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偉煒,孫晶麗,丁晟欣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中心醫院五官科,遼寧大連116200)
切口超聲乳化術與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的影響
焦偉煒,孫晶麗,丁晟欣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中心醫院五官科,遼寧大連116200)
目的對比探究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與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6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臨床治療方式的不同,將這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實施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和觀察組(實施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各30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1.12±0.16),(1.53±0.24),(1.67±0.25)、(0.89±0.21),(1.23±0.25),(1.55±0.28)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0.87±0.24),(1.06± 0.19),(1.24±0.26),(0.55±0.17),(0.96±0.21),(1.13±0.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0.63±0.28),(0.59±0.24),(0.07±0.27),(1.58±0.21),(1.23±0.25),(1.55±0.28)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1.27±0.39),(1.16±0.42),(1.24±0.37),(2.55±0.17),(2.36±0.21),(2.13±0.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7 d(26.67%),7~14 d(63.33%),15~28 d(10.00%)、<7 d(36.67%),7~14 d(60.00%),15~28 d(3.33%)均明顯的短于對照組<7 d(10.00%),7~14 d(50.00%),15~28 d(40.00%)、<7 d(16.67%),7~14 d(53.33%),15~28 d(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老年白內障所產生的術后視力恢復效果更加顯著、良好,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視力的恢復,降低術后散光度,加快恢復時間,值得推薦。
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老年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效果
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隨著全球人口的老齡化,白內障的發病率以及患病人口總數都在不斷上升。手術治療仍然是各種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手段[1]。而且據多年的臨床經驗,白內障發病率與年齡增長呈正相關關系。老年白內障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密度較低,其功能明顯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2]。基于此,本次調查以本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探究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與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的影響,旨在為老年白內障的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與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6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在本院接受臨床醫療)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所選用的臨床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4.6±3.5)歲;給予觀察組患者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4.0±3.2)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次調查研究的所有對象均未合并青光眼、角膜炎、糖尿病、葡萄膜炎等,均未做過任何的眼部手術。
1.2 方法
1.2.1 術前角膜內皮細胞測定方法術前,利用角膜內皮顯微鏡(非接觸性)SP-2000,由日本TOPCON公司生產,對60例白內障患者進行角膜內皮細胞測定,即:對白內障患者的角膜內皮中央區進行照相,然后,利用配套的計算機分析系統,對白內障患者的角膜內皮中央區檢查圖像進行處理分析,測得50例白內障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計數均在正常范圍內(2 088.3~2 936.2個/mm2),并且所有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形態均呈現規則的六角形。術后3個月之后,需要對患者再次進行角膜內皮中央區進行照相,觀察角膜內皮細胞形態,并計算其密度,與術前進行對比。
1.2.2 手術治療方法對照組:實施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具體做法為:以3.0 mm角膜切口進行手術,即:利用超聲乳化刀在患者的角膜板層切開3.0 mm的切口,與此同時,在超聲乳化刀下潛后,需要將刀尖轉向,轉向晶體狀表面方向并且進入前房。
觀察組:實施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具體做法為:以角鞏膜緣切口進行手術,即:首先需要將患者的結膜剪開(大小約為4.0 mm左右),然后,需要利用超聲乳化刀進入患者的板層鞏膜,并且下潛到透明角膜層,與此同時改變刀尖方向,轉向晶體狀表面方向并且進入前房。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以及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本次調查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采用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比較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比較(x±s)
2.2 術后7 d、14 d、28 d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比較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術后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比較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均明顯的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不斷嚴峻,白內障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普遍性疾病之一[3]。老年白內障的臨床治療,近年來采取超聲乳化手術,并且由于切口形式不同,可以劃分為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與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兩大類。經實踐證實,手術切口不僅僅影響到手術效果,而且對患者術后視力恢復具有重要影響[4],因此,需要在手術前,對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手術治療方式。
角膜內皮細胞:緊貼在角膜后彈力層的細胞(呈現規則的六角形形態),在老年白內障病發中所起到的作用為:維持角膜通透性,并且為角膜提供營養[5]。多年的臨床實踐以及相關研究證實: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人體眼睛中的角膜內皮細胞數量會逐漸的減少,且由于角膜內皮細胞是十分脆弱的,具有較強的損傷敏感性,因此,在手術治療中,需要注重角膜保護,一旦手術操作不當或者發生嚴重角膜病變,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增強患者的痛苦,同時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甚至導致患者喪失視力[6]。因此,在手術治療之前,檢測患者的角膜內皮細胞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白內障多發于老年人,而且白內障發病率與年齡增長呈正相關關系[7],同時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其晶體核的硬度便會提高,因此,臨床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提升預后效果,幫助患者術后盡快恢復視力,盡可能的采取適應患者耐受性且保護患者角膜內皮細胞的手術方法[8],本次調查以本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探究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與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的影響,其結果顯示: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30例患者術后7 d、14 d、28 d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均明顯的短于對照組(P<0.05),這都充分的證明了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老年白內障,所產生的術后視力恢復效果優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總體療效更加顯著,突出了該手術治療方式的臨床應用優越性[9]。
綜上所述,角鞏膜緣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老年白內障所產生的術后視力恢復效果更加顯著、良好,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視力的恢復,降低術后散光度,加快恢復時間,其臨床應用價值高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且能夠有效的改善老年白內障患者的生活質量[10],提升患者對臨床醫療工作的滿意度,因此,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表2 兩組患者術后7 d、14 d、28 d平均角膜散光度、手術源性角膜散光度比較(x±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恢復時間、上皮恢復時間比較[n(%)]
[1]高鑫,王燕,任百祥,等.不同切口超聲乳化術對老年白內障術后康復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6,28(2):248-250.
[2]于春紅,高潔,王彬,等.老年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后低視力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2633-2634.
[3]Li Zhanmei,yellow sea,xue-wen huang,et al.Phaco compared with small incision non phaco cataract curative effe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2,12(10):1925-1927.
[4]Sun Tie section.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emulsion us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senile cataract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J].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27):3-5.
[5]賈麗娟.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切口裂開、虹膜脫出原因分析及處理[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3):128-130.
[6]陳建輝.超聲乳化術與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療效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5,37(1):32-34.
[7]張蔓.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治療老年白內障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2015(4):108-109.
[8]何奇柳.1.8mm和3.0mm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患者視覺質量的比較[D].復旦大學,2014,32(11):1156-1158.
[9]ZangXueChao.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phaco and comparedthetherapeuticeffectofsmallincision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J].The world's latest medicalinformationabstract(continuouselectronic journals),2015(90):69-70.
[10]王偉.兩種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0):23-24.