員進行研發工作的空間和時間上進行合理調配,使科技人員能夠根基自身情況而自主發揮。其次是打破管理制度對科研人員的機構性限制,充分發揮科研人才在知識研發領域中的自主性。從法律框架和制度管理范圍上,為科研人員提供規范的適應性調整,從而在保證科研人員自主性與積極性最大發揮的前提下,合理高效的運行職業院校的各種科技研發活動。
(四)構建規范合理的科研成果評估標準
在職業院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對科技研發成果進行科學規范的評估,是推動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對科研人員的科技研發有著明確而合理的導向作用。
1.評估標準的制定以及評估工作的展開,需要建立在嚴格的評估體系和科學的評估程序之上。嚴格的評估標準是對于科技研發行為的框架約束,同時也是對科技研發行為的正確引導。評估標準在保證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對科技研發人員的自主積極性有著激發與保護的作用。科研管理工作者對評估標準的制定,應與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最大化的保證科研人員的全方位利益,同時也是對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方向的指明。
2.評估體系重點放在明確科研目標導向上。評估體系的建立能夠對科研成果的研發價值給予定義,從而間接地影響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發方向和研發動力。所以在評估體系中應保護一些國家重點需要的科研成果,并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價值回饋,以引導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項目上對于社會發展的支持。
3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應以社會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最終的價值體現在于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滿足。科研成果在社會實踐當中的運用使社會發展得到了支持并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這是對科研成果的實踐檢驗,也是唯一衡量標準。不能讓科研成果只能停留理論上,走出制度評價的傳統,提倡實踐檢驗,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成果評估體系建立的原則。
(五)明確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思路
傳統科研管理存在著科技研發和教學活動不能融合的管理弊端,針對這種情況,創新的科研管理工作應將科技研發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有機結合。這樣實現了權力分配均衡合理,利于管理計劃的實施運行。在學科分立的科研領域,創新的科研管理機制應融合多方面資源統一、交叉學科與學科之間向互促進的關系,鼓勵科研項目的有機結合與互動交流。加強對各學科的研發過程全程監控。對研發項目預算進行合理的預算編制。最大化的利用科研經費。將科研學科中能力出眾的學科帶頭者進行重點培養,讓其參加科研管理工作,從而達到優化科研項目的管理目的。
四、結語
職業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是時代發展賦予的使命,同時也是科研人才的迫切需要。科研管理人員應根據主觀的實際條件和客觀的現實環境變化規律,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能力,實現職業院校內涵式發展的總體目標。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