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辰明
[摘要]二語交際意愿是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焦點,也是大學英語課程培養學生的首要目標。研究表明,目前體育專業學生英語交際意愿普遍較低,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地運用科學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語用能力。
[關鍵詞]二語交際意愿;體育專業;交際意愿培養策略
一、引言
當前,二語交際意愿是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焦點,也是大學英語課程培養學生的首要目標。教育部2007年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大學英語課堂培養的目標,以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只能閱讀文字而不能進行英語交際的“啞巴英語”現象。
體育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國際比賽活動中都需要使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筆者多年從事體育專業學生英語教學,在教學中發現,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英語課堂焦慮程度較高,英語交際意愿較低。不少學生抱著“學不會不如不學”的態度抵制英語學習,不做作業、逃課現象時常發生。事實上,體育專業中英語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往往在評優評獎、考研考博、畢業求職中具有極大的優勢。很多學生意識到了這個現象,也抱有學好英語的愿望和交際愿望,可是往往因為個人英語基礎較差,無法跟上課堂學習進度,教師課堂教學方法或者管理不當等原因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愿參加課堂活動,課后不能開展自主學習,英語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二語交際意愿研究
Mc Croskey認為交際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是指愿意與別人進行語言上交流的傾向。交際對象不同,交際情景不同,人的交際意愿都會有差異,不過,總體上說,不同的個體會表現出其個性化的傾向,例如有人會侃侃而談,而有人往往沉默寡言。所以,交際意愿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個人特征,經常會受到多種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如環境變化、自我體驗、交際焦慮等。影響交際意愿的直接因素包括與別人交際的愿望和當前的交際自信;影響交際意愿的間接因素包括周圍環境、當前氛圍、性格、交際能力以及某個體的二語交際自信等。Wen和Clement從理論上拓寬了二語交際意愿的內涵,他們認為,當前的交際意愿理論及其應用更加適合西方社會的第二語言學習,在中國情況往往會不同,中華民族推崇的內斂等性格及其本土文化對中國學生的交際意愿影響較為深遠。在中國的課堂環境下應該有新的英語交際意愿模型,交際愿望是指有意識的偏愛,交際意愿是指學生進入具體言語交際活動的心理和言語準備。盡管學生主觀上存在交際愿望,卻往往受到課堂環境、面子顧慮和不能做異類的思想等各種因素的制約,而不能最終上升為交際意愿。
三、體育專業學生英語交際意愿培養策略
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師資配置都有不少提升的空間。為了更好地提升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大學英語教師應該采取科學的培養策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加交際。
(一)實行分級教學,確保因材施教
體育專業學生生源復雜,既有來自專業體校的,也有普通高中的,前者的英語水平普遍比后者的差,即使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的英語基礎個體差異也很大。筆者的班級沒有實行分級教學,而且大班上課,一個70人左右的班級里最終能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寥寥無幾,甚至有的班級沒有一個人能達到CET4的合格線。研究表明,學生經常會與同齡人進行比較,在自我評價較低或缺乏交際自信時,個體的交際意愿會進一步降低,直至慢慢地最終自暴自棄。在課堂上能積極參加課堂活動的往往是那些想通過CET4或者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往往認為在完成作業后就萬事大吉了。
當然,分級教學也有自身的弊端,比如差生的班級往往課堂氣氛較差,學生有消極心理等。不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等級的課堂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同的考核評價方式,使各類學生在相對公平的課堂環境中得到最適合的指導和最充分的發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自主學習,確保教學在不同等級的課堂實現效果最優化。在分級前開展一次英語摸底考試,涵蓋聽力、閱讀、翻譯、寫作等方面的考核,并合理設置區分度,確保能體現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根據摸底考試情況把學生分成AB兩個級別,并設定10-20%的級別滾動,每學期結束后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期末考試情況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級,A級的后10-20%進入B級,相應地,B級的前10-20%進入A級班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后可以申請免修英語課程,轉而選修英語文化技能類選修課,以更好地滿足這類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二)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我們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勒溫,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一種目的或一種意向,可以形成一種準需求,產生具有動力意義的緊張系統?!比绻麑W生在學習中能夠有這種動力意義的心理需要,就能激發出較高的學習興趣。但是,目前來看,體育專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究其原因,從大環境看,社會上對英語的要求比較高,但是真正能用到英語的場合很少,學生缺乏鍛煉的機會;從個體來看,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和心理需求系統沒有完全形成,簡單地說就是學生沒有樹立科學的學習價值觀。