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薇薇
(遼陽市中心醫院眼科,遼寧遼陽111000)
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比較
洪薇薇
(遼陽市中心醫院眼科,遼寧遼陽111000)
目的比較分析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采用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的5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同時期采用超聲乳化術治療的5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實驗組,比較兩種術式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水平、眼壓、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給予超聲乳化術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視力,且術后并發癥較少,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薦。
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超聲乳化術;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療效
在眼科疾病中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率較高,其常發于中老年群體中。前房急性閉塞阻礙房水排出,導致眼壓迅速升高,進而使眼睛眼段組織出現病理變化,這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的主要原因[1-3]。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如果不能及時入院治療,很有可能造成失明,不僅給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而且會嚴重損害精神生活[4]。臨床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主要采用手術療法,然而許多患者術后會形成白內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為了探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應用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超聲乳化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我院選取112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次所有研究對象(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均為本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共有112例。所有患者均出現惡心、嘔吐、視力下降等臨床癥狀。醫護人員在治療前將兩種術式告知患者,患者自行選擇,醫護人員根據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對照組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0.3±14.4)歲;實驗組(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1.2±14.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次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醫護人員在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眼部檢查、全身檢查,檢查患者眼壓、眼底、前房角鏡、裂隙燈等,此外醫護人員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將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離等排除,醫護人員需要利用超聲測量出患者眼軸長度,根據SRK-Ⅱ公式,將人工晶狀體度數計算出來。
醫護人員在術前讓患者每天用1%毛果蕓香堿滴眼液滴眼,每天滴眼2~4次,同時每天用0.5%噻嗎心安滴眼液滴眼2次。醫護人員向患者靜脈滴注甘露醇,給予患者醋氨酰胺口服治療,確保眼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醫護人員在術前3天讓患者滴用抗生素眼水,1天用藥4次。在術前半小時,醫護人員需要用復方托品酰胺進行散瞳。如果患者眼壓較高,醫護人員在術前半小時,需要向患者靜脈輸注250 mL 20%甘露醇,使眼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內。
對照組: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具體操作流程為:醫護人員將2%利多卡因與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至0.5~1.0 mL,在球結膜下向患者注射混合液,麻醉生效后,醫護人員沿角膜緣剪開球結膜,然后以穹隆部為基底,在11點鐘方向做一結膜瓣,在角膜緣后0.2 cm處切一小口,分離層間直至透明角膜緣內0.15 cm處。醫護人員在角膜緣9點鐘方向另作一切口,長度約為0.1 cm,將黏彈劑注入前房內,分離粘連虹膜,環形撕囊。充分給予患者水分離處理,將從囊袋內脫出的核置入前方內,適當擴大隧道切口。在核前后分別注射黏彈劑,醫護人員將晶狀體核切成兩半,借助注水圈套器娩出晶狀體核。醫護人員利用灌注抽吸器清除皮質,在前房、囊袋內注射黏彈劑,對后囊進行拋光處理,將人工晶狀體植入囊袋內,并將灌注液注入前房、角膜層間,確定切口無滲水后,封閉切口。如果患者角鞏膜緣出現滲漏情況,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縫合處理。
實驗組:醫護人員給予患者超聲乳化術治療,麻醉、做切口、水分離、撥核等與對照組完全一致。醫護人員撥核后,將乳化頭置入前方內,同時進行灌注,借助撥核器移動晶體核使其靠近乳化頭,利用撥核器輕輕加壓晶體核,同時用乳化頭翹起晶體核邊緣,直至晶體核中部超出虹膜表面,醫護人員需要注入灌注液,分離晶體核與皮質,將晶體核恢復至后房。醫護人員借助撥核器轉動晶體核,直至將殘余皮質完全吸收后,醫護人員即可植入人工晶狀體,將多余的黏彈劑吸除干凈,對創口邊緣進行修正,關閉切口。
醫護人員在術后給予所有患者抗炎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醫護人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眼壓變化情況,統計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實驗組患者、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視力、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視力、眼壓指標均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治療后視力、眼壓均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情況對比(x±s)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5.617,P<0.05)。見表2。

表2 兩種治療方案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眼壓升高是青光眼主要的危險因素,該病的主要特征為視神經受損、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受損[5-6]。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屬于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及時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措施,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失明。
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治療中,醫護人員首先需要用藥物控制患者眼壓,待臨床癥狀緩解后,醫護人員再對其實施手術治療[7]。
我院根據采用的治療方案將收治的112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實驗組患者術后視力水平明顯比對照組高,眼壓低于對照組(P<0.05)。有研究指出[8],超聲乳化術采用的是隧道切口,相較于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其更容易植入人工晶狀體,而且超聲乳化術能夠減少房角粘連現象的發生,該手術將渾濁的晶狀體摘除,加深前房,解除了瞳孔阻滯現象,從解剖結構上清除了誘發患者發病的危險因素,因此能夠促進患者恢復視力水平,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這表明超聲乳化術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偠灾?,晶狀體是導致患者瞳孔阻滯的主要原因,給予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超聲乳化術治療能夠提高患者視力。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注意撕囊步驟,緩慢注水,游離晶狀體后,小心將人工晶體植入囊袋內,進一步提升鞏膜房排水功能,促進患者恢復視力。
[1]王艷艷.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10): 153.
[2]王艷艷.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9): 4879-4880.
[3]王遵敬,王海峰.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比較[J].醫藥前沿,2014,36(33):268-269.
[4]趙雷,邰春平,王兵江,等.比較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及超聲乳化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J].醫學信息,2015,28 (8):303-304.
[5]魏國英.2種不同術式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療效比較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108.
[6]王雪飛,覃冬菊,李明哲,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2015,43(2):263-265.
[7]孟宇.52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治療[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5):240-241.
[8]于波.兩種手術方式治療白內障合并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1):28-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