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魏萍
[摘要]筆者通過調研和與院系負責人的交談中可知,由于大學英語教學未能與專業教學形成深度融合,而是以相對獨立的教學姿態而出現,那么其在爭取院系教學資源的配置上則存在劣勢。這樣一來,大學英語在助力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也就無法被充分印證。為此,在教學地位明確的基礎上,需要從:優化英語師資的知識結構、建立院系合作的長效機制、多形式推動教學內容重構、深度合作下引入實訓環節等四個方面來實現教學作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現代服務業專業;人才培養
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改革進程中,十分重視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適應,通過增強大學英語教學的職業化元素,將助力專業人才職業素質的提升。但在將教學改革成果付諸實踐時,仍面臨著諸多需要破解的問題。從目前所反饋的教學現狀中可知,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地位問題并不存在多少的爭論,而在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時卻受制于諸多主觀和客觀因素。筆者通過調研和與院系負責人的交談中可知,由于大學英語教學未能與專業教學形成深度融合,而是以相對獨立的教學姿態而出現,那么其在爭取院系教學資源的配置上則存在劣勢。這樣一來,大學英語在助力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也就無法被充分印證。因此,本文以現代服務業專業人才(下文簡稱:服務人才)培養為視角,嘗試在構建深度融合的態勢下來解決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實現問題。
一、大學英語教學在現代服務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
從現實崗位需求出發,大學英語教學的地位可闡述如下:
(一)大學英語教學在專業能力養成上的地位
隨著我國高校轉變人才培養理念,使得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成為了被普遍強調的主題。職業能力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但首先便是學生的專業能力養成,而在助力學生專業能力養成的同時,大學英語教學則可以在匹配服務人才能力的結構上發揮積極能動效果,即通過大學英語教學來訓練學生的聽說寫能力,進而滿足服務人才在職場中的涉外交際能力。
(二)大學英語教學在專,_1ki艮界提升上的地位
大學英語教學一般依托多媒體教學平臺,并在聽說教學中普遍應用視聽設備。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時,教師結合服務人才未來的崗位需求結構,在視聽內容選擇上則突出以現代服務業職場內容為特色。這樣一來,便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眼界。
(三)大學英語教學在學生職業發展上的地位
大學英語教學屬于語言類教學,其所涵蓋的知識點可謂是“永不過時”;并且,隨著學生在職場中的自我強化和自我拓展,還將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強勁的推力。學生職業發展不僅具有現代服務行業的內在規律性,也含有學生在職業規劃中的主觀預期。
二、制約大學英語教學作用實現的因素
盡管大學英語教學的地位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認識,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遭遇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一)由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短板所形成的制約因素
這里所提到的專業短板主要是指,大多數英語教師并不了解現代服務專業的知識結構。這就可能導致在日常教學中,空泛的教學內容無法實現大學英語的作用。
(二)由大學英語教學部門封閉性形成的制約因素
在本文開篇之處就已提到,大學英語教學部門與專業所在院系并未形成深度合作關系,這就使得大學英語課程在教學中無法有效利用專業資源,如使用實訓教室、獲得現代服務專業師資的協助等。正是由于存在著教學部門之間的封閉性,導致了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無法被貫穿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構建中。
(三)由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同質性形成的制約因素
大學英語課程在設施教學改革時,往往聚焦于教學手段的創新和教學組織形態的優化,而對于教學體例的再造和教學內容的重構等問題則較少涉及。不難發現,后者也存在著技術上的難度。但正是存在著教學內容的同質性問題,使得大學英語教學知識點和教學環境,難以切實滿足服務人才的培養之需。
三、破解制約因素的思考
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破解制約因素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思考:
(一)大學英語作用實現的師資保障
毫無疑問,若要實現大學英語的作用首先需要發揮師資隊伍的能動性。由于存在著知識結構上的短板,使得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無法與學生形成專業共鳴,從而大學英語教學的職業化方向改革也最終落于形式。因此,促使師資隊伍建立起學習系統則十分必然。大學英語教學屬于公共英語教學范疇,所以師資隊伍并不只是面對現代服務人才培養,從而形成一種主動搜集和自學的學習習慣,將能顯著提升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實現程度。
(二)大學英語作用實現的制度保障
打破教學部門之間的職能壁壘,將有助于提升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實現幾率。但從高校現有的組織架構和組織生態出發,打破職能壁壘只能在小范圍借助制度保障機制才具有可行性。顯而易見,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發揮,將有助于增強服務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建立制度保障應是一種雙贏態勢,而能夠被專業所在院系所接受。
(三)大學英語作用實現的技術保障
這里的技術保障便指向了教學內容的重構問題,而這就需要依托教材體系的再造。由于這項工作具有主觀和客觀困難,所以在強調教改成本控制的要求下,可以通過編寫教參的方式來給予破解。
四、實現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路徑
根據以上所述,實現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路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一)優化英語師資的知識結構
以物流服務類人才培養為例,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未來在國際物流服務領域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增,所以英語師資應對涉外物流知識有所了解。如,通關報單知識、物流英語專業術語等。為了實現英語師資知識結構的整體優化,可以邀請專業教師前來座談,并從專業視角下來理解國際物流環境,以及探尋大學英語在助力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的作用實現途徑。
(二)建立院系合作的長效機制
由于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的實現應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所以這就為院系合作奠定的基礎。在建立長效機制時,需要從影響作用發揮的關鍵點人手,對此進行制度構建。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作用發揮需要利用專業院系的教學平臺,那么就需要在制度設計上著力于對實訓室場地的利用。
(三)多形式推動教學內容重構
上文已經指出,高校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目標,多形式來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重構。重構的第一步,已經在建立院系合作機制中得到了實現。緊接著就需要將現代服務人才培養要求形成英語教學內容,而這可以從編寫校本教材和編寫教參等兩個方面來人手。由于服務人才未來的涉外工作,主要以聽說和文字錄入為主線,所以在校本教材或教參的編寫中,應引入項目驅動、任務導向結構,并突出聽說和文本閱讀知識板塊。
(四)深度合作下引入實訓環節
目前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獻十分之多,但許多作者并沒有從教學形態的創新上進行對策闡述。筆者認為,大學英語作用的發揮,無論是在服務人才培養上,還是在其他類別人才培養上,都需要規劃自身的實訓教學環節。為此,在教學院系之間的深度合作下,可考慮引入實訓環節。具體的實訓內容,則可以從訓練現代服務類涉外專項英語技能人手。
毫無疑問,在進行職業化元素釋放的教學實踐中不能閉門造車,需要增強英語教學部門與專業所在院系、教務處等部門的協作。專業所在元素需要向英語教學部門提供學生職業需求有關的信息,并配合英語教學部門來完善教材建設;教務處則應在課程計劃、教學場地等教學計劃管理上提供支持。
五、小結
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改革進程中,十分重視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適應,通過增強大學英語教學的職業化元素,將助力專業人才職業素質的提升。本文認為,由于大學英語教學未能與專業教學形成深度融合,而是以相對獨立的教學姿態而出現,那么其在爭取院系教學資源的配置上則存在劣勢。這樣一來,大學英語在助力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也就無法被充分印證。為此,在教學地位明確的基礎上,大學英語教學作用需要從:優化英語師資的知識結構、建立院系合作的長效機制、多形式推動教學內容重構、深度合作下引入實訓環節等四個方面來實現。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