林培錦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促使學生在思想上建立起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教師提升和改進教學方法,在學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做到以上三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體育專業班級的大學英語教師首先要立足于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明白掌握英語的好處和優勢,通過樹典型等方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動力;同時,自身還要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通過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把學生吸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人體育英語的元素和英語文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和英語的語言魅力,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學校環境方面,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學校創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英語無處不在的影響。教師還應該多布置一些課下的小組活動,通過設計任務型教學增加學生在課內、課外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機會,凝聚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其交際意愿。
(三)開展任務型教學,降低交際焦慮
汪沽等的研究表明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用英語演講的信心,從而緩解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英語中的焦慮情緒。任務型教學法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Prabhu在印度進行的項目Bangalore Project。該教學理念強調以任務為核心來組織和實施語言教學,是交際教學法的進一步發展,關注學生在運用語言完成任務中學會語言。
Phillips的研究表明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語言上的鼓勵與其他任何幫助等都有助于降低學生課堂上的交際焦慮。體育專業學生思維活躍,注重團體精神,樂于交流,在課堂上,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這些性格特征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任務,增強學生用英語開展交際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成幾個小組,指導各小組每堂課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任務,英語好的學生要感受到任務的挑戰性,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要有用武之地。在任務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時刻監督并提供指導,幫助學生在小組內順利完成自己的任務,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小組的集體任務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完成任務后的展示環節,教師應多給予鼓勵,多做肯定性評價。不少研究表明,學生往往會因為不夠自信等原因而害怕在同伴和老師面前展示自己,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和積極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安全感,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友誼。這樣才能夠降低學生的交際焦慮,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全體學生的交際意愿,使之樂于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四)抓好自主學習,提升交際意愿
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分為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自2004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推出后,形成性評價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改變了以往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的開展。形成性評價貫穿在整個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既有課內的課堂活動,也有對課外英語學習活動的評價。形成性評價關注自主學習,提倡教師、同伴對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課堂內外的表現給予整體的評價。在學期末對學生的評價要包含教師的評價和同伴評價兩個方面,教師的評價主要從課堂上小組活動的參與和效果以及課外英語活動的參與情況和自主學習效果這兩個方面,同伴評價主要從小組活動中該成員的貢獻和學習效果這兩個方面賦分。
為了開展好形成性評價,教師應該在課程開設前設計好課程的自主學習方案,并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小組布置不同難度層次的自主學習作業,在課外做好監督指導,教師要指導,小組成員要互相監督,并做好自主學習記錄?;诙嗝襟w網絡技術的課外自主學習可以很好地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教師在網絡英語學習平臺上構建英語學習第二課堂,指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過的內容的相關復習、互動、拓展等,讓學生切實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體,改變傳統的知識必須由教師傳授的認識。充分的課下自主學習讓學生為課堂活動做好了更多的準備,也變得更加自信,更樂于在課堂上展示自主學習成果,交際意愿得到提升。
四、結語
Mac Intyre指出培養學生的交際意愿應該作為外語教學的首要目標,如果在學習中學生不能產生愿意用外語進行交際的意愿,那么這種教學計劃就是不成功的。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應該是通過提升課程設計、改變教學方法等來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作為一個特殊的英語學習群體,體育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不受管理層面重視,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因此,提升其克服恐懼心理使用英語表達意愿是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課題,這需要從學校管理層面、體育學院學生管理方面、大學英語教師課程設計角度共同協作來完成。無論是分級教學,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這些都不是一兩名大學英語教師能做到的,需要高校各個部門通力合作,改變體育生等基礎差的學生學不好英語的態度,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同時,大學英語教師需要認真鉆研課堂教學規律,塑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設計理想的課內外活動,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為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